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自己跟烦恼作对,在降伏烦恼的过程中遭受的痛苦、灾难,应该高兴,应该当作一种利益与功德。
渔夫与屠户,农牧等凡俗,唯念己自身,求活唯生计,
犹忍寒与热,疲困诸艰辛。我今为众乐,云何不稍忍?
世间的这些渔夫、屠夫、农民等,仅仅为了自己小小的利益——吃饱穿暖,尚且会不顾一切,忍耐严寒酷暑等千辛万苦。现在社会上所谓的一些商人也是,不顾一切地拼命赚钱,就是为了生计嘛。为了赚点钱,为了能够得到小小的利益,我们遭受过多少痛苦啊,殴打辱骂,什么都经历过。“我要做生意,我要上班……”,都觉得这些是大事,而学佛修行是小事。要上班啊,那肯定就学不了佛了。上班怎么了?无非是为了生计,为了个小小的利益嘛。“我要做生意,我要管理公司……”所以不学佛正常、不修行正常,都理所当然似的。其实也无非是为了生计而已,就是为了吃饱穿暖,还能怎么样啊?“我赚钱以后可以上供下施,可以做好事啊!”算了吧,真正赚钱的那天,真正发财的那天,你就更吝啬了,更舍不得了。很多千万富翁坐拥好几个亿的资产,但是都很吝啬,活生生地成了饿鬼。人没有满足的时候,都贪得无厌,哪有知足的时候?若是知足的话,那就行了,就成了。但人没有知足的时候,越有越觉得穷。真正穷的时候,还不觉得穷;真正有点财物受用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穷了。越有越觉得穷,越舍不得。华智仁波切讲过,这叫活鬼——活着的饿鬼。
他们为了世间、暂时的利益尚且会不顾一切,那我们为了究竟的利益、究竟的解脱,更应该不顾严寒酷暑,不顾一切艰难困苦。这是应当的。
你看,百日共修条件这么好,还说吃不了苦。什么叫“苦”?你把苦当成乐,把乐当成苦了,这叫颠倒!“受不了苦”,这里有苦吗?“有,我很痛苦……”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到哪里都是痛苦的。逃避不是好办法。如果你有烦恼的事,有痛苦的事,说明自己的心量没打开。你把自己的心量打开了,这些烦恼痛苦都会烟消云散。若是心量打不开,在哪里都一样,即使下山了、到家了,事更多,就更痛苦了。所以,我们现在忍受那么一点痛苦,那是应当的。
为了一切众生的安乐,我为什么不能忍受呢?必须要忍受!即使再艰难,我也要忍受。什么都不重要,解脱重要;什么都不重要,修行重要。“为了解脱,为了修行,我要忍受一切”,要有这个决心,心里不能怯懦。“既然我现在选择学佛了,已经选择出家了,无论什么时候,哪怕天要塌、地要陷了,也不放弃修行,不放弃三宝”,要有这种毅力,要有这种坚定的信念。成就要靠这种毅力,成就要靠坚定的信念。
癸三、观察自己承诺而不厌倦:
虽曾立此誓,欲于十方际,
度众出烦恼,然我未离惑。
出言不量力,云何非癫狂?
自己又思维自己的誓言。在佛菩萨面前,自己已经发誓了:要救度十方天边无际的一切有情脱离烦恼。我们把大话都说在前面了,我们当着佛菩萨的面发誓了,“我要救度众生,让无量无边的众生摆脱烦恼”。我怎么说出这样的话的?是不是疯了?因为连我自己的烦恼还没有断掉,连我自己都还被这些烦恼束缚着,不得自由。我没有断烦恼,现在还烦恼重重,若是这样,我就没有能力度化众生,让众生摆脱烦恼。现在我一观察自己的内心,到现在都没有立下抵抗烦恼的志气,一点都没有想与烦恼作战。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还说“要救度一切众生”,简直是疯子!
既然我已经当着佛菩萨的面发誓了,现在不能继续这样,一定要与烦恼作对,一定要把自己的烦恼怨敌消灭干净,然后帮助众生摆脱烦恼,摆脱痛苦。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种的方式,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深入思维。
壬三、坚持不懈对治烦恼:
故于灭烦恼,应恒不退怯。
吾应乐修断,怀恨与彼战,
似嗔烦恼心,唯能灭烦恼。
一定要毁坏烦恼,我必须要做到持之以恒,无有退怯。在断烦恼的时候,我应当贪执,应该特别执着断烦恼这件事情,怀着憎恨心与烦恼作战。我应该对烦恼保持怀着嗔恨心。其实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执着的,但是对断烦恼这件事一定要执着;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憎恨的,但是对烦恼这个怨敌是必须要憎恨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对治烦恼,才能把烦恼一网打尽。
这种“贪”“嗔”是要有的,“贪”是指执着断烦恼,“嗔”是指憎恨烦恼。对烦恼有憎恨心,真正把烦恼视为敌人,然后去消灭它,这样的心、这样的意念是摧毁一切烦恼的因。
有人可能会有疑惑:不是不能执着吗?对断烦恼的执着,对烦恼的这种憎恨,是不是也都是所断啊?是不是也要断除啊?暂时而言,这些不是所断,暂时不用断,就是要以这种心态去对治烦恼,断除烦恼。当你断一切烦恼的同时,最后这些也随之断掉了,到那个时候自然而然就没有了。这些看似是一种所断,但实际也不是一种所断。古时候用燧木和燧垫两种东西摩擦生火,火点燃时,这两个东西自然也就燃成火了。同样,你真正以这种贪执与憎恨的心态去断烦恼,能真正把烦恼都断掉,同时这些所谓的贪执与憎恨也就消失了。
吾宁被烧杀,或遭断头苦,然心终不屈,顺就烦恼敌。
在断烦恼的过程中,我宁愿遭受烈火焚身、被残忍杀害或者砍断头颅的痛苦,也绝不会拜倒在烦恼仇人的脚下而任其摆布。
大家要有这种勇气、这种决心:烈火焚身,我可以忍;残忍杀害,我也可以忍;砍断头颅,我也能忍!但我绝不会败倒在烦恼这个敌人的脚下,绝不会向它投降,我永远会跟它作战,直到把它彻底消灭。
现在痛苦的真正原因找到了,就是烦恼。一定要断掉烦恼!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决心?这个非常重要,这是成就的根本。
总之,能断除烦恼该是多么令人心生欢喜!如果用这些窍诀,烦恼不仅可以断掉,还容易断掉,大家生欢喜心吧!
辛三、能断除烦恼而生欢喜:
常敌受驱逐,仍可据他乡,
力足旋复返,惑贼不如是。
世间的普通怨敌被一次性驱逐出境之后,他们还会住在其他地方,重整旗鼓,等到实力雄厚之时卷土再来,跟你作对,来加害你。一般的敌人是这样的,但是烦恼这个敌人就不是这样了。你把它驱逐出去了,从根上把它断掉了,它再也不会生起来,再也不会伤害你了。这样看来,烦恼还是容易断的。
外在的敌人很难消灭,如果你真要消灭敌人的话,就去消灭内在的敌人——烦恼。内在的烦恼没有了,外在的敌人自然就消失了。
对烦恼敌人,如果你一次性从根上断除它的话,它就不可能再度复返。但这要从根上断除啊!如果只是压制一下还不行,它还会再生起;如果是从根上断除,它就再也不会生起了。所谓从根上断除,就是要用无我和空性的智慧来对治,没有别的。诸如慈心、悲心等其他的,只能暂时压制一下,不能彻底断掉。若是能彻底断掉,以无我和空性的智慧去断掉,它再也不会恢复,再也不会来伤害你的。
惑为慧眼断,逐已何所住?
云何返害我,然我乏精进。
“慧眼”指智慧。断烦恼要以智慧去断,这是唯一的方法。
在前面讲过,以神通神变解决不了烦恼,若想断除烦恼,就要靠智慧。什么是智慧?证悟无我、证悟空性,这个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只有由它来对治烦恼,才能彻底断掉烦恼。这样断掉了烦恼,它就再也不会生起来了。但我们总是对治不了烦恼,断不了烦恼,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智慧。
惑非住外境,非住根身间,
亦非其他处,云何害众生?
其实你一观察烦恼的自性,它是空的,是不可得的。这些烦恼没有在色法等外境中,没有在耳根等内在的根中,也没有在精神和肉体(物质)中间。也就是说,它不在外边,也不在里面,也不在中间,所以烦恼是不可得的。你到外境上去找烦恼,找不到;然后在内心里面找烦恼,也找不到。在哪里?你一步步去找,头发、头、手脚、心脏……,找不到。外境上找不到,内在身心里面也找不到,向里面找不到,向外面也找不到,里外的中间处也找不到,所以烦恼是不可得的。它就是如幻如梦,和梦境一样,和幻术一样,根本就不存在自性。它是显而无自性,看似有,实际不存在。如果你真正找到了烦恼的自性,从中能安住的话,那你当下就息灭、摆脱一切的烦恼了。
其实,烦恼本身也是菩提,因为烦恼也是空性的。烦恼看似有,实际上没有,这是“显而无自性”,即大空性。烦恼生起来时,可以去观察它的自性,寻找它的实体,然而找不到。经过观察,烦恼不是事实存在的,也是如幻如梦的。
惑幻心莫惧,为智应精进,
何苦于地狱,无义受伤害?
“惑幻心莫惧,为智应精进”:这样一观察,烦恼如同幻术,它的自性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没有必要对烦恼有畏惧。前面观察时,它好像很可怕一样,一直藏在我们的心里,加害我们;但是若以智慧再去观察的话,它也没有自性,它也如幻如梦,因此没有必要去害怕它,对它有任何畏惧。
断烦恼是要靠智慧的;依靠智慧,烦恼并不可怕,其自性、本性是不存在的。自己应该以智慧精进修行,很容易可以摆脱烦恼。烦恼自性也是不存在的,如幻术。
“何苦于地狱,无义受伤害?”: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还要听这些烦恼的,还要下地狱遭受这些无意义的痛苦呢?
烦恼的自性是不存在的,以智慧很容易就能断掉。若烦恼没有了,轮回也没有了,也不用遭受地狱的痛苦了。现在一看,这么简单,为什么还要遭受这些无意义的痛苦呢?不应该。
刚开始讲烦恼对我们的危害,最后若是好好以智慧去对治烦恼,烦恼也是很容易断掉的,这样我们也没有必要遭受轮回的痛苦,没有必要遭受地狱的痛苦。所以,大家清醒一点,智慧一点,不要遭受这些无意义的痛苦!让自己早日摆脱痛苦。
己三,摄义:
思已当尽力,圆满诸学处,
若不遵医嘱,病患何能愈?
“思已当尽力,圆满诸学处”:我们仔细思维前面所讲的内容、不放逸的意义,为了奉行经论中所说的一切菩萨的学处,务必努力做到不放逸,然后精进地修行,学一切菩萨的学处。为什么呢?这才是佛教给我们的摆脱烦恼痛苦的唯一方法,是佛教给我们的解脱的方法、成就的方法,这就是修行。
“若不遵医嘱,病患何能愈”:假设我们今天有病,到医院看病,若是不听医生的嘱咐,不按医生的安排去治疗,很难痊愈,很难摆脱病苦。《华严经》中云:“善男子,汝应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药想,于善知识作名医想,于精进修行作医病想。”你到医院治病,就要听医生的;同样,我们要解脱,要治疗贪嗔痴等烦恼的病,就要听善知识——名医的,然后要精进修行——医治,最后才能真正地断除烦恼,才能摆脱痛苦,这是唯一的途径。这很重要啊!
我们为什么痛苦,为什么烦恼?大家现在都明白了,都找到原因了。应该怎样去对治,怎样去摆脱痛苦,现在都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大家现在应该很明白了,应该怎样才能摆脱烦恼,应该怎样才能摆脱痛苦。所以,作为一个学佛人,作为一个想解脱的人,应该要按照教义,按照窍诀去修行啊,这都很重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入菩萨行论》讲记(二十五)》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