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入菩萨行论全论分二:一、论名;二、论义。
甲二(论义)分三:一、入造论之理;二、所入之自性;三、圆满结尾。
乙二(所入之自性)分三:一、入者所依补特伽罗;二、入者之意乐;三、趋入之方法。
丙二(入者之意乐)分二:一、发心之功德;二、受持之方法。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戊二(论义)分三:一、加行;二、正行;三、后行。
己一(加行)分二:一、净化自相续;二、为利他而修心。
庚一(净化自相续)分八:一、供养;二、顶礼;三、皈依;四、忏罪;五、随喜;六、请转*轮;七、祈请不涅槃;八、回向福德。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轮、请求不入涅槃,今天继续讲回向支,善根或福德要做回向。
辛八(回向福德)分二:一、总回向。二、别回向。
壬一,总回向:
如是诸观行,所积一切善,
以彼愿消除,有情一切苦。
“如是诸观行”:指前面所讲的供养、顶礼、随喜、忏悔等等。
“所积一切善”:将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包括有漏的善根和无漏的善根与福德,都回向给三界一切众生,愿消除他们的痛苦。也可以将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中所积累的善根福德,统统回向给众生,通过我们的善根福德的力量,消除他们的一切身心上的痛苦,也就是获得永恒的解脱。这些善根、福德不是要留给自己的,也不是利用这些善根福德令自己获得解脱。作为大乘修行人,作为佛子,都要为众生。
对一个智者来说,善根福德是无价之宝,是极其珍贵的东西。财产算什么,生命算什么啊?真的,对一个具有智慧的人来说,为了积善根、积福德可以舍弃一切,包括财富、生命。因为他知道善根的重要性,他知道这些福德给自己带来的利益都是真实的利益,这个利益是不可想象的,再多的财富也无法做到这点,也不能给我们带来如是的利益,包括我们的生命、身体都不可能给自己带来如是的利益,尤其是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尤其是我们面对来世的时候,唯一能利益和帮助我们的只有善根和福德,所以真的很重要,很难得,不容易啊!积累点善根不容易呀,积累点福德不容易呀,这些善根福德给我们今生来世带来的利益也是不可想象的啊,所以很重要、很珍贵。一个智者很明白这一点。
这个善根、福德要回向给他人,要给这些众生,真有点舍不得,有点难。这些不同于财富,或生命,如果需要财富,我可以给;如果需要生命,我也可以给;但是如果需要善根、福德,有点舍不得啊,因为积累点儿善根太难了。无始劫以来到现在,自己才积累了那么点善根,才积累那么点福德,现在统统都要归给别人,要送给那些互不相识的众生,包括那些苍蝇、蚊子等平时觉得很讨厌的众生,有点难,真的!虽然难,但是也得舍,必须要舍掉、放下,统统回向、献给那些有情众生。我不要,我不解脱也可以;我不要,我没有福报也可以;愿众生通过我的这些善根、福德能获得永恒的解脱,能获得永恒的快乐、福报。要有这个心,这叫菩提心。
若是这样,我的善根和福德会不会一下子没有了?不会的。你得到的善根就更大了,你得到的福德就更多了,并且你所得到的善根、福德都是无漏的。什么意思呢?因为这里面没有掺杂自私,没有掺杂烦恼,所以都是无漏的。这种无漏的善根和福德才是真正解脱、成佛的因。
大家要学会回向,要懂得回向的真实含义。大家也要做回向,做回向的时候也要发自内心。
有的人一听说“善根、福德要回向”,就很大方:“行,我的善根,我的福德都可以回向给你。”你是真的这样大方吗?你的内心是不是真的这么伟大呀?不是吧!是因为你根本还没有明白善根的价值、福德的重要性吧!这个时候,你把生命、财产与善根做下比较。对你来说,是善根重要还是生命重要?对你来说,是财富重要还是善根福德重要?你应该问问自己,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内心。“对我来说,财富第一,生命第二,善根第三。为了财富我可以舍弃生命,为了生命我可以舍弃善法,为了生命我可以舍弃修行的机会……”这就彻底颠倒了。有些人甚至有点儿高原反应了,就开始往山下跑了,说什么:“这几天肚子不舒服,这几天心脏不舒服……”根本不用涉及到生命危险,只是肚子稍微有点疼了,心脏稍微有点难受了,就往山下跑,跑得无影无踪,连个电话都不留,再也找不到了,也不知道这个人是从哪儿来的,也不知道这个人是往哪儿走的。你自己看看,对你来说,是生命珍贵还是善根珍贵?是财富珍贵还是善根珍贵?不知道什么叫善根,哪有善根啊?根本就没有善根,你给什么善根呀?真的!既然不懂得善根,你怎么行善啊?你怎么知道你有善根?还说“我的一切善根都回向给你”,这是欺骗,只是欺骗!
大家真的应该向内反省一下。如果你真的这样想:“为了善根我可以舍弃一切,包括生命。”这就说明你懂得什么是善根了。你这么重视善根,说明你一定有善根。这个时候,若是真能回向,若是真能舍给他人的话,那你就伟大了,成菩萨了,不得了了。如果是这样,你的善根和福德也都变成无漏的善根和无漏的福德了,因为你已经降伏了私心,你已经降伏了烦恼。这里没有私心,没有杂念,是清净的,这叫无漏。无漏的善根和福德才是真正解脱、成佛的因。
所以,回向很重要,如果希望自己所积累的这些善根和福德变成真正解脱、成佛的因,那就要做回向。回向就像点金剂一样,所有的善根福德都会因此变成菩提的因。之前,这些有漏的善根和福德都是世间福报的因,只能得到世间的福报,不可能成为解脱之因。所以,回向多重要啊!
发心、回向都是一个意思,都属于菩提心。我们修善法的时候,前有发心,后有回向,一个是在前面,一个是在后面,这是二者的差别,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差别。
壬二(别回向)分三:一、为患病者回向;二、为饥渴者回向;三、为贫穷者回向。
癸一,为患病者回向:
乃至众生疾,尚未疗愈前,
愿为医与药,并作看护士。
众生的疾病尚未恢复之前,我愿作为医生、妙药以及护士。
在一位病患面前,我愿化成医生,化成药物,化成护士,侍奉别人。当众生疾病缠身,正痛苦无奈的时候,愿我及时出现,缺医生我就化成医生,缺药物我就化成药物。如果已经有医生,也有药物,但是没有侍奉病人的护士,我就变成侍奉他的人,好好地照顾他,让他迅速恢复健康。这样想,这样发愿,也是为了锻炼心态啊!
我们现在就根本不敢走进医院,若是有个麻风病人或其他的传染病人,更不敢接近了,怕传染。你看现在社会上这些人,在外边逛街的时候都捂着嘴巴,就怕传染。能传染你吗?如果你有这个业力,再蒙再捂也没有用,一定会传染给你的。若是没有这个业力,绝对不会有事的。根本用不着那样吧!
既然逛街都怕传染,到医院就更不用说了,做护士就更难了。若是给一个癌症病人或是一个麻风病人做护士的话,一般的人根本不可能做到。“慈悲,慈悲”,说的倒是容易,居士当着师父的面说“师父太慈悲了”,师父也是当着这些居士的面说“某某居士太慈悲了”,说得倒是容易轻松,但是真正有利他心、慈悲心,难啊!
若是真正要修慈悲心、发利他心的话,是没有选择的,众生需要什么你就变成什么,众生需要什么你就要做什么。什么叫平等?你看,我们现在对自己关系好的,看着比较顺心的,可以帮帮忙,可以利益一下;若是和自己关系不好,看着不顺心的,性格古怪的人,根本不可能去帮助他,根本不可能去利益他。若是遇到残疾人、疯子这些人呢?你能无条件地利益、帮助他们吗?如果真正要发菩提心的话,就是没有选择的,“若众生需要什么,我就变成什么,化成什么”。慈悲心是这样炼出来的,利他心是这样练出来的,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了,不是鹦鹉学舌就可以了,不是在那儿说好听的就可以了,不是在那儿花言巧语一下就可以了!慈悲心是这样炼成的。哪怕是一个麻风病人,如果他需要医生,我就变成医生给他看病;如果需要药物,我就化成药物为他治疗;如果需要护士,我就变成护士精心呵护他。应该以这种方式去利益、帮助众生,主要是这个心,心练成了就行。
癸二,为饥渴者回向:
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
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
在2500多年前的佛经中早有记载:世界会有基本的三大灾难,第一个是瘟疫,第二是个战争,第三个是饥荒。现在就开始有征兆了。饥荒等大灾难,这是饥谨中劫。大家要这样发愿:当出现饥荒时,没有吃的、喝的,饥渴难忍,愿我化成饮食雨,为众生充饥,解决饥渴,要什么有什么。大家千万不能这样想:“愿我别遇到饥荒,愿我别遇到灾难!”这就是懦弱,懦弱!还想当菩萨,还想做菩萨,算了吧!作为菩萨,作为大乘行者,要勇敢一点。“出现灾难的时候,我要第一个在场面对灾难,替众生受苦。我遇难就遇难,死了就死了,只要众生不遇难就行,只要众生能从中获得解脱就行,我无所谓。”就要有这种心,要炼这个心,要发这个心。
有些人现在天天念佛,天天求生净土:“世间太苦了,人间太苦了,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要见观…
《《入菩萨行论》讲记(十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