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

「经集部」经文624卷15页码:P0348
后汉 支娄迦谶译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上 ▪第2页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续本经文上一页灭(一)。悉晓了诸法如幻(二)。以慧为力(三)。不自贡高而得度(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深入慧。何谓四事。知欲而不断欲。不中道取证(一)。知生死以沤和拘舍罗而在中(二)。所见悉知其政道非政道。亦不舍所见(三)。知无黠而亲近十二因缘(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于罗汉辟支佛一切人。以法而示现不于中有所悕望。何谓四事。视诸三昧知若如幻(一)。晓了诸法而严饰(二)。以旬自娱乐所作审谛(三)。其心自知譬若如幻(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离生死亦不般泥洹。何谓四事。念诸佛故(一)。其心而等哀(二)。用沤和拘舍罗故(三)。不忘本发心之愿(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而知一切人不离于法身。何谓四事。视一切人皆自然。诸人入法身亦自然(一)。知一切人而自然(二)。人自然慧自然而不疑(三)。人自然泥洹自然而得忍(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亦不离本。于无本而见。何谓四事。常念泥洹欲具足佛法。其意而遍知(一)。以身现遮迦越罗梵释。于其中现功德。令会者因是法(二)。以身现不肖。令劣者得作功德(三)。其有所求者则施与以身。于尊贵现于极豪而往率化(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持想入无想。何谓四事。生死无常其心净(一)。从本已苦今已慧得(二)。视一切诸法无我(三)。泥洹寂(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离诸见法。何谓四事。清净(一)。于慧眼无所不见(二)。佛眼者悉在前立(三)。已度诸法印阿惟颜(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自在决诸疑。何谓四事。所欲无覆蔽(一)。入诸谛慧(二)。无所不覆(三)。不离诸陀邻尼(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而随习俗无所著。何谓四事。尽知世事(一)。便能度一切人(二)。已离憎爱(三)。以净于本无所沾污(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而住法。何谓四事。其心自在(一)。其慧亦自在(二)。其智亦自在(三)。沤和拘舍罗而自在(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何谓四事。不离怛萨阿竭(一)。为一切赞叹佛形容(二)。教照人令发心为菩萨(三)。常念于佛(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寂而知诸法。何谓四事。以道尽知俗事(一)。一切晓了诸慧(二)。于所闻无有疑而得法忍(三)。不念有是无是。不随俗人有所作为(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而为师无所贪。何谓四事。为一切人作因缘(一)。其心质朴而无谀谄(二)。舍身之安而忧他人(三)。所求慧不用身故但为一切(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为一切作护。何谓四事。自舍身而忧他人(一)。悉舍诸乐以法自乐(二)。所闻不以为解(三)。以法而自长养(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当成轮转。何谓四事。逮得陀邻尼。逮得自恣所欲(一)。而无尽灭(二)。自入其心于内晓了诸法(三)。尽解他人(四)。是为四事。复有四事。乃至阿惟颜。何谓四事。已度于生死。不离于菩萨(一)。便得无所从生法乐忍故。受生死用不离法故(二)。已得阿惟致印(三)。已今得怛萨阿竭印(四)。今到十道地。以到十道地。从次第悉晓了。是为四事。佛说菩萨四事经时。三千大千刹土六反震动。其光明无所不明。诸天飞在其上。以亿百千种妓乐。而娱乐供养佛。雨于天华。皆言。善哉善哉。佛从无数劫所行。今皆闻之。其在会者其闻是法。从本已作功德。闻已便讽诵持。复为一切人广说。其心未曾忘。菩萨如是辈人所作。亦当如佛。吾等已得是利。所以者何。逮闻是法。尔时诸天及人八万四千。皆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提心。万二千菩萨。皆得无所从生法乐忍。提无离菩萨问佛。从怛萨阿竭般泥洹已后。其有闻是经者。讽诵赞供事。当得几法功德。佛言。当得八法功德。其信无有异于菩萨而坚住(一)。其身施人于功德。而令增益于一切人。其心无所恨(二)。住于无极大哀教照一切(三)。以法故学问不厌足。若海不厌众流(四)。欲护诸法(五)。以法功德而自长养。虽身而死后还倍好(六)。入诸福功德具足本愿。为诸佛所拥护(七)。降伏众魔以离恐惧(八)。菩萨以是八事。佛般泥洹已后。便逮得功德法。尔时三千大千刹土。地为六反震动。悉平如掌。诸山陵海水陂渠沟坑。悉见如地其在水中。谓为如故。以百岁枯木诸树。皆生若干种叶。其叶者在佛方面。皆倾枝向之。其余好树亦复如是。地为生莲华大如车轮。其色无数。其光明悉开辟三千大千之刹土。从下视上。了无所见。但闻妓乐其音甚好。尔时从冰山香山。其香到是无所不遍。其华从是山出。乃来雨佛上。遍其地没人踝。佛所坐树其树亦出华。亦闻妓乐音若如天乐。其佛上便有三十万里珍宝华盖。而覆盖座盖间而有珍宝铃。周匝其边。悉皆垂珠。从其垂珠间。其音声悉遍三千大千之刹土。舍利弗前长跪问佛。是何本之瑞应乃有是现。佛谓舍利弗。有王名曰伅真陀罗。从名香山。与诸伅真陀罗无央数千。与犍陀罗无央数千。与诸天无央数千。而俱来说是瑞应。言适未竟便见伅真陀罗与八万四千伎人俱来。及无央数人。其华从上堕。譬若天雨从上悉下。与诸俱来者。头面着地为佛作礼。绕佛三匝皆在前住。伅真陀罗王。便以手持琉璃之琴。所以者何。是本之愿。面面各四万二千伎乐。伅真陀罗在其中央。同时鼓琴。其声悉遍三千大千之刹土。诸欲天子所有伎乐。应时其音不与是声而等。所以者何。其音悉覆即令不如诸欲天子诸色天子。皆悉到佛所。鼓是音时三千大千之刹土。应时诸树。名大山冰山王摩诃目邻。皆悉[(尸@言)*令][(尸@言)*令]摇。譬若如舞一切低昂皆向佛。譬若如人之作礼。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一一尊。比丘及新发意菩萨。其在会者。诸天龙鬼神一切。自于坐皆踊跃。[山*叵]峨其身而欲起舞。提无离菩萨问。尊声闻已离诸欲。悉得八惟务禅。尽见四谛。何缘复舞。诸尊声闻答言。吾等不得自在用是琴声。于坐不能忍其音。亦不能制其心令坚住。提无离菩萨问摩诃迦叶言。仁者年尊而知厌足。自守如戒。为诸天及人之所敬爱。云何不能自制身舞。若如小儿。摩诃迦叶言。譬若随蓝风一起时。诸树名大树而不能自制。所以者何。其身不堪伅真陀罗王琴声。譬若如随蓝风起时。以是故吾等而不能自制。今乃知上人之所作。其功德不可当。诸声闻之所有。今悉为是音而覆蔽。提无离菩萨复谓摩诃迦叶。观诸阿惟越致所作为。闻是琴声而无动者。其有智人。闻是奈何。而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诸声闻之所有威神之力。皆悉为琴声而所覆蔽。是音不能动摇诸摩诃衍。伅真陀罗王。所有伎乐八万四千音声。皆悉佛威神之所接。亦伅真陀罗。本愿福之所致。诸所音乐声。莫不闻其声。皆言。诸法等而悉脱。下中上悉净。而亦空无有异。一切诸人计。无有人已。过去当来今现在亦尔。但闻其音了无所有。其法者一切人声亦复如是。一切刹等刹。所已故等而无刹故(二)。其明无所有。等而称其刹者。无有生者。亦无长大者。是故空无有识而自然。诸所有无所有是自然(三)。亦不可得外行。亦不可得内行。其慧而本异法。而字法亦无所有。其名亦尔(四)。其知名色无所有。其行无著已。过去安无有极(五)。已从闻法本。尽坏无所有。亦无所至。亦无所住(六)。其所计但有字。但字尽知。字法而等不校别(七)。心所持等持故无所有。其本转而不相知。心所思亦无所生。其知是慧便入法(八)。其根根已等断前与后法这等其知等于三世。其慧便入无央数(九)。凡人为色名之所系。是者凡之所作。从本至本。从生至老无有已。已知因缘不复灭。其言有我有人。是与本而反(十)。我所住等无所住。诸法亦无所住。其知住无所住。是为欢喜闻信(十一)。譬若雨而有电。是上之自然。一切诸法我故曰自然(二)。我与人自然空。已知是者便入陀邻尼印。诸所脱门户而悉知。相等相故(三)。无有相法者。无有空故。无悕望用字故。故与法别。便有上中下(四)。其字者不自知而别用。不可见故。其心已本来故。而有本者续故。已知诸法无所有。已为断本际故(五)。已断本际。为一切而有行。已知本际等。是则为慈哀(六)。已净于慈。便等于苦乐。亦不喜亦不忧。所已者是为上人。已入本故。法学者寂而寂。若说若不说。无所增减法者。所以故寂而无悕望(七)。空中之声而不可获。但可闻无所说。若所说若所闻皆不诚。闻是音时。八千菩萨。悉得无所从生法乐忍。提无离菩萨问佛。是叹声从所出。佛语若问伅真陀罗王悉自为。若说之应时受言。便问伅真陀罗是叹声所从出。则答言。从一切人声从彼出。复问。一切人声。从所出从空出。提无离菩萨则言。伅真陀罗。一切人声不从意出。伅真陀罗复问提无离菩萨。是声当从身出为从心出。提无离言。亦不从身出。亦不从心出。何以故。其身不常住故。譬若草不常生。若墙壁不常而住。会有僻时其心无有形。亦不可见。亦不可闻。亦不可听。譬若如幻。伅真陀罗复问提无离。若无有身无心。是声何从得出。则答言。一切从念自然而有声。如仁说。声从念便有。今我叹声因空而出。所已故诸声不离空故。伅真陀罗则言。如仁欲知声者。皆因空自然有声。但闻音而不可见。即时灭。其灭者亦空。故曰自然。诸法所以等者。如空等故。其有所说。无所说亦等。所以者空等故。一切诸法。但可闻不可见。其所闻法。于闻不见其法。如法声不见。是声亦于法不现。诸法不可觉。所以闻者。已沤和拘舍罗故而可闻。则亦无所闻。已沤和拘舍罗知。便于法无所悕望。无所悕望者。是固要是固力。不复羸便坚强。无有能断。无有能断者无有生。无有生者无所属。无所属者便已轻。已轻者便净洁。已净者便无垢。已无法甚明甚朗。甚明者是心本。心本者为过。其过者知过已。已过者便无有想。已过诸想其处转上。转上者是菩萨忍。已得忍者无所不忍。亦忍空亦忍人。何以故。空亦不离人。何所是空人则…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上》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