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本涅槃经卷二载,有胜劣二种三修。(一)劣三修,谓声闻所修比于菩萨所修为劣,三修即:(1)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理,而观三界一切有为之法皆悉生灭无常。(2)非乐修,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之中本有涅槃寂灭之乐,而观一切诸法悉皆是苦。(3)无我修,声闻之人不知自在无碍之真我,而观五阴等法皆空无我、无我所。
(二)胜三修,菩萨依佛胜教而修,以破声闻所执之劣修,故称胜三修。三修即:(1)常修,常即不迁不变。菩萨了知法身之体本来常住,无灭无生。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无常。(2)乐修,乐即安隐寂灭。菩萨了知诸法之中有涅槃寂灭之乐。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一切皆苦”。(3)我修,我即自在无碍。菩萨了知无我法中而有真我,得大自在,无有障碍。以破声闻之人所执之“无我、无我所”。
(名数)有胜劣之三种:一、无常修,声闻之人,不知法身常住之德,但观一切有为法之无常者。二、非乐修,声闻之人不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但观诸法之苦者。三、无我修,声闻之人,不知有自在无碍之真我,但观五蕴之空者。此名声闻人之劣三修。又,一、常修,菩萨知法身之体,常住不灭,而破声闻无常之执者。二、乐修,菩萨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之乐,而破声闻人之苦执者。三、我修,菩萨知无我法中自有真我之自在,而破声闻人之无我执者。此名菩萨之胜三修。见涅槃经二。
1.无常修、非乐修、无我修。无常修是声闻乘行人因不知法身常住的德性,所以只是观察一切有为法的无常;非乐修是声闻乘行人因不知诸法中自有涅槃寂灭的快乐,所以只是观察诸法的苦而已;无我修也是声闻乘行人因不知有自在无碍的真我,所以只是观察五蕴之空而已。以上三修 - 陈义孝编
集异门论五卷十七页云:三修者:一、修戒。二、修定。三、修慧。修戒云何?答:于诸善戒,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修戒。修定云何?答:于诸善定,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修定。修慧云何?答:于诸善慧,亲近数习,殷重无间,勤修不舍。是名修慧。 - 朱芾煌
常修、乐修、我修。
常修是菩萨知法身的理体乃常住不灭,所以破除声闻乘行人对於无常的执著。
乐修是菩萨知诸法中自有涅槃之乐,所以破除声闻乘行人对於苦的执著。
我修是菩萨知无我法中自有真我的存在,所以破除声闻行人对於无我的执著。
以上三修是菩萨乘行人的胜三修。
- 梵心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