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受蕴差别中说。
二解 法蕴足论九卷十一页云:复有四受,说名受蕴,谓欲界受,色界受,无色界受,不系受。云何欲界受?谓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欲界受。云何色界受?谓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色界受。云何无色界受?谓无色界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无色界受。云何不系受?谓无漏作意相应诸受。乃至受所摄,是名不系受。 - 朱芾煌
1.四种执取,即「欲受(欲取)、见受(见取)、戒受(戒禁取)、我受(我语取、我论取、我取,即执取有『真我』的言论)」。2.四种承受,即「有现作苦行后受苦报、有现作苦行后受乐报、有现作乐行后受苦报、有现作乐行后受乐报」。3.四种感受,即「欲界系受、色界系受、无色界系受、不系受」。 - 庄春江居士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