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四十四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一七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弥絺罗国庵罗园中
时。有婆四吒婆罗门尼。有六子相续命终。念子发狂。裸形被发。随路而走。至弥絺罗庵罗园中
尔时。世尊无量大众围绕说法。婆四吒婆罗门尼遥见世尊。见已。即得本心。惭愧羞耻。敛身蹲坐
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取汝郁多罗僧与彼婆四吒婆罗门尼。令着听法。尊者阿难即受佛教。取衣令着
时。婆罗门尼得衣着已。至于佛前。稽首礼佛。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为其说法。示教照喜已。如佛常法。说法次第。乃至信心清净。受三自归。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彼婆四吒优婆夷于后时。第七子忽复命终。彼优婆夷都不啼哭忧悲恼苦。时。婆四吒优婆夷夫说偈而告婆四吒优婆夷言
先诸子命终 念子生忧苦
昼夜不饮食 乃至发狂乱
今丧弟七子 而不生忧苦
婆四吒优婆夷即复说偈答其夫言
儿孙有千数 因缘和合生
长夜迁过去 我与君亦然
子孙及宗族 其数无限量
彼彼所生处 更互相残食
若知生要者 何足生忧苦
我已知出离 生死存亡相
不复生忧苦 入佛正教故
时。婆四吒优婆夷夫说偈叹曰
未曾所闻法 而今闻汝说
何处闻说法 不念子忧悲
婆四吒优婆夷说偈答言
今日等正觉 在弥絺罗国
庵罗树园中 永离一切苦
演说一切苦 苦习苦寂灭
贤圣八正道 安隐趣涅槃
则是我大师 深乐其正教
我已知正法 能开子忧苦
其夫婆罗门复说偈言
我今亦当往 弥絺庵罗园
彼世尊亦当 开我子忧苦
优婆夷复说偈言
当观等正觉 柔软金色身
不调者能调 广度海流人
尔时。婆罗门即严驾乘于马车。诣弥絺罗庵罗园。遥见世尊。转增信乐。诣大师前
彼时。大师即为说偈。开其法眼。苦.习.灭.道。正向涅槃。彼即见法。成无间等。既知法已。请求出家
时。婆罗门即得出家。独静思惟。乃至得阿罗汉。世尊记说。于第三夜。逮得三明。得三明已。佛即告之。命遣御者乘车还家。告婆四吒优婆夷。令发随喜。语言。婆罗门往见世尊。得净信心。奉事大师。即为说法。为开法眼。见苦圣谛.苦集.苦灭.贤圣八道。安趣涅槃。成无间等。既知法已。即求出家。世尊记说。于第三夜。具足三明
时。彼御者奉教疾还。时。婆四吒优婆夷遥见御者空车而还。即遥问言。婆罗门为见佛不。佛为说法。开示法眼。见圣谛不
御者白言。婆罗门已见世尊。得净信心。奉事大师。为开法眼。说四圣谛。成无间等。既知法已。即求出家。专精思惟。世尊记说。于第三夜。具足三明
时。优婆夷心即随喜。语御者言。车马属汝。加复赐汝金钱一千。已汝传信言。婆罗门宿阇谛。已得三明。令我欢喜故
御者白言。我今何用车马金钱为。车马金钱还优婆夷。我今当还婆罗门所。随彼出家
优婆夷言。汝意如此。便可速还。不久亦当如彼所得。具足三明。随后出家
御者白言。如是。优婆夷。如彼出家。我亦当然
优婆夷言。汝父出家。汝随出家。我今不久亦当随去。如空野大龙。乘虚而游。其余诸龙.龙子.龙女悉皆随去。我亦如是。执持衣钵。易养易满。御者白言。优婆夷。若如是者。所愿必果。不久当见优婆夷少欲知足。执持衣钵。人所弃者。乞受而食。剃发染衣。于阴.界.入断除爱欲。离贪系缚。尽诸有漏
彼婆罗门及其御者.婆四吒优婆夷.优婆夷女孙陀槃梨。悉皆出家。究竟苦边
(一一七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毗舍离国大林精舍
时。有毗梨耶婆罗豆婆遮婆罗门。晨朝买牛。未偿其价。即日失牛。六日不见
时。婆罗门为觅牛故。至大林精舍。遥见世尊坐一树下。仪容挺特。诸根清净。其心寂默。成就止观。其身金色。光明焰照。见已。即诣其前。而说偈言
云何无所求 空寂在于此
独一处空闲 而得心所乐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若失若复得 于我心不乱
婆罗门当知 莫谓彼如我
心计于得失 其心不自在
时。婆罗门复说偈言
最胜梵志处 如比丘所说
我今当自说 真实语谛听
沙门今定非 晨朝失牛者
六日求不得 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非 种殖胡麻田
虑其草荒没 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非 种稻田乏水
畏叶枯便死 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 寡女有七人
悉养孤遗子 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 七不爱念子
放逸多负债 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 债主守其门
求索长息财 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 七领重卧具
忧勤择诸虫 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 赤眼黄发妇
昼夜闻恶声 是故安乐住
沙门今定无 空仓群鼠戏
常忧其羸乏 是故安乐住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我今日定不 晨朝失其牛
六日求不得 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 种殖胡麻田
常恐其荒没 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 种稻田乏水
畏叶便枯死 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 寡女有七人
悉养孤遗子 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 七不爱念子
放逸多负债 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 债主守其门
求索长息财 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 七领重卧具
忧勤择诸虫 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 黄头赤眼妇
昼夜闻恶声 是故安乐住
我今日定无 空仓群鼠戏
常忧其羸乏 是故安乐住
不舍念不念 众生安乐住
断欲离恩爱 而得安乐住
尔时。世尊为精进婆罗豆婆遮婆罗门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如佛常法。次第说法。布施.持戒。乃至于正法中。心得无畏。即从座起。合掌白佛。我今得于正法.律出家学道。成比丘分。修梵行不
佛告婆罗门。汝今可得于正法.律出家.受具足。修诸梵行。乃至得阿罗汉。心善解脱
尔时。精进婆罗豆婆遮婆罗门得阿罗汉。缘自觉知。得解脱乐。而说偈言
我今甚欣乐 大仙法之上
得离贪欲乐 不生见于佛
(一一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娑罗树林婆罗门聚落。尔时。世尊晨朝着衣持钵。入婆罗门聚落乞食。有非时云起
尔时。世尊作是念。我今当往婆罗门聚落婆罗长者大会堂中。作是念已。即往向彼大会堂所
时。婆罗门长者悉集堂上。遥见世尊。共相谓言彼剃头沙门竟知何法
尔时。世尊告彼婆罗聚落婆罗门长者言。诸婆罗门有知法者。有不知者。刹利长者亦有知法者。有不知法者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非朋欲胜朋 王不伏难伏
妻不求胜夫 无子不恭父
无会无智者 无智不法言
贪恚痴悉断 是则名智者
时。彼婆罗门长者白佛言。善士瞿昙。善士夫可入此堂。就座而坐。世尊坐已。即白言。瞿昙说法。我等乐听
尔时。世尊为彼大会婆罗门长者种种说法。示教照喜已。复说偈言
愚智群聚会 非说孰知明
能说寂静道 因说智则辩
说者显正法 建立大仙幢
善说为仙幢 法为罗汉幢
尔时。世尊为婆罗聚落婆罗门长者建立正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从座起而去
(一一八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浮梨聚落。住天作婆罗门庵罗园中。尊者优波摩为侍者
尔时。世尊患背痛。告尊者优婆摩。汝举衣钵已。往至天作婆罗门舍
时。天作婆罗门处于中堂。令梳头者理剃须发。见尊者优波摩于外门住。见已。即说偈言
何等剃须发 身着僧迦梨
住于彼门外 为欲何所求
尊者优波摩说偈答言
罗汉世善逝 所患背风疾
颇有安乐水 疗牟尼疾不
时。天作婆罗门以满钵酥.一瓶油.一瓶石蜜。使人担持。并持暖水。随尊者优波摩诣世尊所。以涂其体。暖水洗之。酥蜜作饮。世尊背疾即得安隐
时。天作婆罗门晨朝早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何言婆罗门 施何得大果
何等为时施 云何净福田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得宿命智 见天定趣生
得尽诸有漏 牟尼起三明
善知心解脱 解脱一切贪
说名婆罗门 施彼得大果
施彼为时施 随所欲福田
时。天作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一八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于一夜时。住止娑罗林中
时。有一婆罗门。去娑罗林不远。营作田业。晨朝起作。至娑罗林中。遥见世尊坐一树下。仪容端正。诸根清净。其心寂定。具足成就第一止观。其身金色。光明彻照。见已。往诣其所。白言。瞿昙。我近在此经营事业。故乐此林。瞿昙于此有何事业。乐此林中。复说偈言
比丘于此林 为何事业故
独一守空闲 乐于此林中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无事于此林 林根久已断
于林离林脱 禅思不乐断
时。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一八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夜宿一娑罗林中
时。有一婆罗门。近彼林侧。与五百年少婆罗门共。彼婆罗门常称叹钦想。欲见世尊。何时游于此林。我因得见遇。问所疑。颇有闲暇为我记说
时。彼婆罗门年少弟子为采薪故。入于林中。遥见世尊坐一树下。仪容端正。诸根寂静。其心寂定。形若金山。光明彻照。见已。作是念。我和上婆罗门常称叹钦仰。欲见瞿昙。问其所疑。今此沙门瞿昙到此林中。我当疾往白和上令知。即持薪束。疾还学堂。舍薪束已。诣和上所。白言。和上当知。和上由来常所称叹钦仰欲见沙门瞿昙。脱到此林。当问所疑。今日瞿昙已到此林。和上知时
时。婆罗门即诣世尊所。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而说偈言
独入此恐怖 深邃丛林中
坚住不倾动 善修正勤法
无歌舞音乐 寂默住空闲
我所未曾见 独乐深林者
欲求于世间 自在增上主
为三十三天 天上自在乐
何故深林中 苦行自枯槁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若欲种种求 诸界多种着
彼一切皆是 愚痴之根本
如是一切求 我久悉已…
《杂阿含经四十四》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