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记》

「律疏部·论疏部」经文1821卷41页码:P0001
唐 普光述

  《俱舍论记》九

  沙门释光述

  分别世品第三之二

  当往何趣至形状如何者。此下第三诸门分别。总有十一门。此即第一明其形状问。随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状如何。与所趣生为同。为别 或可。分为两问。当往何趣。是一问。所起中有形状如何。是第二问 或可。中有当往何趣用何业感。为一问。所起以下。为第二问

  颂曰至居生刹那后者。上两句正答。下两句明所似体 或可。初句。答初问。第二句。答第二问。下两句如前释

  论曰至当本有形者。释初两句。中生二有虽满业别牵引业同。业感所往亦招能往名一业引。由业同故。故此中有形似本有。如印.所印文像不殊 或可。中.生由同一业所引起。故所感中有应生天趣等当往天等 或彼中有同生有业感。此释初句

  即由此义故此中有若往彼趣。即如前趣当本有形。释第二句

  若尔于一至焚烧母腹者。难。中有若如本有形者。于一狗等腹中。容有五子俱时命终各生一趣。五趣中有一时顿起。既有地狱中有现前。应如本有同受于苦。如何不能焚烧母腹

  彼居本有至业所遮故者。答。地狱本有亦不恒烧。如暂游彼十六增时而不被烧。况在中有。或如等活暂遇凉风。或称等活暂时歇息亦不恒烧 设许能烧。如母眼不见。亦不可触。以中有身极微细故。火亦应尔。诸趣中有虽居一腹微细义同。非互触烧。业所遮故。准此。母腹亦不被烧。业所遮故

  欲中有量至而根明利者。上言似本此言显总。今别显形。欲界中有量虽如小儿年五.六岁而根明利。若应生人趣如五.六岁。余趣准知。恐疑身小何能起惑。而根明利能于父母生其爱.恚。又正理二十四云。有余师说。欲界中有皆如本有盛年时量

  菩萨中有至四大洲等者。别显菩萨中有量大 俱[月*互]数名。如下当知

  若尔何故至来入已右胁者。难。若如盛年何故母见白象

  此吉瑞相至非如所见者。答。梦见白象此表吉瑞先相。非关中有。菩萨九十一劫以来久舍傍生趣故。复引讫栗枳王梦见十事。皆表先兆 讫栗枳此云作事。是迦叶波佛父。夜梦十事旦白迦叶佛。佛答言。此表当来释迦遗法弟子之先兆也 王梦见有一大象被闭室中更无门户唯有小窓。其象方便投身得出。尾犹碍窓不能出者。此表释迦遗法弟子。能舍父.母.妻.子出家修道。而于其中犹怀名利。不能舍离如尾碍窓 王梦见有一渴人求觅水饮。便有一井具八功德。随逐其人不敢饮者。此表释迦遗法弟子。诸道俗等不肯学法。有知法者为名利故随彼为说而犹不学 王梦见以一升真珠博一升麨者。此喻释迦遗法弟子为求名利故以佛正法为他人说希彼财物 王梦见栴檀博凡木者。表释迦遗法弟子。以内正法博外书典 王梦见有妙园林华菓茂盛狂贼毁坏无有余者。此表释迦遗法弟子。磨灭如来正法苑也 王梦见有诸小象驱一大象令出群者。表释迦遗法弟子。诸恶朋傥破戒苾刍摈斥持戒有德苾刍令出众外 王梦见有一猕猴身涂粪秽汤突己众见皆避者。表释迦遗法弟子。诸破戒人以诸恶事诽谤好人见皆远避 王梦见有一猕猴实无有德众共扶捧海水灌顶立为王者。表释迦遗法弟子。破戒苾刍实无所知为名利故。诸恶朋傥共相扶捧立为众首 王梦见有广坚衣有十八人各执少分四面争挽衣不破者。表释迦遗法弟子。分佛正法成十八部虽有异执而真法尚存依之修道皆得解脱。此显所学之法 王梦见多人共集互相征伐死亡略尽者。此表释迦遗法弟子。既分成十八各有门人部执不同互兴斗诤。此显能学法人。如是所梦但表当来余事先兆此非如所见

  又诸中有至前少后大者。此文意证从生门入非从右胁。故双生者前生者小以后入胎故。后生者大以前入胎故。又婆沙七十云问菩萨中有何处入胎。答从右胁入。正知入胎。于母母想无淫爱故。复有说者从生门入。诸卵.胎生法应尔故。问轮王.独觉先中有位何处入胎。答从右胁入。正知入胎。于母母想无淫爱故。复有说者从生门入。诸卵.胎生法应尔故。有余师说菩萨福慧极增上故将入胎时无颠倒想不起淫爱。轮王.独觉虽有福慧非极增上。将入胎时。虽无倒想亦起淫爱。故入胎位必从生门入 又正理云。理实中有随欲入胎。非要生门无障碍故。然由业力胎藏所拘 正理同婆沙前师。此论同婆沙后师

  法善现说至寝如仙隐林者。问。菩萨中有若如盛年。善现说颂复云何通

  不必须通至造颂无失者。就答中。一非三藏教不必须通。二诸讽颂言或过实故。三若必须通如菩萨母所见梦想。善现造颂无失

  色界中有至无惭愧故者。明色界中有量。及明中有有色衣无衣。如文可知

  所似本有其体是何者。此下释后两句。此即问也

  谓死有前至中阙具三者。初即正答前问。次总明有体。四位不同。若欲.色二界有色有情具足四有。若无色界唯阙中有具余三有 言结生者。结谓结续即不断义。又婆沙一百九十二云。如说四有谓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有声目多义如前广说。此中有声说属众同分有情数五蕴名有。云何本有。答除生分死分诸蕴中间诸有。此则一期五蕴.四蕴为性。问何故此有说名本有。答此是前时所造业生故名本有。问若尔余有亦本有。皆前时所造业所生故。答若是前时所造业生粗显易觉。明了现见者说名本有。余虽前时所造业生。而微隐难觉非明了现见是以不说。云何死有。答死分诸蕴。则命终时五蕴.四蕴为性。云何中有。答除死分生分诸蕴中间诸有。则二有中间五蕴为性。问何故此有说名中有。答此于二有中间生故名中有。问若尔余有亦是中有。皆于二有中间生故。答若于二有中间生。非趣所摄者名中有。余虽二有中间生。而是趣摄不名中有。云何生有。答生分诸蕴。则结生时五蕴四蕴为性。广如彼释

  已说形量余义当辨者。结前问起

  颂曰至地狱头归下者。此两行颂明次九门。一明眼境。二行迟疾。三明具根。四明无对。五不可转。六明所食。七明住时。八明结生心。九明行相

  论曰至谓自下除上者。此中有身。五趣同类各别相见。异趣相望即不相见。若有修得极净天眼。亦能得见异趣中有。诸生得眼皆不能见中有以极细故。第二师上能兼下。所以天中有眼能见五趣。下不及上所以地狱唯见自类。故言自下除上。若依婆沙七十总有三说。两说同此论。更有一说云。复有说者地狱中有见五中有。乃至天中有亦见五中有 然无评家。此论颂文既云同见。且以此论初师为正

  一切通中至最强盛故者。业之通故依主释也。此中文意大分可知 问此论中说一切通中业通最疾。是即中有行最疾。何故婆沙第七十云。如是说者神境通力行势迅速非诸中有 一解云此论言疾者是无碍义。谓无能碍疾往受生故言最疾。非谓行疾。婆沙据行疾故言神境通速非诸中有。故婆沙通经云。经说业力胜神通者。依无障碍说业力胜。凡欲受生。上至佛等亦不能遮若依行势而作论者。应说神通胜于中有。谓独觉等。除佛能碍。佛不作意不能出三千界。亦有所碍。此中有去无能碍者。若作此说同婆沙 二又解神境通有三种谓意势.胜解.运身 此论云一切通中业通最疾者。约运身而说。据少分一切。谓此中有望彼运身即疾。婆沙约意势.胜解。故言神境通疾非诸中有。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三又解或可。俱舍据婆沙初师义说。故言中有行疾。以经说业力胜神通故

  一切中有皆具五根者。以求生有故无不具根

  对谓对碍至有虫生故者。释无对义。铁围有虫显无碍义。余文可知 应往彼趣至定不往余者。明中有不可转

  欲中有身资段食不者。问

  虽资段食然细非粗者。答

  其细者何者。征

  谓唯香气至好香为食者。健达缚是短音中呼。若长声中唤应言健达頞缚。其健达名香是字缘。頞缚是字界。或目寻义。或目食义。寻谓寻香。食谓食香。以健达助頞缚。即名健达頞缚。此中依短声中呼略去頞字但言健达缚。若长声唤达即亦摄頞。若短声唤达即不收頞。虽短声唤达亦无有过 引声明中体例来证。如设建途.及羯建途。并是短声。中唤建若以长声。应言设建頞途.羯建頞途。设建.羯建并是字缘。頞途是字界。长声.短声类前应解 依声明论有字界.字缘。其字界有字缘来助。即有种种义出。如米.面等盐等助时即有种种味出。余文可知

  如是中有为住几时者。问

  大德说言至应立死有者。就答中总有四解。此即初师说由中生二有一业引故。故于中有得住多时。若异此者中.生别业所感。中有命根最后灭时应立死有

  设有肉聚至顿来至此者。假设为问

  虽无经论至不可思议者。大德释通。或有顿生或有渐待。由贪爱故。觉悟先过去感虫身业。如从睡觉令起作用。余文可知

  尊者世友言至便数死数生者。第二师说。若生缘未合极经七日。数死数生

  有余师言极七七日者。第三师解。中有极经七七日

  毗婆沙说至余处余类者。第四师正义。若定此处此类父母应生业力。即令此父母缘和合。虽住远方令其即至虽极持戒亦起染心。若非定托此父母和合缘。如其所应。便即寄生余处.余类。如人中有寄鹤卵生。虽寄彼生还是人摄。余寄受生准此应释

  有说转受至后四同类者。此家意说。若缘不定转受相似类身。如家牛欲增属夏。狗属秋。熊属冬。马属春。若野牛.野干.罴.驴欲增无定。前四中有若不遇时。如次转生后四同类。此非正义

  岂不中有至转受相似者。论主破。岂不中有必无与生有众同分别。一业引故。何可言转受相似

  如是中有至或作不男者。此明中有起颠倒心。义便复明住胎。随前起贪面有向背。右胜左劣。故男右女左。又正理云。女.男串习左.右事故。宿因分别力使然故 言蕴厚者。渐坚厚也。余文可知

  于此义中至依精血住者。此中义便明精血大种。成根依不成根依。总起两问 根谓身根。以初生时唯身根故 依谓所依大种 问为由业力令中有末后念同时精血大种。即成生有初念根依大种 言即成者。约相续道说。言前念大种成后念根依大种。若横克而言。后念根依大种。实非用彼前念精血大种所成。以彼落谢故。但为同类因无间引起。故言即成根依。…

《俱舍论记九》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