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声闻?声闻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英汉对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法相辞典、阿含辞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声闻”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声闻”的解释

  梵语s/ra^vaka,巴利语sa^vaka。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为二乘之一,三乘之一。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大乘义章卷十七本解释声闻之名义有三,即:(一)就得道之因缘而释,闻佛之声教而悟解得道,称为声闻。(二)就所观之法门而释,如十地经论卷四说,我众生等,但有名故,说之为声,于声悟解,故称声闻。(三)就化他之记说而释,如法华经卷二信解品载说,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称声闻。此三释中,前二者为小乘之声闻,第三则为菩萨,随义而称为声闻

  声闻原指佛陀在世时之诸弟子,后与缘觉、菩萨相对,而为二乘、三乘之一。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断见、修二惑而次第证得四沙门果,期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者。声闻乘,乃专为声闻所说之教法。声闻藏,则为阐述其教说之经典。

  于诸经论中,声闻之种类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之别。据解深密经卷二无自性相品载,有:一向趣寂声闻、回向菩提声闻等二种声闻。入楞伽经卷四载,有:决定寂灭声闻、发菩提愿善根名善根声闻、化应化声闻等三种声闻。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三有:变化声闻、誓愿声闻、法性声闻等三种声闻。世亲之法华论卷下则将声闻分类为决定声闻、增上慢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应化声闻等四种。

  另据法华文句卷四上所举,将声闻类分为五,称为五种声闻,即:(一)决定声闻,谓久习小乘,积劫道熟而证得小果。(二)退菩提声闻,谓此声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然中间为厌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三)应化声闻,谓诸佛菩萨为度化前二种声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现声闻之形,以劝诱小乘,令入大乘。(四)增上慢声闻,谓厌离生死,欣乐涅槃,修习小乘而以得少为满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五)大乘声闻,谓以佛道之声,令一切闻者不住于化城(喻小乘涅槃),终归大乘实相之理。

  以上所举,皆基于大乘教义所作之分类,然诸部阿含经典及发智论、六足论等诸论之中,则不持此等说法,彼所谓之声闻,仅指上述之趣寂声闻一种而已。此外,声闻一语,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然至后世,则专指佛教教团确立后之出家修行僧。[杂阿含经卷三十一、长阿含经卷一、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卷八十、法华玄论卷一、卷四、卷七、大乘义章卷十七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法华文句卷一上]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声闻”的解释

  (术语)梵语,舍罗婆迦Śr&amacron;vaka,为佛之小乘法中弟子,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于涅槃者也。是为佛道中之最下根。胜鬘宝窟上末曰:“声闻者,下根从教立名,声者教也。”

【英汉对照词典】对“什么是声闻”的解释

Sravaka  ==  声闻

the  first  or  initial  stage  in  Hinayana,  the  second  being  that  of  Praetyka-Buddha.  Sravaka,  a  Sanskrit  word,  means  a  hearer.  It  generally  relates  to  Hinayana  disciple  who  understands  the  Four  Noble  Truth  in  entering  Nirvana.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声闻”的解释

  闻佛说四谛法之音声而悟道的人。 - 陈义孝编

【法相辞典】对“什么是声闻”的解释

瑜伽八十二卷十六页云:从他听闻正法音声,又能令他闻正法声;故曰声闻。 - 朱芾煌

【阿含辞典】对“什么是声闻”的解释

听闻(佛陀教说)者,即佛陀的学生,另译为「弟子」。 - 庄春江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声闻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