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ks!an!a,巴利语khan!a。又作叉拏。意译须臾、念顷,即一个心念起动之间,与发意顷同义,单作念。意为瞬间,为表时间之最小单位。
(一)据俱舍论卷十二载, 一百二十刹那为一怛刹那(梵tat -ks!an!a ),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梵lava ,又作罗预),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梵muhu^rta ,译作须臾),三十牟呼栗多为一昼夜。一刹那约当于今之零点零一三秒。
(二)据摩诃僧祇律卷十七载,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豫(腊缚),二十罗豫为一须臾,三十须臾为一昼夜。一念约今之零点零一八秒。
(三)或谓一刹那与一念相异。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鸠摩罗什译)载,九十刹那为一念;据往生论注卷上载,六十刹那为一念。
(四)据大智度论卷三十、卷八十三载,六十念为一弹指;据俱舍论卷十二载,六十五刹那为一弹指。
(五)据大般若经卷三四七所说之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时、食顷、须臾、俄尔、瞬息顷等顺序,一刹那大约相当于一食顷(一前食之间,即早食之前或早食之间)之时间。
(六)据仁王经卷上观空品(鸠摩罗什译)载,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又据往生论注卷上载,一刹那有一百零一生灭。
此外,一刹那之间之生灭,称刹那生灭或刹那无常。现在之一刹那称现在,前刹那称过去,后刹那称未来,此为刹那三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六、杂阿毗昙心论卷二、顺正理论卷三十二、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参阅“时”4121)
(术语)K&sdotblw;ana,译言一念。时之最少者。胜鬘宝窟中末曰:“外国称刹那,此云念也。”探玄记十八曰:“刹那者,此云念顷,于弹指顷有六十刹那。”俱舍论十二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西域记二曰:“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大藏法数曰:“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中有九百生灭。”楞严经二曰:“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梵语杂名曰:“刹那揭沙曩。”
华译一念,指极短的时间。经上说,一弹指之间,即已含有六十个刹那了。 - 陈义孝编
楞伽云:刹那时不住,名为刹那。俱舍云: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仁王云: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毗昙翻为一念。日藏云:我今复说刹那之数,一千六百刹那,名一迦罗。六十迦罗,名模呼律多。三十模呼律多,为一日夜。俱舍云:时之极少,名刹那;时之极长,名为劫。通明极少,凡有三种。俱舍颂曰:极微、字、刹那,色、名、时极少。释曰:分析诸色,至一极微,为色极少。分析诸名及时,至一字一刹那,为名极少、时极少。 - 宋·普润法云
世界之世,向近暂析之,如云刹那。刹那梵语,译作极少之时也。 - 明·杨卓
译为一念,为时间的最小单位。《华严探玄记》卷十八曰:“刹那者此云念顷,于一弹指顷,有六十刹那。”玄奘三藏《大唐西域记》 卷二曰:“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二十刹那谓一怛刹那,六十怛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全成一日一夜。”照以上所说换算为现代计算方式,则一日夜为六百四十八万刹那,一小时为二十七万刹那,一分钟为四千五百刹那,一秒钟为七十五刹那。 - 于凌波居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