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相之一,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异,衰变之义。即令一切有为诸法变易衰败之法。此法非色非心,为不相应行蕴所摄。然俱舍论谓其为实法,唯识论等则以之为分位假立之法。(参阅“四相”1732)
(二)为“一相”之对称。一切法其自性差别,非唯一元之义。一切法异为外道毗世师论师之说。中论“八不”中之“非异”,即破斥此说。[外道小乘四宗论](参阅“一相”57、“八不中道”275)
(三)六相之一。为“同相”之对称。异,差别、差异之义。指一切诸法各各相异之状态。如瓦、石、柱、椽、梁等形状各异,为异相;又瓦、石、柱、椽、梁等和合成屋舍,乃合力而不相背,故称同相。(参阅“六相圆融”1280)
(术语)四相之一。见有为条。
四相之一。见四相条。 - 陈义孝编
大毗婆沙论三十九卷八页云:问:言异相者,为灭坏故、名为异相?为转变故、名异相耶?设尔;何失。若灭坏故名异相者;应有为相、但有三种。异卽灭故。若转变故名异相者:应同转变外道所宗?答:应作是说:非灭坏故、及转变故、名为异相。然令诸行、作用损败,作用朽故,作用羸弱,作用衰瘁,作用慢缓,故名异相。有作是说:令转变故名为异相。问:若尔;应同转变外道所立宗义?答:彼执诸行相续转时,前位不灭,转变为后;如薪成灰、乳为酪等。今说诸行相续转时,前灭后生,而有转变。谓有为法、生时势盛,灭时势衰。生时力强,灭时力劣。生时名新。灭时名故。生时滋茂,灭时枯瘁。生时和合,灭时离散。生时兴举,灭时堕落。生时猛利,灭时迟钝。生时得作用,灭时失作用。生时得增上,灭时失增上。生时得功能,灭时失功能。生时炽盛,灭时萎歇。生时增进,灭时退减。生时得士用,灭时失士用。生时未熟,灭时已熟。故名转变、非同外道。
二解 入阿毗达磨论下十一页云:老、谓衰损。引果功能、令其不能重引别果。谓有为法、若无异相衰损功能;何缘不能引别果已,更不重引。引而复引,应成无穷。若尔;又应非剎那性。由此故知别有异相。 - 朱芾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