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俱舍论疏》

「律疏部·论疏部」经文1822卷41页码:P0453
唐 法宝撰

  《俱舍论疏》八 ▪第3页

  卷第七 / 沙门法宝撰

  ..续本经文上一页今等无间缘于生时。所缘缘于灭时。故言相违 生时灭时者。是果至生时.灭时也 言。作用者。是与果也

  论。唯增上缘至一切无遮。释增上缘也 增上缘。于果法灭时.生时皆与作用。故言一切无遮。由此颂中略而不说 或以于中有无果故所以不说

  论。已说诸缘至由几缘生。此下第三一颂辨法生具缘多少也

  论曰至余一切法。明心.心所四缘生也 问所缘缘等。果至灭时方兴作用。如何说有由四缘生 答婆沙一百三十六说心.心所法四缘生 此言生者。起.未已灭总名生故 正理论云。岂不一缘.二因作用非于彼法生时即有。如何心等四缘故生。如何因缘具五因性。虽法灭位作用方成。而法生时非无功力。离此彼法必不生故。以心.心所必杖所缘。及托二因方得生故。若法与彼法。为所缘或因无暂时非。本论说故

  论。灭尽无想至谓如前说。明此二定三缘生也 正理论云。岂不无想亦三缘生。是心.心所等无间故。亦应说为心等无间。但非心等加行引生。故于此中废而不说

  论。如是二定至非等无间缘。此明二定从心等无间生。碍心起故。不与心为等无间缘 正理论云。二定何缘是心等无间。而不说是心等无间缘。由心等力所引生故。如心.心所生必系属前灭心故。非如色法可与余心俱时转故。非如得等可有杂乱俱现前故。非如生等是余伴故。然心方便加行引生故。可说为心等无间。与心等起定相违害故。非心等等无间缘

  论。余不相应至二缘所生。此明余色.不相应法

  论。一切世间至一因所起。此结正非邪也。一切世间诸法。皆从如上所说六因.四缘所起 非如涂灰外道执自在天是作者等能生诸法 非如胜论外道执我是实能为作者.生者 非如数论执自性亦名胜性为诸法因 非如是等一因所生

  论。此有何因。问也。此有何因知诸法从前诸因缘生。非自在等一因所起 下答有二因知诸法非一因生等

  论。若一切成至一因生。论主答也。若一切法生许由六因.四缘生义若成。岂不便舍一切世间由自在等一因生

  论。又诸世间至一因所起。第二因也。所以知诸法非一因生也 若许诸法一因而生。因既是一更无异因。其所生果应一时起非前后次第等 言次第等者。更等后过也

  论。若执自在至差别生故。此是非一因难

  论。或差别欲至无差别故。欲顿起难也

  论。若欲差别至一法为因。即非一因违宗难也

  论。或所待因至应无边际。致无穷难也

  论。若更不待至非次第生。欲生非次第难

  论。若许诸因至因缘正理。违邪顺正难也

  论。若言自在至无差别故。欲位无别难也

  论。又彼自在至得何义利。生法无益难也

  论。若为发喜至应非自在。发喜非自在难也

  论。于喜既尔至不可得故。于余例喜难也

  论。或若自在至此自在为。生苦自在无用难也。既为发喜生诸世间地狱等趣。苦恼有情如何生喜

  论。依彼颂言至故名鲁达罗。已下引外道颂证为善说。自在苦恼有情发生自喜 由险利能烧者。彼外道说。有三阿素洛持三国土飞行空中。于自在天下过。其天不耐火箭射之。烧三国土一时俱尽。火箭险利能烧三国 可畏恒逼害者。以能贯人髑髅系其头顶又以龙缚臂。杀象取皮。此是可畏恒逼害也 乐食血肉髓者。是所食也 故名鲁达罗者。自在天千名中一名也。此名暴恶

  论。又若信受至人功等事。此世间相违也

  论。若言自在至不见别用故。余因世间见自在之力无人见也。但是明助自在之言

  论。或彼自在至应非自在。若待余因能生诸法即非自在

  论。若执初起至犹如自在。又破转计也

  论。我胜性等至应广征遣。类破余也

  论。故无有法至自在等因。总结成也

  论。且止破邪至互为因缘。结前起后

  论。前言余法。已下第四一行颂明大种造色为因多少也

  论曰至同类因义。释第一句。明四大于异类大具其二因 若自类大唯有一因。谓同类因。水望于水非俱有因故

  论。大于所造至因之差别。此明大种与造色为因也。谓有五因。谓生.依.立.持.养。此即于能作因中分出五因。若合说唯能作因。若别说即有其五

  论。从彼起故说为生因 正理论云。为生因者。从彼起故。如母生子

  论。生已随逐至说为依因。正理意同

  论。能任持故至说为立因 正理论云。言立因者。能任持故。如地持物

  论。不断因故说为持因 正理论云。为持因者。由彼力持令不断故。如食持命

  论。增长因故说为养因 正理论云。言养因者。能长彼故。犹如树根水所沃润 欲知五因力用不同。应观五喻。生因如母生子。依因如弟子依师。立因如地持物。持因如食持命。养因如水润树根

  论。如是即显至住长因性。总结也 母能起子。师能变弟子。地持万物。食令命得住。水令树得长。即是四大共为五因正理论云。或生因者。一切大种生所造色。非离诸大种有造色生故。造色生已同类相续不断位中。火为依因能令干燥不烂坏故。水为立因能为侵润令不散故。地为持因能任持彼令不坠故。风为养因能引发彼令增长故。如是大种虽与所造无俱有等五种因义。而有生等五种别因。故与经.论无相违失

  论。诸所造色至眼根等果。明造色相望为因多少也

  论。所造于大至大种果故。明所造与大种为因多少

  论。前已总说至云何十二。已下重明等无间缘。于中有三。初明广心。二明三种作意。三明得心多少。此第一明广心 就中有二。一明十二心出入。后明二十心出入。此明十二心出入也 初一颂明总成十二。后四颂明相出入也

  论曰至合成十二。分三界及无漏心为十二也

  论。此十二心互相生者。已下四一颂明十二心相出入也 三界心.心所法相生之例略有五种。一自界。二异界。三续生。四防定。五无漏 自界相生者。自界加行善心。不从异熟.威仪.工巧心生。自余诸心皆得相生。唯除化心。唯与色界加行善心相生故 二异界心相生者。三界无覆无记心。不从异界心后起。唯除欲化心。亦不生异界心。除欲化心.及命终心。生得善心即不生异地心。除续生位。不从异地心生。唯除防定心。加行善心。向上唯生加行善。向下生欲通生得善。从生者从下.上加行善生 三续生心者。唯生得善.不善.有覆无记.异熟无记.威仪心为命终心。唯不善有覆无记为续生心。向上生除不善.有覆无记。向下生随界所有 四防定心者。欲界生得.加行善说色染心后生。色界防定加行善心从无色染后生 五无漏心相生者。如下文说

  论曰至谓出观时。明欲界善心也。准正理论。欲善生色善者。初生未曾得。后起通生离欲得

  论。染谓不善至余无生理。明欲界染心也

  论。余谓欲廛至能生彼染。明欲无覆无记心也

  论。色界善心至无覆无记。明色界善心也

  论。有覆从八至有覆无记。明色有覆心也

  论无覆从三至欲无色染明色无覆心也

  论。无色界善至并学无学。明无色善心也

  论。有覆无间至学无学心。明无色界有覆心也

  论。无覆如色说至及欲色染。明无色无覆心也

  论。学心从四至及无学一。明学心.无学心也

  论。说十二心至为二十心。自下两颂分十二心为二十心

  论曰至故成二十。分十二为二十心也。如文可解

  论。威仪路等至亦缘于声。此明三心所缘境也。无记语亦是工巧心故。所以缘声

  论。如是三心唯是意识 准此论文。威仪.工巧.通果三心唯是意识。非是五识 婆沙云。是威仪.工巧者说加行也。此说通果心唯意识。据化心说。明诸心相生亦唯意识

  论。有余师说至十二处境。述异说也 婆沙亦有二说。与此论同。准威仪等发业心文。威仪唯缘色。工巧兼声。如发善.恶业心 今前师言缘四境.五境者。非正发业心。是前.后近心 与后师别者唯缘四境.五境名威仪等心。后师兼十二处也 言威仪路工巧处者。从所依得名。威仪多依路故。工巧多依处故

  论。如是二十至自色二心。此明欲界八心相生。如前分别

  论。次说色界至自界二心。此明色界六心相生

  论。次说无色至谓自界四。明无色界四心相生也

  论。次说无漏至及学无学。明二无漏心与诸心相生也

  论。复有何缘至生加行善。自此已下问答分别。此是问也

  论。势力劣故至加行善心。答也。明三心不生加行善也 一势力劣故。总三心也 二非作功用所引发故。异熟心也 三乐作功用引发工巧威仪转故。后二心也 四总结也

  论出心不由至可能生彼。一因释三无记从加行善心生也

  论若尔染污至不相顺故。难也。三心不顺加行善。加行不从三心生。染污加行性相违。如何染心生加行

  论虽尔厌倦至容起加行。答也。加行善心违烦恼故。极厌烦恼生加行善。三心不能生极厌故不顺。不能生加行善

  论欲界生得至引生彼心。释欲界散地生得善心。以明利故。从二无漏心.及色加行心起。色界定地生得不明利故。不从彼起。亦不生彼

  论又欲生得至无间而起。释欲界生得。以明利故。能续色染后生防护彼定。色生得善定胜散劣。不明利故。不从无色染心生也

  论。作意有三至相应作意。第二明三作意。圣道相生自相.共相.胜解作意。如文可解 即作意相应慧名之为观。前二从所观为名。第三从能观相应胜解为名。即旧名假想观也。境随心变心胜境故。决定印持名为胜解

  论。如是三种至三种作意。明此三作意皆悉能与圣道相生 此言通其初.后。初入圣道决定唯是共相作意。如世第一等

  论。若作是说至念等觉分。显顺教也。此言俱者。是前后无间。非同时也。不净观是胜解作意。而与无漏觉支前后俱行。是相续义准此故知。胜解作意能入圣道。入难出易。但证其难

  论。有余师说至通起三种。述异说也。此师意说入圣难唯共相作意。出心易故通三作意

  论。修不净观至念等觉分。余师通经。此言俱者。依传传说起觉支

  论。有余复言至共相作意。述第三师意也。此师以圣道是共相作意入出圣道还用共相作意

  论。若尔有依至起何作意。难后说也 夫出圣…

《俱舍论疏八》经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