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教诲黎明曙光讲记▪P4

  ..续本文上一页此为佛法结果故当知。

  

  大恩上师说:不去贪著自利寂灭安乐的妙味,一心摄取佛子勇士的传记之后,恒时唯一利他,这就是佛法的结果。因此务必要认识到这一点。

  “不贪自利寂灭安乐味”:对于自利寂灭的乐味不贪著。小乘人耽著在偏空涅槃上,不能放舍自己的安乐、不惜劳苦地利益众生。但是学大乘,连这个自利寂灭的乐味都要放下。《摄波罗蜜多论》说:“无力引发世间利,毕竟弃舍此二乘,一味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以小乘自利的心并不能引发无量有情的利益,所以要舍弃这种以自利为重的小乘心,大乘修行人以一味利他为本性,所以应当趣向无上佛乘。

  “摄取佛子勇士传记海”:藏文里“传记”有一层涵义,就是一经听闻就能种下解脱种子,比如常啼菩萨的传记、密勒日巴尊者的传记。“摄取佛子传记”,就是把佛子菩萨的真实行履领纳于自心,发愿要行到和他同等的境界。比如,菩萨如何修持布施波罗蜜多,我也发愿随学,他是怎么做的,我也努力做到和他一样。按这样,浩瀚如海般的佛子行都一一摄取。

  “之后恒时唯一行利他”:在发了誓愿随学佛子万行之后,任何时候都唯一行持利他,心心念念都是考虑利他,身口意一切行为都是做利他,这就是做诸佛的事业。

  我们学佛到底为了什么?到底要学成怎样一种结果?其实,学佛就是为了把一切众生都安置在佛果位,为了这件事,我们才发菩提心付出一切努力。我们学习佛法的结果,并没有别的,就是全身心奉献于众生界,恒时只做一件事——就是利他。所谓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愿乃尽,以众生界不可尽故,我此愿王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弟子书》说:“易得少草畜亦食,渴逼获水亦欢饮,士夫此为勤利他,此圣威乐士夫力。日势乘马照世游,地不择担负世间,大士无私性亦然,一味利乐诸世间。”(旁生也会为自己的快乐而努力。唯有精勤利他,才显示了大士超胜其他人的大力量。就像太阳永不停息地照耀世间,大地平等担负起一切世间,大士无私的本性也是一味利乐世间。)

  

  现今释迦圣法极微弱,众生善聚逐渐减退时,

  非以少许自利活命故,应勤弘法利生诸心友。

  

  大恩上师教诲说:诸位心友!当今时代佛法极为衰微、众生善业逐渐减退,现在并非以少许自利而活命的时候。因此,我们应当精进地弘扬佛的圣法、一心成办众生的利益。

  前两句是讲时代状况,一是佛教衰微,二是人心恶化。在这种时候,每个大乘佛子都应该把“弘扬佛法、教化人心”视为自己的责任。法在人弘,人能弘法。如果人人都有振兴佛教的责任感,尽心尽力地向人们宣讲佛法的真义,身体力行大乘的菩萨道,那佛法一定能兴盛,众生一定得利益。我们有责任引导这个时代的人,让人们皈依三宝、深信因果,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断恶行善,让善业增上,就能把众生安置在安乐之中。

  大恩上师在圆寂之前赐给我们最后的遗教,上师说:“即使有一天我已不在人世,我期望我的弟子们能够坚定不移地修持并弘扬佛法,力争将佛法的智慧之炬一代代地传下去,这就是对我最好的纪念和报恩。”

  “作为末法时代的说法者,我将一生都用在了弘法利生事业上面。因为我在今生公开地为众多弟子传讲了本来应该保密的、极为殊胜的密法——光明大圆满,因此,在我死后,我的肉身应该不会缩小,但我却并不以此为憾。虽然寻找转世灵童,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潮流,但你们不必去寻找转世灵童,也不必大动干戈地建造灵塔,我将会以另一种方式与你们在一起!”

  “希望你们能记住两个要点:第一、不要扰乱其他众生的心;第二、要持之以恒地修持并弘扬佛法。”

  

  (三)结劝

  

  如是教诲黎明初曙光,应于清净意空恒依止,

  从此佛法圆满之日轮,现前利乐吉祥诸心友。

  

  大恩上师说:诸位心友!这一篇教诲就像黎明时最初的曙光一样,你们应该在自己清净心的虚空中恒时依止它,由此将会生起佛法圆满的日轮,周遍呈现利益安乐的吉祥。

  这里,把教诲比喻为“黎明曙光”。上师从大智慧中流露的光明文句,落到了我们心相续中,以这个加持,我们心中便有了最初的一线觉悟,这就是光明的开端,最初的觉醒。然后,我们在清净的信心里依止这篇教言长期去实行,就是“于清净意空恒依止”。这个无垢的清净信心,好像一尘不染的虚空一样。“应恒依止”有个“恒”字,说明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像向导给我们画好了路线,之后久要遵循这一路线坚定不移地走到底,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

  我们从听受教言开始,按照教言的指示,先打好佛法基础,认真学习三乘戒律学处,依止正知正念一丝不苟地严谨持戒。其次,每一天都远离散乱,勤奋地闻法、思维、串习。长年累月这样坚持做下去。在自相续成熟了之后,就一味利益众生,一心为圣教、为众生。这条路决定下来,坚持不变、始终遵守,这就是恒依止。所以,看起来只有三句话的要点,实际上要实行一辈子。对有信心的人来说,上师这三句话就成了自己一生修行的座右铭,一天都不敢忘记。这样,通过两堂课的学习,就决定了一生修行的方向和道路。真正按这样修行,内心的觉悟光明会越来越明显,终有那么一天,心中将显露佛法圆满的日轮,出现光明朗朗的利乐吉祥。

  大恩上师在教言一开始说了无量法门的重大关键就是这三句要点。反过来,能按这三句要点深入实行,一定能穷尽佛法的源底。为什么?因为守持清净三戒,就奠定了一切佛法的基础;对于显密教法如理如量地闻思修,就有了一切佛法的命根,能运转起一切佛法的修证;尽未来际弘扬圣法、利益众生,就是佛法的究竟结果。所以,这三句是实修教言的精义。

  总而言之,上师以过来人的身份把最宝贵的实修经验传给我们,我们能恒时依止上师的教诲,实际是开始踏上了上师如意宝曾经走过的光明之路,最终必然得到和上师无二的成就。

  所谓甚深教言亦即此,慈爱忠言此外亦非有,

  一生实修精要亦为此,故勿舍弃牢记于心间。

  所谓的甚深教言也就是这个,慈爱的忠言也是在这以外再没有别的,一生真实修行的精要也就是这个。所以你们应牢牢铭记心间,片刻都不舍离。

  我们学习了这篇教言,要牢记上师的三句教诲:佛法的基础是守持净戒;佛法的命根是闻思修行;佛法的结果是弘法利生。这是需要我们尽这一生全身心投入来奉行的教言。

  

  四、回向善根

  

  祈愿作此千万福德力,众生得触真实道光明,

  来日皆于殊胜极乐国,究竟成满圆熟净三德。

  

  大恩上师这样回向:祈愿以我作这篇教言的众多福德,让一切众生接触到真实解脱道的光明,将来某一天在殊胜的极乐世界里,究竟圆满圆、熟、净的功德。

  “圆、熟、净”:圆是圆满十度,熟是成熟所化众生的相续,净是把不清净的土修炼成为净土。这三德到达究竟,就是圆满了菩提道而成佛。

  上师如意宝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引导无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上师经常说:“我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凡是和我结缘的众生,不论仇缘、亲缘,我都把他们接引到极乐世界。虽然有东方现喜刹土、邬金铜色吉祥山刹土等许许多多的净土,但是像极乐世界那样功德圆满又极容易往生的净土,却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往生之后可以成就一切所愿,无勤度化一切众生。”

  很多授记都说:凡是和上师晋美彭措法王结缘的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比如两百多年前的大成就者菩提金刚在他的授记中这样说道:

  单坚阿拉木天喇荣沟,邬金莲师化身名晋美,

  彼于菩萨四众眷属中,广弘显密教法如明日,

  利生事业顶天立地也,清净所化眷属遍十方,

   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

  里面授记得很清楚,在喇荣沟有一位名为晋美的莲花生大士的化身,在菩萨四众眷属中,如明日那般广弘显密教法,利生事业极其广大,凡是与他结缘的众生都往生极乐世界!

  1989年,上师去拉萨朝拜觉沃佛像,在觉沃像前,上师猛利祈祷并发愿尽力弘法利生、救度沉溺在轮回苦海中的无数众生,让他们往生净土。

  上师随即入定,见觉沃佛像放出耀眼的光芒,觉沃像微笑说:“善男子!以后凡是和你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上师的两位上师——罗珠上师和班玛斯德上师,也曾经对上师讲:你在晚年会广弘净土法门,以此可以让无量众生都往生到极乐世界。

  按照这些授记所说,上师如意宝普遍广弘净土法门,劝导人们念诵阿弥陀佛名号。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上师规定每年在藏历九月定期举行极乐法会。除此之外,上师经常到各地举办隆重的极乐法会,引导众生往生极乐。其中规模宏大的有三次,一次是1993年在喇荣举行的极乐大法会,当时漫山遍野都是白色帐篷,人流如海一眼望不到边际。据粗略统计,当时参加极乐法会有四十五万人。后来在新龙和道孚举行的极乐法会,人数大概在五十万左右。最隆重的一次,有将近一百万人参加,发愿念一亿遍阿弥陀佛名号的人非常之多。

  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以上的授记完全是真实语。我们可以观察,那么多次的大法会中,千千万万的人都和上师结上了法缘,被上师慈悲的手接引到无比安乐的极乐净土,永远告别轮回苦海。大恩上师的发愿力广大不可思议,我们这些人都是以大恩上师的福德力加持,才在迷茫的人生当中,有幸接触到真实道的光明。而且,我们必定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在殊胜美妙的极乐国里,圆满我们成佛的愿望!

  

  藏历十六胜生萨迦月十五日(1986年藏历4月15日),阿旺洛珠聪美赐予僧众二千余人四心滴灌顶及传承时宣说。善哉!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守持戒律是圣法的基础?

  2.可以从哪些角度把清净戒律说为功德大源泉?

  3.解释“稳固念知”的涵义。念和正知是什么的对治法?为什么持戒时不能失去稳固的念知?通过什么方法能引起念和正知?

  4.从什么角度说闻思修是佛法的命根?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不随散乱魔引转,恒时精进闻思修诸业”?这里闻思修诸业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法业?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一心致力于闻思修,以及让心不断在闻思修的方面良性运转?为什么说不具闻思修三慧就无力行走解脱道?

  5.学习佛法的结果是什么?

  6.解释颂词:

  现今释迦圣法极微弱,众生善聚逐渐减退时,

  非以少许自利活命故,应勤弘法利生诸心友。

  7.守持净戒、闻思修和弘法利生三者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这篇教言叫做“黎明曙光”?

  

《教诲黎明曙光讲记》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呼唤观世音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