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持在此寺,此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所供的强巴大佛(即弥勒佛),此佛的脖子上有一条当年由宗喀巴大师所留下的白色带子,很多人拉此带子,据说可圆满自己的愿望。在厨房中,目前尚留有一口过去煮饭用的大饭锅,其直径之大实在让人记忆深刻。本寺外面还竖立一枝高约10米的「法旗」,导游说它是在木头的外面包以牛皮而成,它代表「*轮常转」,这是我在此处才了解的。
·(四)色拉寺:色拉寺也是黄教在拉萨的三大寺院之一,它位于拉萨北郊的乌孜山脚下,「色拉」是「冰瀑」之义,据说建此寺之时有冰瀑,故称为色拉寺。此寺是公元1419年由宗喀巴的弟子所建。据说其在修行时,听到马的鸣声由地下涌出,于是就挖开地面,在地下三尺深处得到马头明王圣像一尊,于是将其供在寺中,目前是马头明王殿的主尊,据说此尊很灵验,导游先生说,他刚来拉萨时曾「中邪」,有人叫他来此处求马头明王,并拿香灰涂鼻,据他说很灵验。此外,色拉寺的「辩经」也很有名,八年之前我在此处曾见识过,一大群学僧在广场上,两三个人一组,一个问一个答,有拍手有动作,也有面红耳赤的,真是多彩多姿,这种方式对学僧们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我们原本有安排来观摩此辩经活动,可惜适逢他们即将有重要考试,学僧们都在复习功课,辩经活动也暂时取消。 (五)罗布林卡:罗布林卡是七世达赖在公元1755年所建,当时达赖得一种皮肤病,医生皆束手无策,后据闻此处有一「神泉」可治其病,达赖喇嘛就派人找到此温泉,洗了两星期后,他的皮肤病就好了,于是七世达赖就在此处建第一座宫殿称为「格桑颇章」,他经常在此洗温泉及渡假。「神泉」现在已干涸,但宫殿尚存。此处目前已是达赖喇嘛的「夏宫」(即 夏天避暑及办公之处),它拥有三十六公顷的庭园,更神奇的是园中还有颇茂盛的「竹林」(竹子在西藏很少见)。这座夏宫,从七世到十四世达赖都使用过它,公元1954第十四世达赖在此增建一座新宫,他住了三年,在1959年出走印度,出走的时刻至今还停留在壁上的一个挂钟里!此处由于属「渡假」的性质,故建物有会客室、会议室、寝宫等设施,还有宴客及看歌舞之处(如凉亭宫)。达赖十四世的新宫内有不少很珍贵的壁画,其中有一幅唐卡,画中都看不到佛像,只有宝剑及经书等,导游告诉我们说,这是「朗达磨」灭佛时期的唐卡,因为怕被官府处罚,故只能以经书等表示某些佛菩萨。另外有一幅很大的壁画,内容详述西藏的历史故事,导游先生很生动的为我们讲述此壁画的函意:一只有修行的弥猴,有一天被罗剎女引诱要与它结合,弥猴害怕就去请示观音菩萨,经菩萨指点后,此弥猴就与罗剎女结合,隔年产下六只小弥猴,三年后,弥猴数目增加到500只,但找不到食物可吃,于是又去向观音菩萨求助,观音菩萨就赐给它们五谷,但教它们要劳动生产才可得吃,这些弥猴就成为西藏人的祖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藏人之中出现一个「外来的男孩」,他看起来英武异常,这就是第一代藏王,他建立了西藏第一个宫殿,即今之「雍布拉康 」。到第28代藏王时,天上掉下一些佛经到雍布拉康宫殿顶上,藏王不识其意,就把它珍藏在宫内。到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他十六岁就统一西藏,其文治武功盖世,他引入梵文经典又创造西藏文字,他也派人译佛经并破解了当年由天上掉下来那些经书的意义。松赞干布由眉间放光,现出檀香木观音,但「白象王」对他有怨气(于是引发后来朗达磨灭佛事件。)壁画中也详述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之事,当时文成公主有很多求婚者,藏王也派大臣录东赞到长安向唐太宗请求赐婚,当时唐太宗就出了六个难题给求婚者(称六难婚事),幸好录东赞以其高明的智慧通过考验,唐太宗才把文成公主下嫁给藏王(公元641年)。画中也记载大、小昭寺的修建过程及及金成公主入西藏等历史故事,内容精彩非凡。
三、藏医学院
藏医是非常独特的一种医疗方法,效验有时也很神奇,我个人有一次在青海的拉卜楞寺就经验过,当时我的手指甲旁边长脓,手指整个发肿,西医说要先把指甲拿掉,但在藏医一位喇嘛的诊疗后,只给我一小罐类似黑糖的溶液,涂沫两天就痊愈了,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藏医的高明。这次来西藏本来没有参观藏医之行,但因有空余时间,且经几位同修的要求,导游就带我们去拉萨的「藏医学院」。此学院成立于1989年,设有科研所及藏药所等单位,对藏医研究之成就卓著,目前在世界藏医研究方面占有相当地位。以下本人简单记录该研究所解说员的一些简报给同修们参考:
·(一)藏医所,目前保有80幅藏医有关的唐卡,记载有关医疗的原理、技术与药物。
·(二)藏医认为气、火(称池巴)与培根(水与土)三者之调合与否是身体健康好坏的主因,且认为贪(欲望,唐卡上以鸡为代表)、嗔(以蛇为代表)与痴(以猪为代表)三者是一切病的源头。(此与佛教的论点相符)。
·(三)藏医的诊断法:包括观舌色、闻口气及早起观尿之味与色(尿诊),最后作脉诊以确定病因。
·(四)藏医在很早以前就了解人类胚胎发育的情形,其内容与现代医学的结果很相近。
·(五)藏医有人体解剖图,对人体器官的部位与状态都清楚了知,且由天藏师的长期观察,认为人的骨块有360块,似乎比现代医学更早知道此事。
·(六)藏医有先进的藏药与技术,它使塔葬中人体的保存得以长久,这一点似乎比西方木乃伊保存的技术更先进。
·(七)藏医有由七世纪就保存下来的「医学器械图」,它有先进的器械可作眼、胆等外科手术,但可惜的是,在一项给藏王的母亲作手术失败后,藏王竟下令完全停止发展这种技术。
·(八)藏医的火穴位图,其内容与针灸穴位图相近。
·(九)藏药有矿物(如绿松石等)、动物与植物三类,共有三千多种,其中400多种较为常用,此中有八种是很珍贵的药材,称为西藏八宝,包括:
(1)冬虫夏草:它含高度优良蛋白质,是补肺与补肾的良药,价钱昂贵。
(2)西藏贝母:是润肺、解渴的圣品,尤其此地高海拔、又没有污染,据说药效更好。
(3)高山雪莲:产于高度4700米以上的地区,是补血、壮阳、治风湿与调内分泌的上好的药物,据说文成公主即以此物保养自己,故得以青春常驻。
(4)羚羊角:专治高烧、狂语与无明肿毒等症状。
(5)藏红花:产于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是眼科与妇科的圣药,藏医认为它是「万能药」,它可与任何药物合用,可活血与舒筋,亦可泡茶或泡酒。
(6)灵芝:可软化血管与降血压,可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等。此处的高山灵芝,据说功效更显著。
(7)野生天马:可补脑及治头痛,对记忆不能集中的人也有效用。
(8)灰菟巴:可治疗糖尿病。
·(十)本研究所已开发出一种名为「特效高原散」的药物,据说对高山症的防治与治疗都有显著效用,下次我们若有机缘再入西藏也许可用到它。
四、泽当地区的佛寺
泽当是西藏山南地区的重镇,市集面积不大,只有几平方公里,但相当热闹,它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小城镇,我们在此处住宿,主要是为了方便参访昌珠寺,雍布拉康及桑耶寺,以下笔者仅将这三个佛寺的重点做简单的描述。
·(一)昌珠寺:它建于公元七世纪,是文成公主为镇压女罗剎的四肢之一而建,据说当时此地是一个湖泊,湖内有恶龙盘据,藏王松赞干布就化为一只大老鹰降服此恶龙并建立此昌珠寺。此寺目前尚在整修之中,但其历经千年苍桑的痕迹似乎还隐约可见。昌珠寺目前供有女护法神「班丹拉姆」、本师释迦牟尼佛、莲花生大士、三世佛及「珍珠观音」。
此中最贵重的是珍珠观音,此圣像是一幅由名贵的天然珍珠及各种珠宝所成的「珍珠唐卡」,是一张自在观音像。昌珠寺在帕竹时期曾是噶举派(白派)的重要寺庙之一,后来被归入格鲁派,据说莲师及米勒日巴等大修行者都曾来过此寺,故此佛寺附近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之一」。
·(二)雍布拉康:据说这是西藏最早所建的宫殿,已有2000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物外形似一个堡垒,它建于一个叫「扎西次日」的小山顶上,到五世达赖才把此宫殿改变成佛寺。本寺内主供本师佛,此外尚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及赤尊公主等人的塑像。
·(三)桑耶寺:在晨曦中,我们的车子由泽当沿着雅鲁藏布江边飞驶着,眼前是宽广的河面与对岸光秃、灰褐色似乎无有尽头的山脉,在视野中也久未出现代表人烟的建筑物,这种景像使我觉得生活在此处所要面对的是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孤寂。不知道伟大的莲花生大士是如何在这么辽阔荒凉的大地上,建立起超过千年寿命的佛教国土,使这里生命的艰固与孤寂能因依赖佛菩萨而得到舒解,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伟大成就。走了不久,车子停在江边的一个渡口,我们上了平底渡轮,渡轮没有顶蓬也没有任何设备,也许是佛菩萨保佑,阴暗的天空配合着河面吹来的凉风使我们没有被烈日晒昏,一个多小时…
《西藏佛寺参访记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