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十无碍?十无碍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佛识慧集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十无碍”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无碍”的解释

  (一)为华严经卢舍那佛品所说华藏庄严世界海所具足之十种无碍。即:(一)  情事无碍,谓应情显现,事超情外。(二)理事无碍,谓全同真性而刹相宛然。(三)相入无碍,谓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等。(四)相即无碍,谓无量世界即一世界。  (五)重现无碍,谓于尘中见一切刹,于刹内之尘中见刹亦尔,如是重重如因陀罗网。(六)主伴无碍,凡一世界必有一切以为眷属。(七)体用无碍,谓一刹海必有大用,赴机说法。(八)隐显无碍,谓染净隐显、异类隐显等,系就缘以定之。(九)时处无碍,谓或于一刹现三世劫,或于一念中现无量刹,如是无碍。(十)成坏无碍,谓成即坏、坏即成,能无碍显现。前六者系就土之自体而言,后四者则就应机之用而言,可配以十玄门。上述之十无碍,略异于华严经疏卷十一所出之十无碍。[华严经探玄记卷三、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二十六]

  (二)遮那佛身具足之十种无碍。即:(一)用周无碍,谓佛于刹尘等处,现法界身云,业用无边,无不周遍。(二)相遍无碍,谓佛于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佛刹种种神变,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随现一相,众相皆具,万德圆满。(三)寂用无碍,谓佛常住三昧为寂,无妨利物为用;即定即用,无碍自在。(四)依起无碍,谓佛虽寂用无心,而能依海印三昧之力,即起无碍之用。(五)真应无碍,真,指遮那佛之真身;应,指释迦之应身。真身是体,应身是用;全体起用,用即是体,故释迦、遮那,圆融自在,本无二体。(六)分圆无碍,分,指手足、眼耳、皮毛等之支分;圆,指全身。谓支分不碍全身,全身不碍支分,一一身分即具全身。(七)因果无碍,谓佛依所修菩萨之行因,而证遮那佛果,能普现十方,自在无碍。(八)依正无碍,依,即依报,指佛所依之国土;正,即正报,指佛能依之色身。谓依、正相入,二皆无碍。(九)潜入无碍,谓佛智潜入众生界中,即为如来藏,虽作众生,亦不失自性。(十)圆通无碍,谓佛融大法界为其身,理无不具,事无不摄,无一法而非佛身,即谓同一无碍之法界身云。[华严经疏卷一、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参阅“无碍”5141)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十无碍”的解释

  (名数)一、用周无碍,于佛刹尘等处,现法界身云,起无边之业用也。二、相遍无碍,佛在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之佛刹,神变种种,皆有如来示现受生之相,随现相而众相皆具,万德斯圆也。三、寂用无碍,佛常住三昧,而为寂,无妨利物为用,即定即用,无碍自在也。四、依起无碍,佛虽寂用无心,然能依海印三昧之力,起无碍之用也。五、真应无碍,真即遮那真身,应即应身释迦,真身是体,应身是用,全体起用。用即是体,故释迦遮那圆融自在,原无二体也。六、分圆无碍,分即支分,圆即全身,支分不碍全身,全身不碍支分,故遮那一一身分手足眼耳乃至一毛,皆有遮那之全身也。七、因果无碍,佛昔修菩萨之行,修波罗蜜之因,而证波罗蜜之果,故所受之报身及所成之事业,亦现十方一切之菩萨身灵。而自在无碍也。八、依正无碍,依谓依报,即佛所依之国土,正谓正报,即佛能依之色身,依正相入,而二智无碍也。九、潜入无碍,佛智潜入众生心内,即名如来藏,虽作众生,亦不失自性,如大海之水虽依风作波,而不失湿性也。十、圆通无碍,佛融大法界为其身,无理不具,无事不摄,故一多依正人法因果彼此无碍也。见华严演义钞三。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十无碍”的解释

  用周无碍、相遍无碍、寂用无碍、依起无碍、真应无碍、分圆无碍、因果无碍、依正无碍、潜入无碍、圆通无碍。 - 陈义孝编

【佛识慧集】对“什么是十无碍”的解释

用同无碍、相遍无碍、寂用无碍、依起无碍、分圆无碍、因果无碍、真应无碍、依正无碍、潜入无碍、圆通无碍。

- 梵心居士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十无碍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