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什么是杂阿毗昙心论?杂阿毗昙心论是什么意思?

在佛学大词典、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中都找到了“什么是杂阿毗昙心论”在不同出处下的解释,请查阅下面的答案。
【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杂阿毗昙心论”的解释

  梵名Sam!yukta^bhidharma  -hr!daya-s/a^stra  。凡十一卷。法救(梵Dharmatra^ta  )造,僧伽跋摩等译。略称杂心论。又称杂阿毗昙毗婆沙、杂阿毗昙婆沙、杂阿毗昙经、杂阿毗达磨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八册。本书乃说一切有部代表圣典之一。为阿毗昙心论之注释书。法胜因慨叹说一切有部之大论(大毗婆沙论,玄奘译,二百卷)浩瀚难解,故摘其要义而成阿毗昙心论二百五十偈。法救则于阿毗昙心论外加序品、择品及三百五十余偈,而成此六百余偈之注释书,用以补正阿毗昙心论。

  本论之品次,系依四谛之顺位而立。其汉译本有四:第一译系苻秦建元(365~384  )末年,僧伽提婆于洛阳译出,有十六卷或十三卷;第二译系法显及佛陀跋陀罗合译,有十三卷;第三译为刘宋元嘉三年(426),伊业波罗所出,亦有十三卷;第四译即今本,元嘉十一年或十二年于长干寺译出。其中,前三本均已失传。

  此论之注疏本极多,然今皆不存。今人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第十章第四节第三项,对此论有详细之论述,对本书之价值亦有清楚之说明。印顺并以为通常学界所用该书之梵名与原书题意不合。依题意,正确梵名应为  Abhidharma-hr!daya-vya^khya^。[出三藏记集卷二、历代三宝纪卷十、开元释教录卷三、卷五、大唐内典录卷三、卷四、古今译经图纪卷三]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杂阿毗昙心论”的解释

  (书名)略名杂心论。尊者法救,以阿毗昙心论过于简略更增加而成此书。宋僧伽跋摩等译,十一卷。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对“什么是杂阿毗昙心论”的解释

  (书名)杂者,杂糅之义,谓于本论杂糅解释也。即法胜阿毗昙心论之释,法救尊者造,十一卷,刘宋僧伽跋摩译。

如果您发现我们提供的“杂阿毗昙心论是什么意思”的答案有错误,欢迎在线留言告诉我们,感谢。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