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三十八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五
是时天王及天众 闻此胜行皆欢喜
为欲供养于如来 及以无央大菩萨
雨妙华幡及幢盖 香鬘璎珞与宝衣
无量无边千万种 悉以摩尼作严饰
天女同时奏天乐 普发种种妙音声
供养于佛并佛子 共作是言而赞叹
一切见者两足尊 哀愍众生现神力
令此种种诸天乐 普发妙音咸得闻
于一毛端百千亿 那由他国微尘数
如是无量诸如来 于中安住说妙法
一毛孔内无量刹 各有四洲及大海
须弥铁围亦复然 悉见在中无迫隘
一毛端处有六趣 三种恶道及人天
诸龙神众阿修罗 各随自业受果报
于彼一切刹土中 悉有如来演妙音
随顺一切众生心 为转最上净法轮
刹中种种众生身 身中复有种种刹
人天诸趣各各异 佛悉知已为说法
大刹随念变为小 小刹随念亦变大
如是神通无有量 世间共说不能尽
普发此等妙音声 称赞如来功德已
众会欢喜默然住 一心瞻仰欲听说
时解脱月复请言 今此众会皆寂静
愿说随次之所入 第八地中诸行相
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于七地中。善修习方便慧。善清净诸道。善集助道法。大愿力所摄。如来力所加。自善力所持。常念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善清净深心思觉。能成就福德智慧。大慈大悲。不舍众生。入无量智道。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起无相。无成无坏。无尽无转。无性为性。初中后际。皆悉平等。无分别如如智之所入处。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着。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佛子。菩萨成就此忍。即时得入第八不动地。为深行菩萨。难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着。无量无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諠诤。寂灭现前。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悉皆止息。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住于报行。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觉寤。既觉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现前。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烦恼。皆不现前。住不动地。亦复如是。一切心意识行。皆不现前。此菩萨摩诃萨。菩萨心佛心。菩提心涅槃心。尚不现起。况复起于世间之心。佛子。此地菩萨。本愿力故。诸佛世尊。亲现其前。与如来智。令其得入法流门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顺诸佛法。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应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进。勿复放舍于此忍门。又善男子。汝虽得是寂灭解脱。然诸凡夫。未能证得。种种烦恼。皆悉现前。种种觉观。常相侵害。汝当愍念如是众生。又善男子。汝当忆念本所誓愿。普大饶益一切众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议智慧之门。又善男子。此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为如来。一切二乘。亦能得此无分别法。又善男子。汝观我等身相。无量智慧。无量国土。无量方便。无量光明。无量清净音声。亦无有量。汝今宜应成就此事。又善男子。汝今适得此一法明。所谓一切法。无生无分别。善男子。如来法明。无量入。无量作。无量转。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可得知。汝应修行。成就此法。又善男子。汝观十方无量国土。无量众生。无量法。种种差别。悉应如实。通达其事。佛子。诸佛世尊。与此菩萨。如是等。无量起智门。令其能起无量无边。差别智业。佛子。若诸佛。不与此菩萨。起智门者。彼时即入究竟涅槃。弃舍一切利众生业。以诸佛与如是等无量无边。起智门故。于一念顷。所生智业。从初发心。乃至七地。所修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分。亦不及一。如是。阿僧祇分。歌罗分。算数分。譬谕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佛子。是菩萨。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智慧。无量受生。无量净国。教化无量众生。供养无量诸佛。入无量法门。具无量神通。有无量众会。道场差别。住无量身语意业。集一切菩萨行。以不动法故。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于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随风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于未至。其未至时。设经百岁。亦不能及。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积集广大善根资粮。乘大乘船到菩萨行海。于一念顷以无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经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佛子。菩萨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无功用觉慧。观一切智智所行境。所谓观世间成。观世间坏。由此业集故成。由此业尽故坏。几时成。几时坏。几时成住。几时坏住。皆如实知。又知地界。小相大相。无量相。差别相。知水火风界。小相大相。无量相。差别相。知微尘细相。差别相。无量差别相。随何世界中。所有微尘聚。及微尘差别相。皆如实知。随何世界中。所有地水火风界各若干微尘。所有宝物若干微尘。众生身若干微尘。国土身若干微尘。皆如实知。知众生大身小身。各若干微尘成。知地狱身畜生身。饿鬼身阿修罗身。天身人身。各若干微尘成。得如是知微尘差别智。又知欲界色界。无色界成。知欲界色界无色界坏。知欲界色界。无色界小相大相。无量相差别相。得如是观三界差别智。佛子。此菩萨。复起智明。教化众生。所谓善知众生身差别。善分别众生身。善观察所生处。随其所应而为现身。教化成熟。此菩萨。于一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身。信解差别。以智光明。普现受生。如是若二若三。乃至百千。乃至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身。信解差别。普于其中。示现受生。此菩萨。成就如是智慧故。于一佛刹。其身不动。乃至不可说。佛刹众会中。悉现其身。佛子。此菩萨。随诸众生。身心信解。种种差别。于彼佛国。众会之中。而现其身。所谓于沙门众中。示沙门形。婆罗门众中。示婆罗门形。刹利众中。示刹利形。如是。毗舍众。首陀众。居士众。四天王众。三十三天众。夜摩天众。兜率陀天众。化乐天众。他化自在天众。魔众。梵众。乃至阿迦尼吒天众中。各随其类。而为现形。又应以声闻身得度者。现声闻形。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现辟支佛形。应以菩萨身得度者。现菩萨形。应以如来身得度者。现如来形。佛子。菩萨如是。于一切不可说。佛国土中。随诸众生。信乐差别。如是如是而为现身。佛子。此菩萨。远离一切身想分别。住于平等。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此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国土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业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随诸众生。所乐不同。则于此身。现如是形。此菩萨。知众生集业身。报身。烦恼身。色身。无色身。又知国土身。小相大相无量相。染相净相。广相。倒住相。正住相。普入相。方网差别相。知业报身。假名差别。知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假名差别。知如来身。有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知智身善思量相。如实决择相。果行所摄相。世间出世间差别相。三乘差别相。共相不共相。出离相非出离相。学相无学相。知法身平等相。不坏相。随时随俗。假名差别相。众生非众生法差别相。佛法圣僧法差别相。知虚空身无量相。周遍相。无形相。无异相。无边相。显现色身相。佛子。菩萨成就如是身智已。得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得此十自在故。则为不思议智者。无量智者。广大智者。无能坏智者
此菩萨。如是入已。如是成就已。得毕竟无过失身业。无过失语业。无过失意业。身语意业。随智慧行。般若波罗蜜增上。大悲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别。善起大愿。佛力所护。常勤修习利众生智。普住无边差别世界。佛子。举要言之。菩萨住此不动地。身语意业。诸有所作。皆能积集一切佛法。佛子。菩萨住此地得善住深心力。一切烦恼。不行故。得善住胜心力。不离于道故。得善住大悲力。不舍利益众生故。得善住大慈力。救护一切世间故。得善住陀罗尼力。不忘于法故。得善住辩才力。善观察分别一切法故。得善住神通力。普往无边世界故。得善住大愿力。不舍一切菩萨所作故。得善住波罗蜜力。成就一切佛法故。得如来护念力。一切种一切智智现前故。此菩萨。得如是智力。能现一切诸所作事。于诸事中。无有过咎
佛子。此菩萨智地。名为不动地。无能沮坏故。名为不转地。智慧无退故。名为难得地。一切世间。无能测故。名为童真地。离一切过失故。名为生地。随乐自在故。名为成地。更无所作故。名为究竟地。智慧决定故。名为变化地。随愿成就故。名为力持地。他不能动故。名为无功用地。先已成就故。佛子。菩萨成就如是智慧。入佛境界。佛功德照。顺佛威仪。佛境现前。常为如来之所护念。梵释四王。金刚力士。常随侍卫。恒不舍离诸大三昧。能现无量诸身差别。于一一身。有大势力。报得神通三昧自在。随有可化众生之处。示成正觉佛子。菩萨如是。入大乘会。获大神通。放大光明。入无碍法界。知世界差别。示现一切诸大功德。随意自在善能通达前际后际。普伏一切。魔邪之道。深入如来所行境界。于无量国土。修菩萨行。以能获得不退转法。是故说名住不动地。佛子。菩萨住此不动地已。以三昧力。…
《大方广佛华严经三十八》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