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塑像?塑像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塑像”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塑像”的解释

指用土塑造之佛像或其作法。系缘自西域,然更早之印度部派佛教时期即有塑像之记载,如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一所载(大二四·二五五中):“譬如塑师或彼弟子,先用木鞭作其相状,次以绳缠,后安诸泥以成形像。”另于释迦方志卷上梵衍那国条亦载(大五一·九五三下):“寺有涅槃卧素佛,长千余尺,亦金宝庄之。”近年于中央亚细亚亦发现大量的塑像遗品,其中有造于二三世纪顷之诸天部头像、七八世纪间所造之立佛像、菩萨像。我国最早有塑佛像之记载见于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上有“宋明帝陈太妃造法轮寺大泥像并宣福卧像记”等十九字。其后,历代塑像之风颇盛。于今敦煌千佛洞中,即遗有多数唐宋时代所塑之佛像。于日本,天平年间为塑像之最盛时期,传留至今,较著名之遗品有法隆寺五重塔内之塑像群、东大寺三月堂之日光、月光两菩萨及执金刚神、新药师寺之十二神将等。



  塑像之作法大多先以木竹等为骨架,其外涂以厚土。于里层土中,杂以粗糙之纸草(papyrus);于表面者,则多混以云母土,俾令细致匀称。如遇手指等细腻部分,则以金针卷上麻丝,作为中心而制成。佛像粗成后,再于干燥之表面上涂漆、贴箔,并髹以彩色,此法颇适于制作写实之佛像。以此类方法完成之塑像,又称泥像、土像、塑像、捻像、■像。此外,塑造常与雕刻并举,而称作雕塑。[洛阳伽蓝记卷一昭仪尼寺、西域记(惠生)、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第九十至第九十四、支那美术史雕塑篇]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塑像”的解释

  (杂语)塑土为像也。陔余丛考三十二曰:“自佛法盛而塑像遍天下,然塑像实不自佛家始。史记:帝乙为偶人以象天神,与之博。则殷时已开其端。国语:苑蠡去越,越王以金写其形而祀之。国策:宋王偃铸诸侯之象,使侍屏厕。则并有铸金者。孟子有作俑之语。宋玉招魂亦云像设。魏文侯曰:吾所学者乃土梗耳。又国策秦王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象寡人,而射其面。又孟尝君将入秦,苏代止之曰:土偶与桃梗相遇。桃梗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岁八月雨降,则汝残矣。土偶曰:吾西岸之土,土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削子以为人,雨下水至,漂子而流,吾不知所税驾也。则泥塑木刻,战国时皆已有之矣。又韩非子记桓赫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更小也。此又塑像之秘诀。至佛像,自汉武击休屠,始得其祭天金人以归。然则佛像本用金铸,其后有用土木者,则转从入中国以中国法为之耳。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塑像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