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四种禅之一。指佛地之禅定。出自大乘入楞伽经卷三集一切法品。即入于如来地,证得圣智三种乐,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思议之广大妙用者,称为如来禅。
(二)为五种禅(五味禅)之一。据宗密之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将禅分为五种,其中,“最上乘禅”称为如来清净禅(略称如来禅),又称一行三昧、真如三昧。此禅之旨趣,系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无有烦恼,具足无漏之智性,且此种清净心与佛无异,此心即佛,故宗密称之为如来清净禅,并以之为达磨门下相传之禅。然自中唐以后,禅宗因盛行以棒喝、坐禅等不立文字、见性成佛之方式接化众生,又当时如来禅仅滞于义解名相,而未至达磨祖师西来所传之真禅味,故仰山慧寂禅师另立“祖师禅”之名称,以此为达磨所传之心印,表示祖祖相传、以心印心之意,以别于教内其他诸禅。[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仰山慧寂章](参阅“五味禅”1105、“祖师禅”4240)
(术语)又名如来清净禅。楞伽经所说四种禅之一。如来所得之禅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禅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于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禅。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禅?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同经注解二曰:“如来禅者即首楞严也。”证道歌曰:“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禅源都序上一曰:“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来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此以如来禅为至极之心法,达磨所传之宗旨名。唐仰山初立祖师禅之目,以祖师禅为达磨所传之心印,以如来禅为未了之名。见祖师禅条。
经教里的禅法,因它是如来所说,后人因名之为如来禅。至于禅宗中的禅法,因它是祖师所倡,后人因名之为祖师禅。其实祖师禅也是如来所传,并非祖师所发明,释尊在灵山会上,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咐嘱摩诃迦叶,便是祖师禅的来源。 - 陈义孝编
经教里的禅法,因它是如来所说,后人因名之为如来禅。至於禅宗中的禅法,因它是祖师所倡,后人因名之为祖师禅,其实祖师禅也是如来所传,并非祖师所发明,释尊在灵山会上,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咐嘱摩诃迦叶,这便是祖师禅的来源。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