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旧译阴入界,或作阴界入。通称为三科。为诸法分类之名目。
有关于三科之由来,据俱舍论卷一载,系为有情之愚、根、乐等而分别说蕴处界三科。愚,或愚于心所、色法,或愚于色心二法,为愚于心所者说五蕴,为愚于色法者说十二处,为愚于色心二法者说十八界;根有利根、中根、钝根,为利根说五蕴,为中根说十二处,为钝根说十八界;有情之乐欲亦有略、中、广三种,为欲略说者说五蕴、为欲中说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说者说十八界。[杂阿毗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光记卷一]
(术语)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旧译曰阴入界,普通名之为三科。分类诸法万有之名也。俱舍论第一颂曰:“愚根乐三故,说蕴处界三。”
旧译为阴、入、界。其中蕴即五蕴,又名五阴,即色、受、想、行、识,为众生的心身。处即十二处,又名十二入,即六根对六尘之处。界即十八界,为六根对六尘,生起六识,三六共为十八,界即境界。此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通常叫做三科。 - 陈义孝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