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灯三昧经》六 ▪第2页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人尊之所住 非诸外道地
不依禅定乐 无众生寿命
彼曾无所止 不依于禅乐
知无寿命法 恒有无愿心
善知法自性 不依诸烦恼
信乐佛胜人 曾无取着心
彼常无斗诤 观事修离行
安住正觉道 能持如来法
童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宴坐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者其心不浊。二者住不放逸。三者诸佛爱念。四者信正觉行。五者于佛智不疑。六者知恩。七者不谤正法。八者善能防禁。九者到调伏地。十者证四无碍。童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住于宴坐十种利益。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其心无浊乱 远离诸放逸
住不放逸行 宴坐之境界
为世灯明念 增长彼信乐
佛智不思议 方便无疑惑
能知诸佛恩 不诽谤正法
安住善律仪 到于调伏地
得无碍辩才 乐独处林中
舍恭敬利养 宴坐之境界
彼心不浊乱 曾无有放逸
智者常谨慎 是为寂静利
无畏常爱念 信于佛所行
于佛智不疑 是为寂静利
恒念如来恩 不诽谤正法
住律仪方便 是为寂静利
彼到调伏地 速证无碍辩
演说百千经 恒常不滞住
速摄佛菩提 护持诸佛法
降伏诸异论 广作佛菩提
菩萨于此终 往生安乐国
弥陀为说法 逮得无生忍
童子。菩萨摩诃萨。爱乐空闲有十种利。何等为十。一者省世事务。二者远离众闹。三者无有违诤。四者住无恼处。五者不增有漏。六者不起斗讼。七者安住静默。八者随顺相续解脱。九者速证解脱。十者施功而得三昧。童子。是为菩萨爱乐空闲十种利益。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成就少事务 远离众愦闹
彼成无违诤 独静空闲利
其心无嗔恼 不增长有漏
常和无诤讼 是住空闲利
安心住寂灭 常乐远离行
随顺无累智 速证解脱道
处林习禅定 弃舍众闹过
不复起违诤 乐闲获是利
常厌离有为 世间无欣慕
诸漏不增长 住林有是利
不起斗诤过 心常乐寂静
善禁身口意 住空有是利
随顺于解脱 速到无障累
常住乐恬静 是住空闲利
童子。菩萨摩诃萨。乐于头陀常行乞食有十种利。何等为十。一者摧我慢幢。二者不求亲爱。三者不为名闻。四者住在圣种。五者不谄不诳不现异相又不激切。六者不自高举。七者不毁他人。八者断除爱恚。九者若入人家不为饮食而行法施。十者住头陀行有所说法为人信受。童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乐于头陀行于乞食十种利益。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彼人无我慢 不求托亲友
利衰心平等 以住头陀故
不坏于圣种 无谄亦无诳
自身不高举 亦不轻毁他
弃舍爱恚心 说法无所悕
若说人信受 是为乞食利
不求亲名利 安住圣种中
柔直不谄慢 是乐头陀利
不自誉毁他 得誉不欣喜
闻毁无恚恼 是乐头陀利
法施不为食 不求恭敬故
所言人信受 是乐头陀利
童子。菩萨摩诃萨。住如是等功德利益。在于空闲得见佛藏。得于法藏。得彼智藏。得过去未来现在智慧之藏。童子。云何得于佛藏。童子。菩萨摩诃萨。乐远离行。住于空闲获五神通。何等为五。一者天眼。二者天耳。三者能知他心。四者善知宿命。五者神通境界。是菩萨以天眼界清净过人。见于东方无量无数诸佛世尊。如是南西北方亦复如是。四维上下亦见无量无数诸佛。常得睹瞩未曾舍离。童子。是为菩萨得见佛藏。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得于法藏。童子。是佛如来有所说法。彼菩萨以天耳界清净过人悉皆得闻。是菩萨常得闻法而不远离。童子。是为菩萨得于法藏。童子。云何菩萨得于智藏。童子。以是智慧能持诸法。于一切众生大悲为首。以不痴心而为说法知彼法义。童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得于智藏。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过去未来现在智藏。童子。是菩萨如实知一切众生心行。惟自心行次第所起。观自心法以无乱想。修习方便如自心行。类他亦尔。随所见色闻声有爱无爱心皆如实知。童子。是名菩萨得过去未来现在智藏。童子。我今略说。住如是德菩萨摩诃萨得一切佛法。非诸声闻辟支佛地。何况一切外道异论。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无量劫 有佛如来大名称
号曰威德众王佛 为诸人天所供养
比丘十亿具神通 达到辩才自在岸
住头陀行心调伏 彼佛具足尔所众
有城七亿六千万 其城广长二千里
彼时世界阎浮提 最胜七宝之所成
其城殊妙甚奇丽 百园胜家而庄严
其园苑林如密云 常有种种诸花果
所生异种诸林树 庵罗阎浮芭蕉等
迦尼瞻波毕落叉 尼拘毕钵众鸟集
频伽拘翅孔雀等 鹅王舍利甚欢乐
种种异类众鸟音 臻凑游戏百园里
如提头赖胜鹉王 那罗拘蜂鹤鸟声
其身种种毛羽色 处在莲花出妙音
所有卵生诸异类 出和雅音生人乐
游行园苑自娱乐 欢乐递相命呼声
目多婆师输迦花 波利耶多拘罗婆
娑呵迦树如云布 钵头芬陀拘牟头
水中种种众异花 庄严其池甚端妙
诸杂香花共严饰 时彼园林殊可乐
时阎浮提有一王 号坚固德为人主
彼王具足五百子 调柔端正学伎能
其国丰熟甚安隐 无有诸过常胜乐
地皆布散诸香花 与彼天宫无差别
牟尼法王于彼时 宣畅如是寂灭定
说诸有道犹如梦 无有初生及终没
众生寿人不可得 一切诸法悉虚妄
譬如虚空电幻化 又如野马水中月
无有此世生灭法 亦无趣向他世者
曾所作业不失坏 三者黑白报不亡
无有断常诸行等 不集于业不住有
非自作业还自受 亦非自作他人受
无有去者亦无来 众生非有亦非无
无见取等恶见聚 亦无众生及净行
无生寂灭无相句 如来功德佛境界
是陀罗尼十力才 是佛如来胜行处
纯白净法功德聚 智德总持力最胜
神足变现势无边 六通辩才由斯起
于其自性曾无减 无行之行非法行
是法界中无所去 是行非行真法行
非音声性入自性 于趣自性无所住
无住无依自性行 远尘寂灭佛境界
定行胜定最胜定 非行自性有所住
于有自性常随顺 微细难见不动句
彼常安住而不动 住无所住住法性
不可得说住自性 是行不动住于法
以音声说非声道 音声体道是法道
无别声聚有所在 如是性行是法行
所说行音非生行 其法体性真义行
以音声说众生行 音声众生行俱无
于中文字无所入 智慧广大义亦然
是道佛赞而修行 光明法理微细行
广离尘垢智慧藏 若有能住无等等
常霔胜妙法施雨 谓第一空真义道
远尘清净第一句 寂灭胜寂离垢染
无分别取及戏论 是佛所说寂灭句
非初非中非后住 非有非无非方所
已知如是自性行 是无等法佛所说
坚固德王尔时闻 两足世尊说是定
与八十亿那由众 欢喜信敬诣佛所
时王顶礼人中雄 以大信心恭敬佛
受教退住在一面 瞻仰敬心合指掌
佛知彼王淳净行 根识自在到彼岸
世尊应其心乐欲 为说如是胜三昧
是王闻说第一义 广发欢善圣信乐
弃舍一切四天下 离五欲乐而出家
彼王因是出家已 于佛决定深爱乐
时阎浮提一切人 咸皆舍欲而出家
比丘及尼乐习定 如来徒众广无量
粳粮自然从地出 诸天悉来而给侍
袈裟法服从树生 无垢清净甚可爱
割截缝治依量法 彼佛功德威力故
童子汝当观彼王 舍家出家弃天下
观彼三界如机关 为求广大菩提乐
当于来世法末时 不能舍彼贫贱家
杻械枷锁困苦者 于此胜法不生信
虽被枷系杖策罚 骂詈毁辱百千种
王力多迫悉能忍 困苦贫极不舍家
资财乏少寿短促 徒劳辛苦无福报
愚痴不学诸伎能 是人常居凡俗地
迫胁无义顽暴恶 贪惜自富夺人财
调戏笑弄毁善人 自称已发菩提心
爱他人妻夺资产 悭嫉狡猾多纵逸
离悲愍心趣恶道 亦自称言我作佛
见他苦恼生欣悦 破戒暴虐怀恶心
不念恩报破坏他 大德为我说法行
闻他说彼菩提行 反于其人生嗔恚
若见法师少过失 增长加说百千种
童子汝今闻我说 于此人辈勿亲近
若欲求证菩提道 乃至梦中莫往返
头陀行中无量德 于无边劫而演说
于如是德不安住 终不能得胜菩提
其心清净恒善语 戒净心柔言美妙
诸尊长所常净心 不久便得是三昧
不从我慢生秽恶 其心清净恒成就
弃舍憍恣及嗔怒 能得如是胜三昧
常念诸佛功德聚 皮肤金色无量德
佛身诸相自庄严 如秋夜静众星列
胜盖幢幡及帐幕 涂香末香并花鬘
众胜供养无等像 不久能得此三昧
栴檀沉水及末香 胜苏油灯无量种
持供恒沙佛塔庙 不久便得是三昧
琵琶箜篌鼓妙音 箫笛铙吹及钻叹
种种美音百千万 供养离恶最胜尊
造作无量佛形像 众宝善巧而雕饰
姝妙端正最胜上 不久便得是三昧
常处林薮乐寂静 弃舍聚落离着心
乐独无二犹如剑 不久便得是三昧
我作法王汝为子 随顺学我三昧行
我昔得彼大名称 其名号曰坚固王
我本供养无量佛 恒愿护持清净戒
于十力所起恭敬 为求如是胜定故
我于本昔弃妻子 舍头手足及眼耳
未曾起彼下劣心 为求胜寂三昧故
象马车步无量种 珍宝宅舍一切施
其心初无有悔恨 为求如是胜定故
奴婢财谷过百数 种种衣服及饮食
充满一切来求者 为求如是胜定故
摩尼真珠胜金银 琉璃金刚钱贝玉
所有一切悉能舍 为求如是胜定故
我舍珍宝严身具 璎珞臂印师子绦
天冠宝网过百种 为求如是胜定故
微妙上胜多百亿 我时欢喜而施与
劫贝钵咄独拘罗 为求如是胜三昧
昔见贫穷及系闭 名役力求不获苦
我于彼所能广施 为求如是胜三昧
象马牛羊白屋宇 园苑车乘宝庄严
我施百千贫乞者 为求如是胜三昧
亿那由他林园苑 众宝庄严而施与
施时欢喜起悲心 为求如是胜定故
王都城邑及聚落 种种土地悉皆舍
…
《月灯三昧经六》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