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由「入真言门住心品之余」中介绍十缘六句(上)▪P4

  ..续本文上一页成就,那是如海市蜃楼,非自身成就,仍须努力。上根须了脱三界因果,会到佛国土。中根入十方净土、边缘土。下根入天宫、天界土。

  

经云。复次秘密主。以干闼婆城譬。解了成就悉地宫者。释论云。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实有。有人初未曾见。意谓实乐。疾行赴之。近而遂失日高遂灭。饥渴闷极。

  热气如野马。谓之为水。复往趣之。乃至求之。疲极而无所见。思惟自悟渴愿心息。行者亦尔。若以智慧无我无实法者。是时颠倒愿息。声闻经中。无此干闼婆城喻。又以城喻身。说此众缘实有但城是假名。为破吾我故。菩萨利根。深入诸法空中。故以干闼婆城为喻也。此中言悉地宫。有上中下。上谓密严佛国。出过三界非二乘所得见闻。中谓十方净严。下谓诸天修罗宫等。若行者成三品持明仙时。安住如是悉地宫中。当以此喻观察。如海气日光因缘。邑居严丽层台人物灿然可观。不应同彼愚夫。妄生贪着。求其实事。以此因缘。于种种胜妙五尘中。净心无所罣碍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以干闼婆城譬。解了成就悉地宫者:以干闼婆城比喻,说明净土成就,亦包括边缘土或天界天宫。

  

◎释论云。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实有:早上日出时,城门宫殿均有人出入。中午时人休息不出入,但可见城宫殿却没有人。

  

◎有人初未曾见。意谓实乐。疾行赴之。近而遂失日高遂灭:有修行人未见,心想见实相之喜乐,想快点成就,却因为有贪着之心,而看不到净土。

  

◎饥渴闷极。

  热气如野马。谓之为水。复往趣之。乃至求之。疲极而无所见。思惟自悟渴愿心息:修行人心贪着,如饥渴之人,于是将热气以为水快来了,以此为求之,最后仍无法见实相,自己因贪念无法达愿望,只想休息,不想再修行。

  

◎行者亦尔。若以智慧无我无实法者。是时颠倒愿息:修行者以人间智慧观之,无我相、无法相入空无观念。若此时以此颠倒梦想,所愿回净土均不成就,只有停在此处,无法进步。

  

◎声闻经中。无此干闼婆城喻。又以城喻身。说此众缘实有但城是假名。为破吾我故:修声闻小乘众生是没有佛国净土观念,以净土比喻只是方便为众生而已,但也是一个名相。此观念是破小乘的我执,不可执着有净土。

  

◎菩萨利根。深入诸法空中。故以干闼婆城为喻也:因菩萨入空性中现净土佛国。故菩萨修行会以干闼婆城为比喻空中妙有之实相。

  

◎此中言悉地宫。有上中下。上谓密严佛国。出过三界非二乘所得见闻。中谓十方净严。下谓诸天修罗宫等:于此成就国土中修持,故言悉地宫。有三种根器的国土世界。上根入庄严佛国净土、中根可入十方净土边缘化土、下根可入天界天宫及阿修罗国土。若了知密严佛国的国土世界,必须本身没有三界的因果。

  

‧出过世界:已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二乘:声闻乘、缘觉乘。

  

◎若行者成三品持明仙时。安住如是悉地宫中:修行者以上中下三种根器,持明成就时,即可安住三种不同国土成就。

  

◎当以此喻观察。如海气日光因缘。邑居严丽层台人物灿然可观。不应同彼愚夫。妄生贪着。求其实事:用喻说修行,如同日光、气候、国土、天宫、净土,各人物自然可现。与凡夫贪着想要于定中见之是不同的心。

  

◎以此因缘。于种种胜妙五尘中。净心无所罣碍也:因修行者根器不同,清净心现出各种殊胜奥妙不同的现象,心中无所挂碍,可以渡五趣六道众生。

  

(6)响喻:此段说明用响比喻咒语及法音,不要执着,以耳根入耳根圆通,以音声是可以渡众生。

  

经云。复次秘密主。以响喻解了真言声。如缘声有响。彼真言者当如是解者。释论云。若深山峡谷中。若深绝涧中。若空大舍中。以语言声相击故。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为有实。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转故。更有响声诳人耳根。人欲语时。亦咽口中有风。名忧陀那。还入至齐。响出时。触顶及断齿唇舌咽胸七处而退。是名为语言。愚人不解而生三毒。智者了知心无所著。但随诸法实相。真言行者若于瑜伽中。闻种种八风违顺之音。或诸圣者以无量法音现前教授。或由舌根净故。能以一音遍满世界。遇此诸境界时。亦当以响喻观察此。但从三密众缘而有。是事非生非灭非有非无。是故于中不应妄生戏论。尔时自入音声慧法门也。

  

◎经云。复次秘密主。以响喻解了真言声。如缘声有响。彼真言者当如是解者:秘密主用响比喻真言咒语,因有声才有响,修真言者应知了解。

  

◎释论云。若深山峡谷中。若深绝涧中。若空大舍中。以语言声相击故。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为有实:在空屋,山谷中有声音会有回音,以语言声相互击之,从声出而有声名为响(回音),无智人听到回音以为真实。

  

◎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转故。更有响声诳人耳根:修行智慧人知道声不是真实,由入人的耳根、耳识识能系统而知,凡夫以此回音响声,误以为真实音。

  

◎人欲语时。亦咽口中有风。名忧陀那。还入至齐。响出时。触顶及断齿唇舌咽胸七处而退。是名为语言。愚人不解而生三毒。智者了知心无所著。但随诸法实相:人想说话时,由七处经过成语言,气往上出到口中而出,即成语言。愚人不了解妄心生贪嗔痴三毒,由口而出语,修行有智慧人了知真心无所著,一切自现来去自如的实相。

  

‧齐:丹田(肚脐)。

  

◎真言行者若于瑜伽中。闻种种八风违顺之音。或诸圣者以无量法音现前教授。或由舌根净故。能以一音遍满世界。遇此诸境界时。亦当以响喻观察此:若修本尊相应,观到启出不好念或圣境时,由佛来教导,或因舌根清净,以一个种子字音,遍入各世界渡生,应以响喻观之(受佛力加持教导,非自身成就)。

  

‧真言行者若于瑜伽中:指本尊相印。‧闻种种八风违顺之音:内心由五蕴八识现出不好的念头。

  

◎但从三密众缘而有。是事非生非灭非有非无。是故于中不应妄生戏论。尔时自入音声慧法门也:由修持三密加持成就本尊,因渡众生而此现象(如幻三昧成就),不要自心生妄想乱说,更应该由此循音声入佛的智慧中,修成自身成就。

  

‧是事非生非灭非有非无:如幻三昧。

  

‧入音声慧法门:以耳根音声入空性,入如幻三昧,最好以此自身成就。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由「入真言门住心品之余」中介绍十缘六句(上)》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