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一载,欲成就妙行,有时、处、众三种因缘,即:(一)时因缘,谓五浊不增时,一切有情具大威德,好修诸善。于彼时,无诸浊恶,其人虽不乐为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二)处因缘,谓人生“中国”,其性聪敏,志意调柔,能修善业,不生邪见,其人虽不乐为妙行,亦自然能行。(三)补特伽罗因缘,补特伽罗,梵语pudgala,意为众生。谓妙行之众,其性和雅,能修善业,如住律仪。亲近此妙行之众,其人虽不乐为众善,亦自然能行。
[出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一时因缘时即时分。因缘者。能生为因。助成为缘。谓五浊不增时。诸有情类具大威德。好修诸善盖于彼时。无诸浊恶。其人虽不乐为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二处因缘处即处所。谓中国也。人生中国。其性聪敏。志意调柔。能修善业。不生邪见。其人虽不乐为妙行。而亦自然能行也。三补特伽罗因缘梵语补特伽罗。华言有情。谓一类有情。得修妙行之众同分而居。其性和雅。能修善业。如住律仪。盖亲近妙行之众。其 - 明·一如等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