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经疏部」经文1763卷37页码:P0377
梁 宝亮等集

  《大般涅槃经集解》五十四 ▪第2页

  

  ..续本经文上一页僧亮曰。尸波罗蜜者。无上四恶。能度苦海之称也。宝亮曰。戒从信生。道心既正。所发之戒。不见戒相。为波罗蜜也

  云何菩萨亲近善友(至)具足第四真善知识

  案。僧亮曰。一主浣衣者。知垢净故。应教不净观也。一金师子者。知风火之气。应教数息也。宝亮曰。真善友者。唯诸佛也。今命篇举菩萨者。以具上三心。能近善友。复能为人。作善友也。未具足故。乃引事为证

  云何菩萨具足多闻(至)成就第五具足多闻

  案。僧亮曰。多闻本使息苦。不必文广事多。唯在理深除惑耳。宝亮曰。第五具足多闻者。若随言而取。唯是闻慧。不通思修。然此中释意。恐备合三慧。今辩多闻。便有六阶。从浅之深。靡所不收。第一就小乘十二部。明多闻。第二重置于十一部。唯取方广经。亦名具足多闻。第三除法华以前经。十二部唯受持。今涅槃经为多闻也。第四就一四句偈。如雪山菩萨中说。第五直据常住二字。第偏谈法性妙体。如如常不说法。绝于言相。以为多闻。若能如此冥至理。最为第一多闻

  善男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至)难忍难施亦复如是

  案。僧亮曰。难施能施者。作义是总。施义是别也。何者。外事横来。能安为忍。舍由内起。能安为施也

  善男子譬如父母唯有一子(至)何以故修空三昧故

  案。僧亮曰。举二事。一谓慈悲。二谓解空。以此二事。不见其难。故能为难事也。宝亮曰。次从难作能作。下去开为三事来。赞叹上成就五法人。正以资上所解。便悟万法虚假。有所施为。不问自他。无复分别。若微有所存。便乖于理。何故如此。正集空智力尔。终日为物。竟无所为也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至)虽复修空不能令空

  案。僧亮曰。欲明修空之为益。故假难以显之也。僧宗曰。一切诸法。性自空者。承前言为难。前言以善识空。能为难忍。今问识空之旨。设二难也。若性自空。空则无见。若性不空。虽修何益。僧亮曰。时众于此空理。恒生怖畏心。未能顿忘。故德王因此。仍设二难。去物执有之心也。佛上言修空三昧。无复嗔喜。今将开两关。故先定言一切诸法。为当体性自空。为万法不空。菩萨修定之智强。使作空耶。仍结初难云。若性自空。何须修空耶。第二难云。若性自不空。云何修空。其令空耶

  善男子一切诸法性本自空(至)诸佛菩萨是魔眷属

  案。僧亮曰。非地水火风。不离地水火风者。五根是假色。是则根一。而大四故。第一义空不离四。而说俗谛空也。俗谛空故。无一等四。执为空也。非青非黄。破实色亦尔。非有非无者。具三中道空也。以相似相续似常也。凡夫不了。说有说常也。宝亮曰。就佛下答去。先遣第二难言。一切诸法。性本自空。万有若是可得不空。有竟无可有。岂有可得有乎。既不可得。故知。从本来不异空。但于病者为有。于觉者常无。故一家所引。如虚空华。于不病者。未尝有也。虽于病者为有。于不病为无。而不病之者。亦非不知。病者之妄见。故圣监之日。二智无亏。是以梵行中言。一切世谛。于如来尽是第一义谛也。从色性不可得。下更据法来明。先破假名色。非四大者。明地水火风。本来性空。无有自体。此明真谛不离地水火风者。不离四大有用。此是因缘虚构。但有名用。明俗谛也。非青黄赤白者。次破实法色。明青黄色等。本来不有。此是真谛。不离青黄等者。亦是虚构因缘妄有。但有名用。此明俗谛。有竟不有。亦无有可有。无竟不无。亦无无所无。法相如此。岂不空耶。正以菩萨具上五事。见万法空。所以无复嗔喜

  善男子一切诸法性本自空(至)见一切法性皆空寂

  案。僧亮曰。次举初问来答。法虽自空。若不修空。则不识有为不有。要须体有。方得会空也。因此下即借譬来辨。如一切法。性无常故。灭能灭者。非别有一灭法能灭。即法体起时。字之曰性。法体灭时。谓之名灭。明万法亦然。直体性空。故修空见空。亦无有一空法。来空此空也。虽引譬证体相是空。但人情。于上譬中生疑。今且据向塔喻。为语也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至)空是无法为何所见

  案。僧亮曰。空者。便承闻为难。异物本无具难醎。物本无醎性。而使作醎者。非空则为倒也。若唯空复无所见。更成前难也

  善男子是空三昧见不空法(至)夜为夜相云何颠倒

  案。僧亮曰。法无常故。灭能灭者。如木无常。火能焚之。生能生之者。牙有生相。水谷能生也。善男子见不空者。答其初难。不言性不可空。就世谛假。用于众生心之所见不空。今如假而识即是照空。是以非倒也。如贪等。但就世谛是有。得恶果报。乃至色性。亦如是也。若凡夫定执为实。可使是倒。明菩萨不作此解。非倒也。以夜为昼。则为倒。此明如假而知。如空而识。岂为倒哉

  善男子一切菩萨住九地者(至)以不见故则见佛性

  案。僧亮曰。见法有性者。见空则见常也。九地不见常。以不见空。是故十地。但少见也。宝亮曰。经文正自如此。故知。九地以来。唯见无我空。非真无相理也。既所观是事。无非真我空。故言。见法有相。非是执性见有。正以修无我多故。未能见佛性也

  诸佛菩萨有二种说(至)以是义故修空见空

  案。僧亮曰。虽渐教说有。终期为空者。见法空故。修空三昧。令得见空。无法性者。亦修空故。以是义故。修空见空也。宝亮曰。有法性者。云有世谛用也。无法性者。明本来是空。正以不见空故。令修空。以得空。是以修空三昧也。亦因修空故。见诸法空也

  善男子汝言见空空是无法(至)见一切法性无所有

  案。僧亮曰。法性无有。菩萨则无所见。与法理会。假称为见。实非见也。宝亮曰。次答后关也。实如汝问。若存有所见。非谓为见。菩萨所见。故见佛性也

  善男子菩萨不但因见三昧(至)见一切法皆悉是空

  案。僧亮曰。不但三昧见空。六度亦空也。宝亮曰。遍历六度万行。明无性相

  是故我在迦毗罗城(至)成就具足第九功德

  案。僧亮曰。举事以证释也

  善男子云何菩萨修大涅槃(至)入大涅槃常乐我净

  案。僧亮曰。以自涅槃。复能教人。令得涅槃为体也。此先说自得者也。僧宗曰。第十功德。以三十七品为体者。此三十七品。即有戒定慧。可以广前。随于三行之中。有明戒定慧处。悉可以广也。何等众生。于此经不生信者。言于经生信。则能行三十七品。终得成佛。若不生信。则永沦生死。明十功德既毕。冥诫未来。可不染生敬信也

  为诸众生分别解说(至)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案。僧亮曰。教人令得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至)于是经中不生恭敬

  案。僧亮曰。上说有信者得。不信者不得。今问信不信相也

  善男子我涅槃后有声闻(至)是名甘露贸易毒药

  案。僧亮曰。说破戒者不信

  以如是等恶比丘故(至)不能信顺是涅槃经

  案。僧亮曰。破见者。不信也

  善男子当尔之时若有众生(至)即见佛性入于涅槃

  案。僧亮曰。还结信者。不治自差也

  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至)具足成就第十功德

  案。僧亮曰。领解也

  功德无量:如果您发现本经文有误/缺,可以点我为众生修正此经

  

  《大般涅槃经集解》由菩提下佛教公益网站(putixia.net)提供分节阅读,后面还有【19】个分章。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