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记》

「律疏部·论疏部」经文1821卷41页码:P0001
唐 普光述

  《俱舍论记》九 ▪第2页

  沙门释光述

  ..续本经文上一页如变乳成酪。变水成虫。还约相续道说言乳即成酪。水即成虫。若横望而言。酪之与虫非即乳.水。此即叙初问意。第二问意。为业别生中有后念根依家大种。依精血住。能成生有初念根依。不由前念精血大种成后根依

  有言精血至增羯吒私者。答。有二师。此即初师。此师意说精血大种即成根依。谓前念无根精血大种。与中有俱灭。引后生有初念有根大种无间续生 彼计生有初念根依大种。用中有后位精血大种为同类因无间引起。如种因灭芽果续生。由揽精血大种成根依故。初位得羯剌蓝名。经云不净生羯剌蓝证知精血大种即成根依。又经云初受生时执受血滴成身。故知精血大种即成根依 羯吒私者。此名贪爱。亦名血镬

  有余师言至无相违失者。第二师解。由业力故别生根依大种。是中有末身根大种为同类因。引起生有初念根依大种。此中有末身根大种依精血住。精血即是大种同时精血。依彼不净为缘住故。寄喻来况。如依弃粪别有虫生。若不依彼不净为缘。无力能生生有根依。如种生芽必依地等。经云父母不净生羯剌蓝者。不净聚中根依大种生羯剌蓝。故与彼经无相违失。正理论意评取此论后师。破此论前师云。彼执生有色法生时非中有色相续而起。与芽从种道理相违。无情与情为种引起不应道理。相续异故。有情.无情二色俱灭后情色起。无情为因情不为因言非应理

  如是且说至今次当说者。结前生下

  若湿生者至处有净秽者。明湿.化二生。如文可知

  岂于地狱亦生爱染者。难。化生染处故生

  由心倒故至投身于彼者。答文可知

  先旧诸师至驰往赴彼者。经部先旧诸师。或说一切有部先旧诸师。由见先造感彼地狱业时。共游猎等己身伴类驰往赴彼

  又天中有至乐寂修苦行者。此明中有行相。且约人中死者生诸趣说。若约余处中有受生行相不定。且如色究竟天生四天王天中无妨头下足上。如从下地狱生上地狱无妨头上足下。故婆沙七十云。且依人中命终者说。若地狱死还生地狱。不必头下足上而行。若天中死还生天趣。不必足下头上而行。若地狱死生于人趣应首上升。若天中死生于人趣应头归下。鬼及傍生二趣中有。随所往处如应当知。此是婆沙正义。应知人.鬼.傍生各自往趣中有行相。还如人等傍行驰赴。如鸟飞空如尽飞仙

  前说倒心至皆定尔耶者。此下十一明入胎。牒前问起

  不尔经言入胎有四者。答

  其四者何者。征

  颂曰至如次四余生者。答。初颂明四种入胎三时差别。后颂约人释四

  论曰至故逆说四者。释前三句。若修福智能有正知。不修福智不能正知。若依经次第从劣向胜。三时不知应第一说。余三次第如此论。顺结颂法恐有犯声。故逆说第一为第四。故婆沙一百七十二说三时不知为第一 余如此论次第 又解凡诸颂中作四句法。两单在初。俱是第三。俱非第四。以三时俱不知义当俱非句。故逆说第一为第四 又解依经次第。一三时不知。二三时知。三二时知。四一时知。恐有犯声顺结颂法故逆说四种

  诸卵生者至皆恒无知者。释第四句。明卵生三位不知

  如何卵生至言入胎藏者。问。应言入卵如何入胎

  以卵生者至入胎无失者。答。入胎从初名说。卵生据当以论。如言造作有为。造作是现业。有为是当果。现造业时言当果者从当名说。正煮米时言煮饭者从当名说。正磨麦时言磨麨者。亦从者问当说。故说卵生入胎无失

  云何三位正不正知者。问

  且诸有情至不正知者者。此下答。此显不正知

  若于三位至自知住出者。此明正知。无颠倒想知入.住.出故名正知。显宗十三云。岂不续有定是染心。何容正知入母胎藏。正知.正念说根律仪。夫根律仪决应是善。无斯过失。一切正知皆善性摄非所许故。异此应无正知妄语。或入胎位。据相续说。非唯正结生有刹那。于此位中善多染少。从多分故说为正知。或令于彼发起恭敬于不迷乱立正知名。谓如实知此是我父此是我母。故名正知。云何第三后有菩萨于感果等皆明了知。而入胎时有如是事。无始串习率尔起心斯有何过。或唯发起亲爱染心无非法爱(解云第一如境知故。第二从多分说。第三不迷乱故名正知)又婆沙七十云。诸有情类多起如是颠倒想已而入母胎。唯除菩萨将入胎时。于父父想。于母母想。虽能正知而于其母起亲附爱。乘斯爱力便入母胎 又婆沙一百七十二说菩萨正知中云。便于父母等生亲爱由此结生 婆沙前文言而于其母起亲附爱者。从强多分说

  又别显示至以当名显者。释第五.第六句。将入胎时在中有位非轮王等。言轮王等从当名说

  何缘如是三品不同者。问

  由业智俱至胜福智故者。释第七句及如次。可知。除前三种至合成第四者。释四余生三时不知。又婆沙一百七十二云。有说第四入胎谓菩萨。第三入胎谓独觉。第二入胎谓轮王。第一入胎谓余有情。有说第四入胎谓菩萨。第三入胎谓独觉。第二入胎谓波罗蜜多声闻。第一入胎谓余有情。有说第四入胎谓菩萨。第三入胎谓独觉。第二入胎谓预流.一来。第一入胎谓余有情。如彼广说

  又云。复次此四种入胎皆谓菩萨。于中有说第四入胎是第三阿僧祇耶菩萨。第三入胎是第二阿僧祇菩萨。第二入胎是初阿僧企耶菩萨。第一入胎是此前菩萨。更有说非是正义。评家自破如彼广说

  此中外道至有我义成者。此下大文第二遮外计。此即先叙执我者计。即是胜论.数论等

  今为遮彼至故有轮无初者。此即正遮。前颂明无有我但由惑业而得入胎。后颂显相续不断有轮无初

  论曰至我为何相者。论主征问

  能舍此蕴能续余蕴者。执我者答。我能舍此蕴。我能续余蕴

  内用士夫至唯除法假者。论主破。内用士夫我此定非有。如色等有体现量可知。如眼等有用比量可知。不可得故。于圣教中世尊复云。有业有异熟。作者实我不可得故。谓能舍此前蕴及能续余后蕴。但是法假。此之法假非所遮遣

  法假谓何者。执我者问

  依此有彼至广说缘起者。答。依此因有彼果有。此因生故彼果生。广说十二缘起。今明舍此往余即是因果前后相续。即于此法假名作者无别作者。故正理二十五云。为显因果相续诸行。即是作者故复说言。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

  若尔何等我非所遮者。执我者问

  唯有诸蕴至非所遮遣者。答。于蕴假立我非所遮遣

  若尔应许至转至余世者。执我者难。应许蕴常从此前世转至余后世

  蕴刹那灭至入胎义成者。蕴刹那灭于转无能。由惑.业力中有入胎

  如业所引至次第增长者。如业所引诸蕴相续。复由惑.业转趣余世 谓非一切已下别显。诸蕴非皆长短量齐引寿业因有差别故随能引业增微次第增长

  云何次第者。问

  如圣说言至形相满位者。答。此明胎内五时次第生长 羯剌蓝。此云和合。或云杂秽。或云凝滑 頞部昙。此云疱 闭尸。此云血肉 健南。此云坚肉 盋罗奢佉此云支节后发毛爪等乃至色根形相满位总名第五位 若依正量部发等已去为第六位。此胎中子处胎之时。如箭入身损害其母故名胎中箭

  由业所起至剧苦难任者。由风力故转胎中箭。足上头下令趣产门。如经粪团过量閟涩。从此胎中向下转随。由逼迫故剧苦难任 或可。从此产门出后转堕草等剧苦难任

  其母或时至所趣难了者明未出胎有难而死。其母或时行.住.坐.卧威仪过分。或时饮食冷.热过分。或时执作事业过分。或由其子宿罪业力死于胎中。乃至分解支节牵出于外。然此胎子乘宿所为顺后受业。于三界.五趣所趣难了。准此文中有但能造顺现满业。顺生。顺后若满若生皆不能造。故言顺后受业 晱末黎。是草名。其汁滑。或是树名

  或复无难至细粗饮食者。明无难出胎 如刀.如灰粗涩两手 清苏。谓醍醐也。余文可知

  次第转增至旋环无始者。至根熟位复起惑.业中有相续更趣余世。如是今身惑.业为因故后世生。后世生复为因起于惑.业。从此惑.业更复有生。故知有轮旋环无始 或可。如是前身惑.业为因故今世生。今世生复为因起于惑.业。从此惑.业更复有生。故知有轮旋环无始

  若执有始至芽必不生者。有外道计。或化地部计。初念法不从因生。第二念已去方从因生。彼计有始。后位应不从因生。以是生故犹如初位。初位应从因生。以是生故。犹如后位。若初.后位皆无因生便违现量。现见芽等因种等生。随其所应由何方处由何时节俱决定故。又由火等为因。熟变等果生。由此定无无因起法常因论如前已遣。是故生死决定无初。然有后边。由惑.业因尽故。生果必依惑.业因故。若惑.业因灭坏之时生果必亡。理定应尔。如种因灭坏芽等果必不生

  如是蕴相续至中八据圆满者。此下第八明十二缘起。就中。一广明十二。二略摄喻显 就广明中。一总辨。二别明。就总辨中。一总判支位。二别显体性。三明本说意。四以略摄广。五遣通疑难。六会释经文。此即第一总判支位。牒前标宗

  论曰至及现三生者。明十二三际

  云何十二支于三际建立者。问

  谓前后际至八在中际者。答可知

  此中际八至皆具有不者。问。中八皆具不

  非皆具有者。答不具

  若尔何故说有八支者。难

  据圆满者至乃至广说者。释。说有八支据圆满者具历八位。非诸中夭。以或在名色支命终唯历二位。乃至或在取支命终但历七位。及色界无名色支。以彼化生诸根必具。无色界无名色六处支。以无色故

  但据欲界具八支者。引经证欲界具有八支。经言识若不入胎名色得增长广大不。不也。世尊乃至广说八支 既言入胎明知据欲。彼经具说。明据圆满 问若上界不具十二。即与婆沙评家相违。如婆沙二十三云。问此经中说名色缘六处。应不遍说四生有情。谓胎卵生诸根渐起可说名色缘六处。化生有情诸根顿起。云何可说名色缘六处。但应说识缘生六处。有作是说此经但说欲界.三生。不说上界化生。亦无有失。应作是说此经通说三界四生。谓化生者初受生时虽具诸根而未猛利。后渐增长方得猛利。未猛利时初刹那顷名识。第二刹那以后名名色支。…

《俱舍论记九》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