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摩,梵名Yama ,西藏名Gs/in-rje 。护世八方天之一,十方护法神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外部二十天之一。于密教中特将阎魔王称为焰摩天,而列之于天部。然焰摩天之形像与阎魔王不同。于现图胎藏界曼荼罗,焰摩王位居外金刚部院南门之西方,右手作施无畏印,左手执人头幢,垂左足,跨乘水牛。其右为黑闇女天,下位之外边有太山府君,内边有二鬼使者。又因焰摩为鬼界之王,故于此西方列诸饿鬼众。种子为棙(yam!),三昧耶形为人头棒(梵dan!d!a )。
又以此天为本尊之修法,称焰摩天法。修此法可延寿除灾,若为祈冥福时称冥道供,或蜡烛供、纸烛供。行法之时,先于坛上设焰摩天曼荼罗之座位,次置供具、供品,于中立一蜡烛,其后唱颂尊名并行点火。[大日经卷一具缘品、大日经疏卷五、大日经义释卷四、供养十二天威德报恩品](参阅“阎魔王”6340)
(界名)Y&amacron;ma,欲界天之名。欲界天中第三重之天处。具称须焰摩。略称焰摩。又,旧称炎摩。译曰善时。新称夜摩。译曰时分。宝积经三十七曰:“灭焰摩天宫乃至遍净天所有宫殿。”无量寿经上曰:“第三炎天,乃至色究竟天。”法华文句二之一曰:“忉利上有炎摩,此翻善时。去忉利三百三十六万里,善时上有兜率陀。”
夜摩天,在欲界天之第三重。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