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三种鬼神魔?三种鬼神魔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佛学次第统编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三种鬼神魔”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三种鬼神魔”的解释

  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载,魔能现诸形相,恼乱修行,障蔽禅定;行者若不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而致身心恐怖,有妨精进。(一)精媚鬼,此鬼由精灵变化而厌媚于人,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若多卯时来者,必是狐兔之类,说其名字,精媚即散。余时来者,类此可知,呼其名字,即皆消灭。

  (二)埠惕鬼,埠惕即恶夜叉。据摩诃止观载,拘那含佛末法之时,有一比丘,好恼乱众僧,为众摈出,遂发恶誓,常恼坐禅之人。此鬼亦作种种形貌,或如虫类缘人头面钻刺之状,或抱持于人,或复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来恼行人。行者应即觉知,且暗中呵骂彼鬼(大四六·五○七上):“我今识汝,汝是此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兼诵戒律以除却之,彼鬼即便退去,无能恼乱。

  (三)魔罗鬼。魔罗,梵语ma^ra,意为能夺命。此鬼能夺行人智慧之命,多作三种形相,恼乱行人,即显现丑色、恶声等可畏五尘及虎、狼、狮子、罗刹等违情之相,或现美色、娇声等可爱五尘及父母等顺情之相,或现寻常所见五尘等非违非顺之相。以上三相,或令怖畏,或令爱着,皆能动乱行人之心,使禅定不得显发。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三种鬼神魔”的解释

  [出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必是狐兔之类。说其名字。精媚即散。余时之来者。类此可知。呼其名字。即皆消灭也。二X惕鬼(X音堆。惕音剔。)X惕即恶夜叉。摩诃止观云。拘那含佛末法之时。有一比丘。好恼乱众僧 - 明·一如等 撰

【佛学次第统编】对“什么是三种鬼神魔”的解释

  鬼神魔有三种:
  一、精魅  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识别。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
  二、堆剔鬼  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剌熠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作是言:“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或诵戒本,如是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
  三、魔恼  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
  一、作违情事  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
  二、作顺情事  则可爱五尘,令人心着。
  三、非违非顺事  则平等五尘,动乱行者。 - 明·杨卓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三种鬼神魔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