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名)色界之第三禅天也。此天名定生喜乐地,由深妙之禅定生身心之快乐。三界九地之中以此地为乐受之限,在同此已上之天处,唯有舍受。故此地之乐受,为三界中最第一。圣教中多引之以为比。悲华经二曰:“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涅槃经二十一曰:“有佛世界名曰不动,若有众生闻其华香身心安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色界的第三禅天,因此天的天人禅定深妙,人人身心快乐,又因此天的快乐乃是三界九地中所最凸出者,故此天又名为定生喜乐地。悲华经说:“身心快乐,无有疲极,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 陈义孝编
次三禅者,若于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
一、舍支 离喜不悔名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诃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
二、念支 念名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养,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
三、慧支 解知之心名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也。
四、乐支 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安快。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则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
五、一心支 心与定一,名曰一心。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为一,澄渟不动也。
名为根本三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净等之天中,是为三禅天因也。 - 明·杨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