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三· 悉地出现品第六白话注解▪P2

  ..续本文上一页居诸天,亦复自受用之。又如幻术真言能现种种园林人物,如阿修罗真言现幻化事,如世咒术摄毒及寒热等,摩怛哩神真言能作众生疾疫灾疠,及世间咒术摄除众毒及寒热等,能变炽火而生清凉。

  ‧欲界:欲界天。此处天人迷醉在自在满意的心。他化自在天属欲界天内。

  ‧自在悦满意明:这是到欲界天的一种神通,也是欲界天的一种方式;其心表现出自在满意及喜悦,由于想要的都可以达到。

  ‧出众妙杂类戏笑:各种放逸、散乱、邪见、需求。戏笑:放逸、散乱。杂类:邪见。

  ‧自所变化:幻化。

  ‧自受用之:自受用功德智慧。

  ‧摩酰首罗天:属色界天。大自在天属色界天内。

  ‧胜意生明:这是以意根觉知的神通。

  ‧受用遍受用:以自己道中物质幻化到别道使用,这是一种如幻神通。

  ‧阿修罗:此道众生好斗、嗔恨、不饮酒、女性艳丽貌美、福报大,各界中都有阿修罗。

  ‧摩怛哩神:指无色界。

  秘密主呀!譬如修持真言行,达到如幻有成就时,心可以有欲界的神通,欲界天子迷醉各种需求,以自己如幻方式变化到欲界及他化自在天各处,由此而自受功德智慧。心可以以意根方式觉知的神通到大自在天;亦能幻化出三千大千世界之所需求,以利益众生。以如幻法化一切,入大自在天各处并授与各净居诸天,由此而自受功德智慧。又如幻术真言能幻化各种园林人物:如阿修罗真言能现幻化之事,又如世间咒术能摄持毒障及寒热等。又如无色界真言能施作众生疾病、瘟疫、灾难、疫疠;及世间咒术能去除众毒及寒热等,能将炽火除去而心生清凉。

  

是故,善男子!当信如是流出句真言威德。此真言威德非从真言中出,亦不入众生,不于持诵者处而有可得。善男子!真言加持力故,法尔而生,无所过越,以三时不越故,甚深不思议缘生理故。是故,善男子!当随顺通达不思议法性常不断绝真言道。」

  ‧流出句真言威德:由本心而说出恒常不变的道理。

  ‧三时不越故:任何时候都不违越。三时:指过去、现在、未来。

  所以善男子,要〝相信〞真言有如此般的威德(功能)。真言威德不是由真言本句而出,也不是由修持真言的人或有修真言者的地方而可得到。善男子!最重要的是佛的真言加持力之缘故,由本心恒常不变的道理,真言威德由法界本自如此而生出(例如降伏魔障之力在法界本自如此而生出。法尔:其法本自如此。天然、自然之义),无法可以过越,由于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越,此是很深奥及不可思议因缘所生的道理之缘故(缘:因缘而生,由空起用产生的加持力)。是故,善男子,应当随顺通达到不思议的法性,要经常不断绝修持真言至可以使用真言,这才是「真言道。」

  此段说明「真言道」的威德,最主要靠佛力加持的真言,有如幻的功效;而不是真言的字句,使用真言的人或地方所出。真言有如幻的威德可以达欲界、色界、无色界等各界中消除各种疾病…,使达清凉;使妄心可以因此清净而解脱自在,达到清净的本心。由此可知,真言修行者在有佛力加持,及自身功德力及愿力下,在心清净时有如此大的威德。愿修行者了知大毘卢佛的佛心,所以对「佛」的「信心」是必备条件,不然真言、咒语是无法有效。长期的慈悲心、愿力不退失下学习佛的悲愿,最后在法界中有相对等的地位。如此,才算一个真正具有法界能力真言道的修行者,可以利益众生而行事;若只想用佛力加持,违背佛理、只利益个人的事,在法界仍会起相当大的反弹。检视自己用真言的起心动念,每件事都要以利益众生为主而不是只为利益自己。

  

尔时世尊复住三世无碍力依,如来加持不思议力依,庄严清净藏三昧。实时世尊从三摩[金本]底中,出无尽界无尽语表,依法界力、无等力、正等觉信解,以一音声四处流出,普遍一切法界与虚空等无所不至真言曰:南么萨婆怛他蘗帝[口骠] 微湿[口缚]目契弊 萨婆他 阿阿闇恶

  ‧三世无碍力:在无因果及业障之下,持咒的念力具有无碍力。

  ‧如来加持不思议力依:如来加持力。

  ‧庄严清净藏三昧:本心清净,具有正等觉信解的佛智叫做清净藏三昧的「佛」定。

  ‧无等力:功德智慧力。本心具有无比大的能力。

  ‧正等觉信解:佛智。

  尔时世尊又依三世无碍力(念力)依,如来加持力住入本心庄严清净三昧定中(这是诸佛住本心的方法)。实时世尊即从三摩钵底定中,出十法界到虚空无所不在之处(这是起相用的方法)。依法界力、功德智慧力、佛智达到各处各界,以一音声幻化出各界语音,显示出各界的相法并说出遍法界无所不至真言曰:

  南么萨婆怛他蘗帝(口骠) 微湿[口缚]目契弊 萨婆他 阿阿闇恶

  

正等觉心从是普遍,实时一切法界诸声门从正等觉标帜之音而互出声。诸菩萨闻是已,得未曾有开敷眼发微妙言音,于一切智离热者前而说颂曰:

  ‧正等觉心:佛心。

  ‧正等觉标帜:卍字、音万。

  ‧互:转动。

  ‧得未曾有开敷眼发微妙言音:谓已接近登地的修行者,得智慧法喜,也能由卍字处相应发微妙音。未曾有开敷眼:智慧法喜。

  ‧一切智:佛智由种子字所组成。

  ‧离热:离各道的一切烦恼,最主要是除去习气。热:习气。

  

奇哉真言行!能具广大智,若遍布此者,成佛两足尊。

  奇妙的真言修行,能用修真言而有广大智慧,本尊、化佛若遍布入此卍字者,必定可以成福慧具足的佛。

  

是故勤精进,能诸佛语心,常作无间修,净心离于我。

  因此要精进修行,能由卍字相应觉知,能知诸佛的语言及佛心,经常无间断地修行,以现出本心清净心,远离妄心的我执。

  佛光是光亮普照、遍一切处,同时法界的各种法门及各种语言,会由佛的本心卍字转动,引发出声,应化到一切处。诸菩萨及未来登地菩萨也能由卍字处相应发微妙音,于佛智下远离各道的一切烦恼及习气而称颂「真言行」。

  

(五)成佛的修行方法

  

尔时薄伽梵复说此法句:

  于正等觉心,而作成就者,于园苑僧坊,若在岩窟中。

  或意所乐处,观彼菩提心。乃至初安住,不生疑虑意。

  随取彼一心,以心置于心。证于极净句,无垢安不动。

  不分别如镜,现前甚微细。若彼常观察,修习而相应。

  乃至本所尊,自身像皆现。第二正觉句,于镜漫荼罗。

  大莲华王座,深邃住三昧。总持发髻冠,围绕无量光。

  

离妄执分别,本寂如虚空。

  上述是空观的修行方式,本尊自现面相且达心如虚空寂静的状态。

  修行方式:

  空观:以入空观想为主,达本心寂静如虚空。

  假观:以如幻法假观为主,本心以慈悲心度众生、满足各道众生之愿而学习佛智。

  ‧一心:由妄心中的一念开始修行。

  ‧以心置于心:以真心置换妄心。

  ‧无垢安不动:安住本心无垢不动之境界。

  ‧第二正觉句:第二阶段以佛真言句修行。

  ‧于镜漫荼罗:修行中内心显现出坛城。镜:显现。

  ‧三昧:定。

  ‧总持:本尊所拥有的法门。如咒语、度生的一切法。

  有成就的修行者,修到正等正觉的佛心,都是如下面修行,无论园苑、僧仿、岩窟或喜欢之地,都要内观那个「菩提心」,最初安住到达的心,是不生妄念且不生疑虑杂念。再取任何一念(妄心),逐步内观到心的源头,一直内证到本心是清净无垢,安住不动的寂静相。此心境界如镜一般没有任何分别(即本心不可言说,不可分别之意),可觉受到微细的觉知。

  若常观照此本心,修习本尊到本尊相应,致使内本尊出现,于明镜中自见面像。第二段用佛的真言句修行,可由内本尊观如幻法的坛城,内观到莲华座安住,深入三昧定中,本尊的各种法器及外形、发髻或头冠都很清楚,本尊会放无量光,此时修行者的心,已达离妄念执着及意识心的一切无分别。内心进入寂静状态,好像虚空平等无分别一般。

  

(六)本尊修成的成就以饶益众生为先。

  

下述本尊行如幻法下化众生,此为假观的修行方式。

  本尊承受三种加持力以饶…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三· 悉地出现品第六白话注解》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