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六相?六相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佛学次第统编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六相”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六相”的解释

  指华严经、十地经所说万有事物所具足之六种相。即:(一)总相,即一缘起之法具足多德;如人体具足眼、耳诸根而成为一体。(二)别相,于多德之中,彼此相依而合成一法;如体虽为一,但眼、耳等诸根各不相同。(三)同相,即多德相互和合成一法,而互不相违背;如眼、耳等各具其特性,而各有其不同之作用,但同心协力分别作用而互不妨碍。(四)异相,即是构成一法之多德互异;如构成人体之眼、耳等诸根各个相异。(五)成相,乃多德相依而合成一法;如诸根互相相依成为一体。(六)坏相,即诸根各自住于本法而不移动,则总相不成;如眼、耳等诸根各住自位而各自为用,则不成为一体。

  上述之总、别二相系于相对关系之立场,表示平等、差别之二门。同、异二相乃是辨别平等、差别之二种意义。成、坏二相乃以同、异二相而辨总、别二相之结果,此称为平等差别之二门。[新华严经卷三十四、十地经论卷一、华严经探玄记卷九、大乘义章卷三](参阅“六相圆融”1280)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六相”的解释

  (名数)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就凡夫所见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就圣眼所见之诸法体性言之,则于一一事相中,见此六相圆融,以六相圆融之故,诸法即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也。所谓法华之一真法界无尽者,依此六相之圆融而证之。是出于华严经初地十大愿中第四愿之文,华严宗第二祖至相大师所发明,一家之大法门也。晋经二十三曰:“诸地所净生诸助道法,总相别相,有相无相,有成有坏。”唐经三十四曰:“愿一切菩萨行,广大无量摄诸波罗蜜,净治诸地。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所有菩萨行,皆如实说。”十地论一曰:“一切诸说十句中皆有六种差别相门,此言说解释应知除事,事者谓阴界入等。六种相者,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法相。”探玄记九曰:“除事者谓阴界入等者,此辨定其义,谓约道理说融通,非是阴等事相中辨故除简之。”大乘义章三曰:“阴界入等使此相望事别隔碍不具斯六,所以除之,若摄事相以从体义阴界入等一一之中皆具无量六相门也。(中略)此六乃是大乘之渊纲,圆通之妙门。”华严传三(至相传)曰:“后遇异僧来谓曰:汝欲得解一乘之义,其十地中六相之义慎而勿轻,可一两月间摄静思之,当自知耳。言讫忽然不现,俨惊惕良久。因则陶研不盈累朔,于焉大启。”一总相者,一含多德,如人身具眼耳等之诸根而成一体。二别相者,多德各各而非一,如身体虽为一,而眼耳等之诸根各各不同。此二相为一身与诸根相对之平等差别二门也。三同相者,多德不乖角,具各各成一总之义,如眼等诸根具各各成一身之义,而非他物。四异相者,多义相望,各异形类也。如眼等之相貌各异。此二相,诸根互相望,而辨平等差别之二义也。五成相者,多义正缘起而成一总也,如诸根缘起而成一身。六坏相者,多义各住自法而不移动也,如诸根住自位而各自为用,此二相依同异之二相而辨总别二相之果,平等差别二门也。大乘义章三曰:“考实论之,说前四门,辨义应足,为约同异,成前二门,故有六也。”又此六相,依体相用之三大,分平等差别之二门也。颂曰:“一即具多名总相,多即非一是别相。多同成于总,各体别异显于同。一多缘起理妙成,坏住自法常不作。唯智境界非事识,以此方便会方便。”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六相”的解释

  (名数)华严经十地品所说,依此而谈法界缘起事事无碍之义。华严宗之至相,大发挥之。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一切缘起之法,必具此六相。不具六相,则不能为缘起。此六相为就体相用论平等差别之二义者。前二相为体上之平等差别,总相者示平等之体,别相者示差别之体。平等之体,谓一体具多体也,差别之体谓多体各别也。例如一舍,一舍中具许多之砖瓦等以砖瓦等多体总造一舍,是为平等之体即总相也,而一舍中,砖瓦等之多体各别,即为差别之体,是别相也。又同异之二相者,为相上之平等差别,如砖瓦等形相虽各别然有同造一舍之相,故云同相,诸相各别,故云异相。又成坏之二相者,为用上之平等差别如砖瓦等以各异之作用合成一舍,谓之成相,彼等各具一一之作用,谓之坏相。此六相互相融和,不离一味,谓之六相圆融。是一切缘起法之自性然也。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六相”的解释

  [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六相者。谓一真法界之体。而有六种名义之相也。然法界体同。本无异相。由法入于义。遂有六名。名虽有六。不离一体。交彻融通。一多无碍故也。一总相一即具多为总。谓一法界之体。能具多种之义也。如人之身。能具眼耳等诸根而为一体。故云总相。二别相多即非一为别。谓理体虽一。而有种种差别之义也。如身体虽一。而眼耳鼻舌诸根。各各不同。故云别相。三同相义不相违名同。谓义虽不种种差别。而同一法界缘起故也。如眼耳等诸根。虽各不同。而共一身。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六相”的解释

  一、总相,谓一尘含藏万法,如综合瓦砖木石等,而成一屋。二、别相,谓万法有色心理事等差别,如一屋中的瓦砖木石等,体性各别。以上总别二相,是就体言。三、同相,谓万法虽别,然能融即成为一体,如瓦砖木石等,能互相和合,成为一屋。四、异相,谓诸法虽能融即为一,但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六相”的解释

瑜伽七十二卷九页云:复有六相。一、有相相。二、无相相。三、狭小相。四、广大相。五、无量相。六、无所有相。云何有相相?谓解了事名分别所有相。云何无相相?谓不解了事名分别所有相。云何狭小相?谓欲界事分别所有相。云何广大相?谓色界事分别所有相。云何无量相?谓空识无边处无色界事分别所有相。云何无所有相?谓无所有处无色界事分别所有相。 - 朱芾煌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六相”的解释

  六相者:一总相,二别相,三同相,四异相,五成相,六坏相也。就凡夫所见之事相上言之,事相各各隔碍,不具六相。若就圣眼所见之诸法体性言之,则于一一事相中,见此六相圆融。以六相圆融之故,诸法即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也。
  一、总相者  一含多德,如人身具眼耳等之诸根而成一体。
  二、别相者  多德各各而非一,如身体虽为一,而眼耳等之诸根,各各不同。
  此二相为一身与诸根相对之平等差别二门也。
  三、同相者  多德不乖角,具各各成一总之义,如眼等诸根,具各各成一身之义,而非他物。
  四、异相者  多义相望,各异形类也,如眼等之相貌各异。
  此二相诸根互相望,而辨平等差别之二义也。
  五、成相者  多义正缘起而成一总也,如诸根缘起而成一身。
  六、坏相者  多义各住自法而不移动也,如诸根住自位而各自为用。
  此二相依同异之二相,而辨总别二相之果,平等差别二门也。
  又此六相,依体相用之三大,分平等差别之二门也。

  ┌总相──────┐
  ┌体┤  │
  │  └别相──┐  ├─平等门
  │  ┌同相─→↓→──┤
  一切诸法┤相┤  │  │
  │  └异相──┤  │
  │  ┌成相─→↓→──┘
  └用┤  └───┬─差别门
  └坏相──────┘ - 明·杨卓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六相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