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历法昼夜之分法有多种:(一)依佛法以昼三夜三之六时为常法,佛说阿弥陀经(大一二·三四七上):“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二)一般民间分为八时,大唐西域记卷二(大五一·八七五下):“居俗日夜分为八时。”(三)分昼夜为十二时,乃仿大集经卷二十三所说十二时神兽之说。此一分法,我国及日本自古即袭用之。(四)分昼夜为三十时,大智度论卷四十八(大二五·四○九中):“日名从旦至旦,初分、中分、后分,夜亦三分;一日一夜,有三十时。”(五)分昼夜为六十时,大日经疏卷四谓,印度历法昼夜各有三十时,各有名号,白昼则以日影长短计度之,日中行事,各有定规,某时作事即吉,某时则凶,某时中平,各有像类。(参阅“十二兽”347)
(杂语)西天之历法分昼夜有种种。依佛法则以昼三夜三之六时为常法。阿弥陀经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大日经疏四曰:“如梵历中说,昼夜各有三时。”[囗@又]其世法分为八时。西域记二曰:“居俗日夜分为八时。”注曰:“昼四夜四于一一时各有四分。”[囗@又]昼夜分十二时,是依大集经所说十二时神兽之说,支那日本古来袭用之。见十二兽条。[囗@又]昼夜分三十时。俱舍论五曰:“百二十刹那为怛刹那量,腊缚此六十,此三十须臾,此三十昼夜,三十昼夜月。”智度论四十八曰:“日名从旦至旦,初分中分后分,夜亦三分,一日一夜有三十时。”[囗@又]昼夜分六十时。大日经疏四曰:“时分者,西方历法,昼夜各有三十时,一一时则有名号。如昼日即量影长短计之,某时作事即吉,某时则凶,某时中平,各各有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