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五念门?五念门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常见辞汇中都找到了“什么是五念门”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念门”的解释

  又作五念、修净土五念门。出自天亲之净土论。指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五种忆念修行门。即:(一)礼拜门,谓清净身业,一心恭敬礼拜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国。(二)赞叹门,谓清净口业,称叹如来名号、功德、光明智相,如实修行,求生彼国。  (三)作愿门,谓心常作愿,发大誓愿,如实修行奢摩他(梵s/amatha  ),以止息散乱之心,求生彼国。(四)观察门,谓以智慧、正念观察下列三种:(1)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2)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3)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梵vipas/yana^  ),以观破昏暗之心,求生彼国。(五)回向门,谓将自己所有之功德善根,普皆回向一切众生,愿同生极乐国,皆共证佛道。

  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将奢摩他译作止,止者,止心一处不做恶,其义有三:(一)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国,此如来之名号及国土之名号能止息一切之恶。(二)阿弥陀佛之极乐国土超越三界,若人生于彼国土,自然止息身、口、意之恶。(三)阿弥陀佛之正觉住持力,自然止息企求声闻、辟支佛之心。此三种“止”由如来之如实功德所生。同书又将毗婆舍那译作观,观,意谓心缘其事而观心分明,是即观察门。又昙鸾将回向门分为二种,即:(一)往相回向,谓将己之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愿同生极乐国土。  (二)还相回向,谓已生极乐国土,得奢摩他、毗婆舍那之方便力成就后,还回入娑婆世界,教化一切众生共向佛道。

  善导之往生礼赞将五念门之顺序略加变更,即:(一)身业礼拜门(礼拜门),(二)口业赞叹门(赞叹门),(三)意业忆念观察门(观察门),(四)作愿门,(五)回向门。此前三者为修身、口、意三业,后二者为发愿、回向,即前三者起行,后二者安心之意。

  此外,依此五念门而修,其结果亦有五门,称为五功德门,又作五果门。即:(一)近门,谓身不再堕入迷界,而能接近佛之悟界。(二)大会众门,谓加入圣者之列。(三)宅门,(四)屋门,谓此二门成就止、观之行。(五)园林游戏地门,又作教化地之益。谓重返迷界,以救度所有众生为乐。

  此五念门(五因门)与五功德门(五果门)间,礼拜门相对近门,其他各各之二门亦顺次有相对之因果关系;此因果两门中,前四门之目的在使自己趋入菩提,故称为入门;后一门以救度他人出离苦海为目的,故称为出门,以上合称为入出二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华严经孔目章卷四、往生论注略钞卷下、往生礼赞私记卷上](参阅“止观”1476、“念佛”3208、“净土宗”4684)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五念门”的解释

  (名数)净土论所说,念阿弥陀佛五种之门:一、礼拜门,以身业而向阿弥陀佛之形像礼拜也。二、赞叹门,以口业而称阿弥陀佛之名也。三、作愿门,一心愿生于彼国土也。四、观察门,以智慧而观察土之十七功德,佛之八种功德,菩萨之四种功德也。五、回向门,愿以己之功德回施于一切众生,彼此皆成佛也。门为入出之义,前四门为入于安乐净土之门,后一门为出于利他教化之门,故通名为门。净土论曰:“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佛学常见辞汇】对“什么是五念门”的解释

  净土宗所立,即一,身业礼拜阿弥陀佛,属礼拜门;二、口业执持彼佛名号,赞叹彼佛相好功德,属赞叹门;三、一心发愿,愿生彼国,属作愿门;四、观察彼佛菩萨,及依正庄严,属观察门;五、把功德回向一切苦恼众生,令得毕竟解脱,属回向门。 - 陈义孝编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五念门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