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成就真实戒经略释法音▪P8

  ..续本文上一页为。然而现在甘愿舍弃黄金而执取牛粪的人很多,出家人美容美饰,真不知心中在想什么。《本事经》云:“出家而破戒,二俱无所成,谓失在家仪,及坏沙门法。”若不出家纵然如何装饰打扮是分内事,谁也无权干涉,而出家人破戒律威仪,既失去世间五欲享受,又摧坏佛法,一无所获且两者俱失。因此敬劝有缘人睁开迷蒙的眼睛,披带清净律仪的胜饰。《摄波罗蜜多论》云:“尸罗能得殊胜道,与诸悲性平等修,清净胜智以为性,离过第一庄严具。”年轻英俊的商主儿子以净水洗浴,涂拭妙香,佩戴花鬘,显得非常庄严悦意。但是如果受持清净圆满的戒律,具有诸多功德的佛弟子身披袈裟则显得更加庄严。经云:“戒律乃我妙庄严,戒律亦为殊胜涂,黄金珠宝耳环等,愚人所需我何用?”佛也以戒律为庄严,珠宝首饰等是庸俗愚人的装饰品,佛说这些对他一点用处都没有。有缘的佛弟子们已得到如此胜饰戒律,盗贼国王洪水猛兽都无法侵夺盗取,因此当谨慎守护,不要被自己的邪心恶行所毁坏。勇施论师云:“所谓离患胜庄严,净戒乃为胜庄严,如此庄严无遗失,无畏无夺之庄严,故当护持此净戒。”《辩答宝鬘论》云:“何为最胜美妙之庄严?即是清净圆满之戒律。”勇施论师云:“圆满断德佛陀具戒饰,诸多大乘经典悉皆言,菩萨亦具四种庄严品,戒律禅定智慧陀罗尼。”

  己三、得戒功用

  经云:

  具戒之人妙香涂

  具有清净戒律之人自然成就戒香与戒涂的功德。

  持戒者自然散发出殊胜妙香。世间沉水旃檀苏合以及鲜花异草等妙香,若无风则不会飘向四方,但戒律的芬芳无风也能飘溢到十方世界之中。夏日炎炎烈日暴晒,酷热使身心非常忧恼,但涂上一些妙涂,随即热恼全消,凉爽快乐。同样,若敷上戒律的妙涂,烦恼的酷热即刻消散。

  而且若出家人涂搽世间各种妙涂及香水油脂等则与戒律直接违背,但敷上戒涂既合乎律法,也能感受身心的安乐。《听闻集》云:“花香及旃檀,无风则不闻,戒香非如是,飘溢十方界。”《比丘珍爱经》云:“和合香非比,最胜戒妙涂。”世间精制和合而成的各种妙涂与戒涂简直无法相比,戒涂在世间是无与伦比的。戒香戒涂在三界中最为悦意,也是一切世间天人等最为崇敬的。《摄波罗蜜多论》云:“三界诸处所悦乃戒香,亦不违出家法胜妙涂。”因此出家大众不应追求世间无知愚人所爱好的各种香水,更不应把它涂在身上,应敷上戒香,搽上戒涂,如此美名将会遍满十方。

  根索仁波切说:“此处香涂也可作为戒律的一种异名来理解。”《瑜伽师地论》云:“戒庄严具,於一切类,於一切时,若有服者,皆为妙好。是故尸罗名庄严具。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为涂香。答由此所受清净无罪妙善尸罗。能正除遣一切所受恶戒为因身心热恼。譬如最极炎炽热时涂以栴檀龙脑香等,一切郁蒸皆得除灭。是故尸罗说名涂香。问何缘世尊宣说尸罗名为薰香。答具戒士夫补特伽罗遍诸方域。妙善称誉声颂普闻。譬如种种根茎香等随风飘颺遍诸方所悦意芬馥周流弥远。是故尸罗名为薰香。”从论中看出戒有除热恼及令美名遍于十方的功德,因此戒律又叫香又叫涂。若持戒精严,戒香馥郁,愚人嫌彼臭秽,天人恭敬承侍,愚人见到破戒者洗浴涂饰而生欢喜,然而天人摈斥。《大宝积经》中佛告迦叶:你看周那沙弥,从不净垃圾中捡来衣服,乞食用毕之后到阿耨达池浣洗脏衣服。此时,在池边常住的天人都来迎接他,头面接足恭敬顶礼,接过沙弥的粪扫衣帮他洗净。因为这些天人知道他守持戒律清净,能入禅定,具有很大的威德,所以如此恭敬承事。迦叶,你再看须跋陀罗梵志穿着干净的衣服,乞食用毕,欲到大池边,此时诸天在距池五里远的地方作障碍阻止他到池边,恐怕他染污池水。《戒香经》云:“世间所有诸花果,乃至沉檀龙麝香,如是等香非遍闻,唯闻戒香遍一切。旃檀郁金与苏合,优钵罗并摩隶花,其香微少非遍闻,若人持佛净戒香,诸天普闻皆爱敬。”

  根索丘札仁波切一生戒行清净,堪称近代持戒者的典范,他临终的示现证明了佛语的真实不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仁波切一生护持戒律犹如眼目,连支分细戒也严持不犯,而且著述弘多,精进传法度人,以苦行猛修而著称。一天,尊者自知化缘已尽,对侍者说:“你拿着我的僧伽黎到外面抖动三次,并对大家说,释迦比丘根索丘札戒律度已圆满。”侍者奉命抖动并重复尊者的话时,周围很远的人们都闻到一股奇异的妙香。

  己四、人天欢喜

  经云:

  具戒之人诸欢喜

  具有清净戒律之人,一切人天大众悉皆欢喜。相反若破戒则人天大众呵斥谴责。

  守持清净戒律三门清净调柔,由此自然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当他人见到时犹如见到优昙花一样难得且悦目,故凡见者无不欢喜。无有惭愧的人毁破戒律,很快会由俱生神传告空神,空神传告四大天王,如此恶名迅速传遍天界,恶神罗刹欢喜大笑,一切善神天人痛苦呵责。《比丘珍爱经》云:“不住戒体持形像,于此一切世间众,心不欢悦憎恶彼,口中出言作呵责。”

  破戒者犹如灾星,凡接触他都会染上过患带来不祥,因此一切智者悉皆远离。而持戒者成就无量功德,凡与之接触的人直接间接都能获得利益。《增一阿含经》云:“所谓戒者,息诸恶故。戒能成道,令人欢喜。戒璎珞身,现众好故。”具戒者如身戴众宝璎珞,相好庄严,因此见者欢喜。

  己五、清凉安乐

  经云:

  具戒之人清凉水

  具有清净戒律的人不会被罪业的猛火焚烧而备受身心热恼的痛苦。相反,在五欲交煎的烦恼火宅之中因为持戒身心犹如沐浴在清凉水中一般,安乐无比。经云:“若欲身体无诸苦,当持戒律定得乐。”

  戒的体相即是无热恼,尸罗译为清凉。持戒可断除一切破戒过患,不会把悔恨的火引到心中,所以犹如沐浴在清凉水中或秋天清凉月光下,倍感惬意。《入中论》云:“戒相无热恼。”经文间接指出若破戒造恶会被烦恼的火焚烧,罪业的烈日所炙烤,临终之时悔恨之火又炽盛燃烧,后世更被地狱之火所焚烧,所以非常痛苦。

  如《大宝积经》中说,不受戒的众生犹如蠢猪,行住在不净屎尿垢秽的圈中,而且还吞食粪尿,从来没有厌倦。三界轮回中的一切众生因为贪著不净五欲享受,从来不生厌倦,因此不愿接受清净的戒体,日夜被贪嗔痴的大火所焚烧,被四魔所束缚,身心煎熬,无有安乐。但有缘的佛弟子沐浴在清凉的戒水或戒律的月光之中,熄灭了三毒烈火,断除了身口意的恶业火,所以恒时安乐自在。

  己六、世间赞叹

  经云:

  具戒之人世间赞

  守持清净戒律的人,一切世间人天等众都欢喜恭敬地称扬赞叹他,连素不相识或未曾受过恩惠的人也交口称赞,不仅只是称赞而且天人们对守持净戒的修行人踏过的尘土也会顶戴以求加持,对他们曾住过的地方也当作吉祥的圣地而恭敬膜拜。《摄波罗蜜多论》云:“未作利益及除害,先无相识诸众生,皆礼持戒胜士夫,足履吉祥诸尘土,顶戴接受诸天人,稽首礼拜得持供,故具尸罗为胜种。”《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云:“若有众生能持戒,能令一切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国王大臣、刹帝利、婆罗门、长者居士,悉皆皈依恭敬,礼拜供养,尊重赞叹。护净戒者,行住坐卧,及经行处,其地吉祥,一切人天,应取其土,顶戴供养。以是当知持净戒者,于诸众中为第一,最高最上。”《赞戒论》云:“具戒之士足下践踏尘,梵天帝释为供亦顶戴,有智之士为何不应令,美名飞幡飘扬三有界。” 无须说一切世间要赞叹,连出世间的一切圣者们也都欢喜赞叹,《华严经》云:“我赞持戒诸功德,如佛世尊真实说。”

  己七、得增上定胜果

  经云:

  人天圣位以戒得

  若如律如法地行持戒律,以其功德暂时可得世间五欲妙乐、人天善趣增上生的果位,究竟则可得三乘解脱的无漏安乐。

  《教诫比丘经》云:“此戒最胜乐,此戒解脱道,此戒功德本,此戒成佛因。”戒律是通向善趣的桥梁,是登上解脱城楼的阶梯。欲得异生善趣人天果报、佛语所生的声闻四果、自证解脱的独觉、大乘菩萨乃至如来佛果,其因除戒律外别无其他。《别解脱经》云:“戒为趋善趣,渡河之桥梁,趋入解脱城,戒如阶梯也。”《入中论》云:“诸异生及佛语生,自证菩提与佛子,增上生及决定胜,其因除戒定无余。”《法集经》云:“世间出世间一切胜妙果报,皆由持戒而得,依因净戒根本力故。”

  持戒层次深浅不同则得果也会有差别。《大智度论》云:“破戒者,堕三恶道。若下等持戒生人间,中等持戒生六欲天,上等持戒又行四禅四空定,生色无色界天。上上等持戒中又有三种:下清净持戒得阿罗汉,中清净持戒得辟支佛,上清净持戒得证佛道。”

  若能守持清净戒律则能作一切人天的大福田,也能消受施主的供养,并且能成就施主布施的功德。若守持清净戒能远离世间的一切琐碎杂务,仅仅穿上染色的袈裟就能舍弃世间一切所爱的财物,消除对财物亲人的贪爱。受持净戒能使身口意三门清净离垢。若喜欢持戒能得到六种神通。持戒坐禅则能成就众菩提分法。持戒加上闻法修行则能得到四无碍智。藉持戒能寻求多闻智慧消除贡高我慢心。持戒又能依止善知识得到一切功德。总之,在戒律的基础上修诸善法可以成为大法师,得到总持辩才,一切智智的果位。经云:“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成实论》云:“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郭,入善人众,要佩戒印。”如果缺少戒律的柱子,一切修道功德之楼必将坍塌;如果没有戒律的城郭,禅定的心城将失去屏障;如果不佩戴戒律的印符,无法进入人天善趣及一切三乘圣人群中。因此常得修持净戒,使其无垢无破无穿漏。

  己八、慑服暴戾

  经云…

《成就真实戒经略释法音》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成就真实戒经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