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十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一
尔时善财童子。于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闻普喜幢解脱门。信解趣入。了知随顺。思惟修习。念善知识所有教诲。心无暂舍。诸根不散。一心愿得见善知识。普于十方。勤求匪懈。愿常亲近。生诸功德。与善知识同一善根。得善知识巧方便行。依善知识。入精进海。于无量劫。常不远离。作是愿已。往诣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所。时彼夜神。为善财童子。示现菩萨。调伏众生解脱神力。以诸相好。庄严其身。于两眉间放大光明。名智灯普照清净幢。无量光明以为眷属。其光普照一切世间。照世间已。入善财顶。充满其身。善财尔时。即得究竟清净轮三昧。得此三昧已。悉见二神两处中间。所有一切地尘水尘。及以火尘。金刚摩尼。众宝微尘。华香璎珞。诸庄严具。如是一切所有微尘。一一尘中。各见佛刹微尘数世界成坏。及见一切地水火风诸大积聚。亦见一切世界接连。皆以地轮。任持而住。种种山海。种种河池。种种树林。种种宫殿。所谓天宫殿。龙宫殿。夜叉宫殿。乃至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宫殿屋宅。地狱畜生。阎罗王界。一切住处。诸趣轮转。生死往来。随业受报。各各差别。靡不悉见。又见一切世界差别。所谓或有世界杂秽。或有世界清净。或有世界趣杂秽。或有世界趣清净。或有世界杂秽清净。或有世界清净杂秽。或有世界一向清净。或有世界其形平正。或有覆住。或有侧住。如是等一切世界。一切趣中。悉见此普救众生夜神。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诸众生形貌言辞行解差别。以方便力。普现其前。随宜化度。令地狱众生免诸苦毒。令畜生众生不相食啖。令饿鬼众生无有饥渴。令诸龙等离一切怖。令欲界众生离欲界苦。令人趣众生离暗夜怖。毁呰怖。恶名怖。大众怖。不活怖。死怖。恶道怖。断善根怖。退菩提心怖。遇恶知识怖。离善知识怖。堕二乘地怖。种种生死怖。异类众生同住怖。恶时受生怖。恶种族中受生怖。造恶业怖。业烦恼障怖。执着诸想系缚怖。如是等怖。悉令舍离。又见一切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普现其前。常勤救护。为成就菩萨大愿力故。深入菩萨三昧力故。坚固菩萨神通力故。出生普贤行愿力故。增广菩萨大悲海故。得普覆众生无碍大慈故。得普与众生无量喜乐故。得普摄一切众生智慧方便故。得菩萨广大解脱自在神通故。严净一切佛刹故。觉了一切诸法故。供养一切诸佛故。受持一切佛教故。积集一切善根修一切妙行故。入一切众生心海而无障碍故。知一切众生诸根教化成熟故。净一切众生信解除其恶障故。破一切众生无知黑闇故。令得一切智清净光明故。时善财童子。见此夜神如是神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普现调伏一切众生菩萨解脱已。欢喜无量。头面作礼。一心瞻仰。时彼夜神即舍菩萨庄严之相。还复本形。而不舍其自在神力。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合掌。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我善财得见 如是大神力
其心生欢喜 说偈而赞叹
我见尊妙身 众相以庄严
譬如空中星 一切悉严净
所放殊胜光 无量刹尘数
种种微妙色 普照于十方
一一毛孔放 众生心数光
一一光明端 皆出宝莲华
华中出化身 能灭众生苦
光中出妙香 普熏于众生
复雨种种华 供养一切佛
两眉放妙光 量与须弥等
普触诸含识 令灭愚痴闇
口放清净光 譬如无量日
普照于广大 毗卢舍那境
眼放清净光 譬如无量月
普照十方刹 悉灭世痴翳
现化种种身 相状等众生
充满十方界 度脱三有海
妙身遍十方 普现众生前
灭除水火贼 王等一切怖
我承喜目教 今得诣尊所
见尊眉间相 放大清净光
普照十方海 悉灭一切闇
显现神通力 而来入我身
我遇圆满光 心生大欢喜
得总持三昧 普见十方佛
我于所经处 悉见诸微尘
一一微尘中 各见尘数刹
或有无量刹 一切咸浊秽
众生受诸苦 常悲叹号泣
或有染净刹 少乐多忧苦
示现三乘像 往彼而救度
或有净染刹 众生所乐见
菩萨常充满 住持诸佛法
一一微尘中 无量净刹海
毗卢遮那佛 往劫所严净
佛于一切刹 悉坐菩提树
成道转法轮 度脱诸群生
我见普救天 于彼无量刹
一切诸佛所 普皆往供养
尔时善财童子。说此颂已。白普救众生妙德夜神言。天神。今此解脱甚深希有。其名何等。得此解脱。其已久如。修何等行而得清净。夜神言。善男子。是处难知。诸天及人一切二乘。所不能测。何以故。此是住普贤菩萨行者境界故。住大悲藏者境界故。救护一切众生者境界故。能净一切三恶八难者境界故。能于一切佛刹中绍隆佛种不断者境界故。能住持一切佛法者境界故。能于一切劫修菩萨行成满大愿海者境界故。能于一切法界海以清净智光灭无明闇障者境界故。能以一念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三世方便海者境界故。我承佛力。今为汝说。善男子。乃往古世。过佛刹微尘数劫。尔时有劫。名圆满清净。世界名毗卢遮那大威德。有须弥山微尘数如来。于中出现。其佛世界。以一切香王摩尼宝为体。众宝庄严。住无垢光明摩尼王海上。其形正圆。净秽合成。一切严具帐云。而覆其上。一切庄严摩尼轮山。千匝围绕。有十万亿那由他四天下。皆妙庄严。或有四天下恶业众生。于中止住。或有四天下杂业众生。于中止住。或有四天下善根众生。于中止住。或有四天下一向清净诸大菩萨之所止住。此界东际轮围山侧。有四天下。名宝灯华幢。国界清净。饮食丰足。不藉耕耘而生稻粱。宫殿楼阁。悉皆奇妙。诸如意树。处处行列。种种香树恒出香云。种种鬘树恒出鬘云。种种华树常雨妙华。种种宝树出诸奇宝。无量色光周匝照耀。诸音乐树出诸音乐。随风吹动演妙音声。日月光明摩尼宝王。普照一切。昼夜受乐。无时间断。此四天下。有百万亿那由他诸王国土。一一国土。有千大河周匝围绕。一一皆以妙华覆上。随流漂动。出天乐音。一切宝树列植其岸。种种珍奇以为严饰。舟船来往。称情戏乐。一一河间有百万亿城。一一城有百万亿那由他聚落。如是一切城邑聚落。各有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宫殿园林。周匝围绕。此四天下阎浮提内。有一国土。名宝华灯。安隐丰乐。人民炽盛。其中众生。具行十善。有转轮王。于中出现。名毗卢遮那妙宝莲华髻。于莲华中。忽然化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七宝具足王四天下。恒以正法教导群生。王有千子。端正勇健。能伏怨敌。百万亿那由他宫人采女。皆悉与王同种善根。同修诸行。同时诞生。端正姝妙。犹如天女。身真金色。常放光明。诸毛孔中。恒出妙香。良臣猛将。具足十亿。王有正妃。名圆满面。是王女宝。端正殊特。皮肤金色。目发绀青。言同梵音。身有天香。常放光明。照千由旬。其有一女。名普智焰妙德眼。形体端严。色相殊美。众生见者。情无厌足。尔时众生。寿命无量。或有不定而中夭者。种种形色。种种音声。种种名字。种种族姓。愚智勇怯。贫富苦乐。无量品类。皆悉不同。时或有人。语余人言。我身端正。汝形鄙陋。作是语已。递相毁辱。集不善业。以是业故。寿命色力。一切乐事。悉皆损减。时彼城北有菩提树。名普光法云音幢。以念念出现一切如来道场庄严坚固摩尼王。而为其根。一切摩尼。以为其干。众杂妙宝。以为其叶。次第分布。并相称可。四方上下。圆满庄严。放宝光明。出妙音声。说一切如来甚深境界。于彼树前。有一香池。名宝华光明。演法雷音。妙宝为岸。百万亿那由他宝树围绕。一一树形。如菩提树。众宝璎珞。周匝垂下。无量楼阁。皆宝所成。周遍道场。以为严饰。彼香池内出大莲华。名普现三世一切如来庄严境界云。须弥山微尘数佛。于中出现。其第一佛。名普智宝焰妙德幢。于此华上。最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量千岁。演说正法。成熟众生。其彼如来。未成佛时。十千年前。此大莲华。放净光明。名现诸神通成熟众生。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心自开悟。无所不了。知十千年后。佛当出现。九千年前。放净光明。名一切众生离垢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得清净眼。见一切色。知九千年后。佛当出现。八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一切众生业果音。若有众生。遇斯光者。悉得自知诸业果报。知八千年后。佛当出现。七千年前。放大光明。名生一切善根音。若有众生遇斯光者。一切诸根。悉得圆满。知七千年后。佛当出现。六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佛不思议境界音。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其心广大。普得自在。知六千年后。佛当出现。五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严净一切佛刹音。若有众生。遇斯光者。悉见一切清净佛土。知五千年后。佛当出现。四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一切如来境界无差别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悉能往觐一切诸佛。知四千年后。佛当出现。三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三世明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悉能现见一切如来诸本事海。知三千年后。佛当出现。二千年前。放大光明。名如来离翳智慧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则得普眼见一切如来神变。一切诸佛国土。一切世界众生。知二千年后。佛当出现。一千年前。放大光明。名令一切众生见佛集诸善根。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则得成就见佛三昧。知一千年后。佛当出现。次七日前。放大光明。名一切众生欢喜音。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得普见诸佛生大欢喜。知七日后。佛当出现。满七日已。一切世界。悉皆震动。纯净无染。念念普现十方一切清净佛刹。亦现彼刹种种庄严。若有众生。根性淳熟。应见佛者。咸诣道场。尔时彼世界中。一切轮围。一切须弥。一切诸山。一切大海。一切地。一切城。一切垣墙。一切宫殿。一切音乐。一切语言。皆出音声。赞说一切诸佛如来神力境界。又出一切香云。一切烧香云。一切末香云。一切香摩尼形像云。一切宝焰云。一切焰藏云。一切摩尼衣云。一切璎珞云。一切妙华云。一切如来光明云。一切如来圆光云。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十》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