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十妙?十妙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三藏法数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十妙”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妙”的解释

  乃指十种超胜之不可思议而言。智顗解释“妙法莲华经”(法华经)经题中最初之“妙”字,谓之包含十义,而分别说迹门十妙、本门十妙、观心十妙。此说见于法华玄义卷二上、卷七上等。迹门之十妙属于法华经前半十四品,系基于方便品的诸法实相之意,而谓藏、通、别之三教与菩萨等之九界为权(方便之法)。与圆教、佛界等之实相对比,权是粗、实是妙(超殊胜)。若自开除执权之心,以表显实相之意义而言,则权即实、实即权。法华一乘圆教是权实共妙之绝待妙;法华之妙与法华以前诸经之粗相较,为相待之妙,若泯绝相待之言语思虑,则为绝待之妙。又本门之十妙属于法华经后半十四品,系依据寿量品中开迹显本之义,以明久远本佛之妙。观心之十妙则是观照实践法华经本迹二门所说之真理。又本迹二门之十妙各具心法妙、佛法妙、众生法妙之三法妙,及相待妙、绝待妙之二妙,合为一百二十重。若本迹相对比,则迹是权、粗,本是实、妙。兹略述迹门、本门、观心之十妙如下:

  (一)迹门十妙,即:(1)境妙,智的对象之境为妙。(2)智妙,观照之智慧为妙。(3)行妙,实践觉悟之行为(所修之行)为妙。(4)位妙,实践阶段之阶位为妙。(5)三法妙,真性、观照、资成之三轨为妙。即对境、智、行三妙之果而言,此为三法妙,准此加以类推,三道、三识、三佛性等十种三法亦为妙。(6)感应妙,众生之根机与佛之应现。即导者与被导者之作用为妙。(7)神通妙,佛之身业为妙。(8)说法妙,佛之口业为妙。  (9)眷属妙,亲近佛陀,受其利益者为妙。(10)利益妙,又作功德利益妙。受益之效果为妙。以上十妙复分为自行(自求菩提之实践)与化他(教导他人)两种,(1)至(4)是自行之因,(5)是自行之果,(6)至(8)是化他之能化(导手),(9)、(10)是化他之所化(被导之手)。

  (二)本门十妙,分别为:(1)本因妙,从本佛之因而言,其修行之因为妙。(2)本果妙,依其因而得本佛之果为妙。(3)本国土妙,本佛所在之国土为妙。(4)本感应妙,本佛以悟智救度众生之作用,与被救者之根机相应,故说妙。(5)本神通妙,本佛悟道之初,为救度众生而示现之神通为妙。(6)本说法妙,本佛悟道最初之说法为妙。(7)本眷属妙,最初依本佛被教化者为妙。(8)本涅槃妙,本佛之涅槃常住,本来具足,异于为教化人而示现之涅槃。(9)本寿命妙,本佛能自在地示现长短不同之寿命,其寿命为妙。(10)  本利益妙,谓本佛给予之利益为妙。以上十妙复分为自行与化他二种:(1)是自行之因,(2)、(3)、(8)、(9)是自行之果,(4)、(5)、(6)是化他之能化,(7)、(10)是化他之所化。迹门之目的乃在断迷妄、悟中道,故详说自行之因;对此,本门系表佛是久远佛,乃菩萨渐增长中道智慧,渐次减少变易生死,故详说自行之果。如此本迹互异,但其不思议之境界则无差别。

  (三)关于观心十妙,虽在法华玄义中无详说,但可由湛然之十不二门之说理解之。[法华玄义释签卷二上至卷七下、法华经纶贯、法华十门观心十妙释](参阅“十不二门”374)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妙”的解释

  (名数)不可思议曰妙,实相之理也。总论因果自他具十妙,此有本迹二种。

【三藏法数】对“什么是十妙”的解释

  [出法华率义]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十如是者。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也。)二智妙智即全境所发之智也。以境妙故。智亦随妙。函盖相应。不可思议。经云。我 - 明·一如等 撰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十妙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