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极令怖畏,手转金刚,或作彼印,或书字句,所谓诃字。」
‧ 明妃:咒。
‧ 大空点:用○表示。
‧ 一切如来母虚空眼:如来母指佛母。虚空眼用⊙表示。
‧ 三分位:分:指画漫荼罗时所用的单位。三分:指三个单位。
‧ 复弃三分位:指移动三个单位的量。
一、主佛:
中间:佛、如来、菩萨,以某一个为主的相;此处是以毗卢佛为主的坛城。
大悲藏生大漫荼罗(大日光明如来的坛城)(毗卢佛的坛城)说明:
内院主供佛:中央大日光明的如来(毗卢佛),(阿)字。
东方诸佛(上方),(阿)字大空点○。
东北方(伊舍尼方),为诸佛母,(伽)字。
东南方(火天方),诸菩萨,画摩尼宝,(迦)字。
北方(夜叉方),观世自在及眷属,画莲花(娑)字。
南方(焰摩方),金刚秘密主并眷属,或书[口缚]字
画一切诸执金刚印,或书字句,所谓[合牛]字
西方(次涅浬底方),不动如来(唅)字。
西北方(风天方),降三世尊摧大障者,或作彼印,或书字句,所谓诃字。
◎ 次于四方,画四大护。帝释方,名无畏结护者,金色白衣,面现少忿怒相,手持檀荼,或作彼印,或置字句,所谓作[口缚]字。夜叉方,名坏诸怖结护者,白色素衣,手持朅伽,并布光焰,能坏诸怖,或画彼印,或置字句,所谓[口缚]字。龙方,名难降伏结护者,亦如无忧华色,被朱衣,面像微笑,在光焰中而观一切众会,或置彼印,或置字句,所谓索字。焰摩方,名金刚无胜结护者,黑色玄衣,毘俱胝形,眉间浪文,上戴发冠,自身威光照众生界,手持檀荼,能坏大为障者,或作彼印,或置字句,所谓吃谶字;及一切眷属使者,皆坐在白莲华上。」
第二重院:次于四方,画四大护。
东方(帝释方)为无畏结护,(金色,白衣)([口缚])字
北方(夜叉方)为坏诸怖结护,(白色、素衣),([口缚])字。
西方(龙方),为难降服结护,(无忧华色、朱衣),(索)字。
南方(焰摩方)为金刚无胜结护(又称忍大护),(黑色、玄衣),(吃谶字)。
◎ 真言者如是敷置已,次当出外,于第二分画释迦种牟尼王,被袈裟衣,三十二导师相,为说最胜教施一切众生无畏故,或袈裟[金本]印,或以字句,所谓婆字。次于外漫荼罗,以法界性加持自身,发菩提心,彼舍三分位,当三作礼,心念大日世尊,如前调色;于第三分,帝释方,作施愿金刚童子形,三昧手持青莲华,上置金刚慧杵,以诸璎珞而自庄严,上妙绡縠为裙,极轻细者用为上服,身郁金色,顶有五髻,或置密印,或置字句,真言曰: 南么三曼多勃驮喃 销
◎ 于其右边,光网童子一切身分皆悉圆满,三昧手执持宝网,慧手持钩,或置彼印,或书字句,所谓染字;依焰摩方,除一切盖障菩萨,金色发冠,持如意宝,或画彼印,或置字句,所谓恶字。夜叉方,地藏菩萨,色如[金本]孕遇华,手持莲华,以诸璎珞庄严,或置彼印,或置字句,所谓伊字;龙方,虚空藏,白色白衣,身有光焰,以诸璎珞庄严,手持朅伽,或置彼印,或置字句,所谓伊字。」
2、第二种画释迦牟尼王(释迦佛坛城)
主佛:释迦牟尼王,种子字婆。
东方帝释方:施愿金刚童子形,种子字 销。
光网童子,种子字染。
南方焰摩方:除一切盖障菩萨,种子字恶。
北方夜叉方:地藏菩萨,种子字伊。
西方龙方:虚空藏菩萨,种子字伊。
【六】演说「灌顶法」是化佛所做的事。
◎ 真言者宴坐,安住于法界,我即法界性,而住菩提心。
‧ 真言者宴坐:修真言的修行人要禅定中安住本心,住在漫荼罗坛城。
‧ 安住于法界:如此本心能安住法界。
‧ 我即法界性:由此代表我即法界性,住在菩提本心内。我:本尊、化佛。
‧ 而住菩提心:本尊、化佛住在菩提本心内。
◎ 向于帝释方,结金刚慧印,次作金刚事,殷懃修供养。
‧ 向于帝释方:面向帝释方打金刚慧印。
‧ 结金刚慧印:打金刚慧印。
‧ 次作金刚事:依次做金刚事。
‧ 殷懃修供养:并勤修法界供养法。
◎ 现诸佛救世,三昧耶印等,念一切方所,三转持真言。
‧ 现诸佛救世:显现出诸佛救世的慈悲心。
‧ 三昧耶印等:禅定方式入三昧耶。
‧ 念一切方所:使念力到某一方而能度众生。
‧ 三转持真言:将真言用本心转动三次。
修真言的修行人,要禅定中安住本心在漫荼罗坛城中。如此本心能安住法界,由此代表我即本尊、化佛。本尊、化佛住在菩提本心内。面向帝释方打金刚慧印,依次做金刚事,并勤修法界供养法。显现出诸佛救世的慈悲心,禅定方式入三昧耶,觉受法界各道,将真言用本心转动三次,使念力到某一方而能度众生。
◎ 依法召弟子,向坛而作净,授彼三自归,住胜菩提心。
‧ 依法召弟子:依佛法召弟子入坛城修行。
‧ 向坛而作净:面向坛城先洒净道场。
‧ 授彼三自归:自己在佛前自授三皈依。
‧ 住胜菩提心:能将内心安住在殊胜的菩提心中。
◎ 当为诸弟子,结法界性印,次结*轮印,一心同彼体。
‧ 当为诸弟子:应当为诸佛弟子。
‧ 结法界性印:打出法界印。
‧ 次结*轮印:再打出*轮印。
‧ 一心同彼体:共同一齐修行,起慈悲心。
◎ 缯帛覆面门,而起悲愍心,令作不空手,圆满菩提故。
‧ 缯帛覆面门:护持佛弟子学佛。
‧ 而起悲愍心:起慈悲心。
‧ 令作不空手:令修行有所收获而不空。
‧ 圆满菩提故:使佛弟子能圆满菩提。
化佛教导弟子修行方法:
依佛法召弟子入坛城修行,面向坛城,先洒净道场,自己在佛前自授三皈依,能将内心安住在殊胜的菩提心中。应当为诸佛弟子打出法界印、*轮印,共同一齐修行起慈悲心,护持佛弟子学佛,使佛弟子能圆满菩提,令修行有所收获而不空、没有不成就。
◎ 耳语而告彼,无上正等戒,次当为彼结,正等三昧印。
‧ 耳语而告彼:告诫佛弟子学佛要以发无上慈悲心为主。
‧ 无上正等戒:以戒律规戒自己。
‧ 次当为彼结:结三昧印。
‧ 正等三昧印:以愿守三昧戒。
◎ 授彼开敷花,令发菩提意。随其所至处,而教于学人。
‧ 授彼开敷花:愿接受佛教导,而使本尊住莲花中并使得莲花花开,此时果位是初地(登地)。
‧ 令发菩提意:使佛弟子明白发菩提心真正的意思。
‧ 随其所至处:随其所到之处。
‧ 而教于学人:而教导初学人。
◎ 作如是要誓,一切应传授。
‧ 作如是要誓:愿意如此发愿。
‧ 一切应传授:应该要传授一切佛的正法。 告诫佛弟子学佛要以发无上慈悲心,以戒律规戒自己,若有守此戒,以愿守三昧戒,愿接受教导而使本尊住莲花中并使得莲花花开入初地果位,使佛弟子明白发菩提心真正的意思。随其所到之处而教导初学人。只要愿意发如此誓愿的佛弟子,都应该要传授一切佛的正法。
◎ 具德持金刚,又请白世尊:唯愿仁中胜,演说灌顶法。
‧ 仁中胜:报身佛,指毗卢佛。
◎ 尔时薄伽梵,安住于法界而告金刚手,一心应谛听:
‧ 尔时薄伽梵:毘卢遮那佛。
‧ 安住于法界:安住法界菩提本心内。
‧ 而告金刚手:告诉金刚手菩萨。
‧ 一心应谛听:专心听法教。
◎ 我说诸法教,胜自在摄持,师以如来性,加持于自体。
‧ 我说诸法教:各种佛法的教导及法脉。
‧ 胜自在摄持:最殊胜是内心摄受专持的修行。摄:摄受。持:修持。
‧ 师以如来性:菩萨以佛性加持。如来性:佛性。
‧ 加持于自体:加持于修行者 。
◎ 或复以密印,次应召弟子,令住法界性,大莲华王中。
‧ 或复以密印:秘密手印。
‧ 次应召弟子:其次应召弟子入坛城。
‧ 令住法界性:令安住法界。
‧ 大莲华王中:清净体性的大莲花中,其内住修真言的修行人。
◎ 以四大菩萨,所加持宝瓶,结支分生印,而用灌其顶。
‧ 以四大菩萨:同时以四大菩萨加持。
‧ 所加持宝瓶:并以宝瓶灌顶法方式加持。
‧ 结支分生印:结支分生手印。
‧ 而用灌其顶:一种灌顶方法。
◎ 髻中应授与,大空暗自门,心置无生句,胸表无垢字。
‧ 髻中应授与:报身佛到应身佛用同一种灌顶方法于髻中,授与智慧种子。
‧ 大空暗自门:此时有月轮中的暗字。
‧ 心置无生句:本心出现真言、咒语。
‧ 胸表无垢字:胸前显示卍字。
◎ 或一切阿字,发髻金色光,住白莲华台,等同于仁者。
‧ 或一切阿字:阿字。
‧ 发髻金色光:发髻中放出金色光。
‧ 住白莲华台:本尊住在白莲华台上。
‧ 等同于仁者:如此即同佛类似。仁:佛。
请佛(大毘卢佛),说明灌顶法。
我说各种佛法的教导中,最殊胜是内心摄受专持的修行。佛菩萨以佛性加持于修行者,或再以秘密手印召弟子入坛城,安住法界清净体性的大莲华中;同时以四大菩萨加持,并以宝瓶灌顶法方式加持。由报身佛到应身佛用同一种灌顶方法于髻中,授与智慧种子;此时有月轮中的暗字,本心出现真言、咒语,胸前显示卍字及阿字,发髻中放出金色光,本尊住在白莲华台上。如此即同佛类似(此为化佛的修持)。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三· 转字轮漫荼罗行品第八白话注解》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