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的知见▪P6

  ..续本文上一页绪的影响呢?他给水增加了不同的意念:同样的两杯水,分开放在两个地方,对其中一杯说“你好”,对另一杯说“你真讨厌”,然后把它们放到冰箱里冷冻起来,让它结成很薄的冰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结晶的花纹:讲“你好”的那杯水的结晶花纹非常漂亮,讲“你真讨厌”那杯的结晶花纹就很难看。他做了十几年、成千上万次的试验,每一次都是如此。他不只是直接对水说话,还用笔写,写上“我爱你”或者“我恨你”。写“我爱你”的水结晶后的花纹非常漂亮,写“我恨你”的就非常难看。

  其中一次实验,他把水拿过来念“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结果发现水结晶后花纹特别漂亮。他做了很多实验后发现,最漂亮的是念“嗡嘛呢呗咪吽”后产生的结晶花纹,就像一座宫殿一样,非常漂亮!念其它的都比不上这么漂亮。通过很多次的试验,他得出一个结论:水也是有感情的,也会知道你的情绪,也知道你对它好不好。

  实际上,按佛教的话说,并不是水知道你对它好不好,而是说话的人的情绪影响了它。像中国古人讲种花,特别是兰花,种兰花的人要是没有性情,这花非被他种死不可。有些人经常给它浇水,很着急、很勤劳,就把根浇烂了。所以种花不仅要有经验,还要有好情绪。

  3.将情绪转化为产品

  日本人研究了水的结晶以后,就把这项研究成果研制成了产品。有一家制酒厂的老板,他发现他的酒的配料、配方都非常好,可别人就是喝不下去,没人喝。他看了这本书以后找到答案了,他的制酒厂旁边有一个屠宰场,天天有猪要被屠宰,它们被宰杀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喊叫的声音非常凄厉,这种声音影响到了他的酒,所以没法喝。后来他搬到一家音乐厅旁边,天天听人家播放音乐,两三年以后,酒的味道非常醇厚,成了名酒。由此可见,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捕捉的,可以将它转化为具体的物质。

  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到底如何抓住情绪,让情绪表现出来,从而使我们知道,如果情绪不好了,我们怎么去改变这种情绪,进而把世界改变得美好起来。

  现在有个高科技的产品叫做测谎仪,通过测量出你回答问题时的心理变化,从而知道你是否讲假话。如果你对着仪器讲假话,你的心理波动就很大;如果没有讲假话,你的心理反应就没那么明显。通过它破了很多案。犯罪嫌疑犯被抓过来以后,审问他,他一讲假话,测谎仪就能测出来,知道他是讲假话。但是测谎仪是不是能达到非常精确的地步呢?还没有。如果它到了非常精确的地步,就应该像我们的钟表一样,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多不少。

  如果这样研究出来,我们大家以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多了一样,知道自己不仅生活在时间和空间里,还生活在情绪之中。

  我们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老师和父母都告诉我们:“你要珍惜时间,要趁年轻好好努力,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都是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人们按照空间规律性的变化,把时间研究出来了,然后又划分了年、月、日,我们才有机会说“你要珍惜时间”;如果没有被研究出来,劝你去珍惜时间,就好似跟一个疯子或者一头猪讲“你要珍惜时间”,他(它)可能是没感觉的。

  一般的人,如果告诉他:“你要修心养性啊,你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啊!”他是不会在意的,他会说:“管不了那么多了,你们都是唯心的。”其实,如果情绪可以成为科学产品,那么我们以后无论教育人也好,在日常生活也好,就知道:你要注意你的情绪。这其实是佛陀早就发现的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佛在菩提树下悟道,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妄想执着就是我们在情绪上对这个世界产生的一种极端错误的情结。我们现在还没有打开这个情结,如果通过学佛能够把这个情结打开,我们所有的情绪都会好转。

  三、世间是无常的

  1.时空是不真实的

  一般来讲,情绪是由于我们的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执着而产生的,《金刚经》告诉我们“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就是空间相,你我他也是空间相,寿者相是时间相。佛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空中的人、我、众生相也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说是不存在的呢?因为时间无常变化。我们认定有一个时间,可是任何人都抓不住时间。客观的时间好像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公平的,不管穷人、富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没有对哪个人多一天,但是因为每个人的情绪不同,所以对时间的感觉可能会长会短。原因在哪里呢?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业,都认为时间是真实的,空间是真实的。我们就执着于时空的真实,无法改变,把空间的这些物质都看成是实有的,我们的错误就在这里。

  佛陀告诉我们,正确看待世界的第一个着手处,就是要看到诸行无常,一切万物不是固定的,而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变化,没有一个东西不会变化。包括人也是从小到大都在变化,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物质有生住异灭,都是从产生、持续、改变到最后消灭,每个事物都遵守这个规律,这个规律是我们大家都要看到的。

  2.你怕死吗?

  很多人因为没有听到佛法,所以很怕死。大部分人都是怕死的,我也怕死,因为现在还没有办法把握死亡。死亡以后到哪里去,我们不知道,当然会害怕;如果我们知道死亡以后会到哪里去,就不会害怕了。有些念佛求生西方的人,他们心里面非常坚定不移,确信自己此生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此身是最后一次轮回了,以后再也不要轮回了!往生到西方以后,自己还可以再来娑婆世界度众生,那时候已经超越了生死,已经勘破了对时空的执着。所以对于信心坚固的人来说,他不会害怕死亡。死亡就像换一件衣服,过年时换掉一件旧衣服,会有新衣服穿,我们当然不会害怕了。

  对死亡后的去处没有把握的人,没有一个是不害怕的,除非是傻瓜、脑袋有问题的人,他不想这么多事情,就不会觉得害怕。就像掩耳盗铃的人,自己把自己的耳朵蒙起来,去偷人家的铃铛,然后铃铛响起来了,他说“我没听到”,他以为别人也听不到。很多人说:“我不怕死亡,反正有生就有死,这很正常,怕什么!”其实他比谁都怕。死亡一定会到来,我们对于死亡存在着恐惧心,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识到“人的生命是无常的”这个道理。如果看到了生命是无常的,我们就会看到有一个不是无常的东西,它从小到大、到老、到死都不会改变。大家能不能看一看呢?这是一个很深的话题。

  3.用什么来成佛

  很多人经常到寺院里去请教师父,师父问他:“你为什么要学习佛法?”如果我问你们:“你为什么要学佛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答案,而最准确、最标准的答案是:“我要成佛!”从三皈依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在皈依的时候要发四宏誓愿,这个誓愿是至死不渝的。

  但接下来我还要问你:“你用什么去成佛呢?”用你无常的躯体去成佛吗?用你那颗妄想的、颠倒的心去成佛吗?用你整天“东山萝卜、西山菜头”的那颗心去成佛吗?不是!你会问:“除了妄想颠倒,除了这个身体,还有什么?”有人说是清净心,你自己看看,你有清净心吗?你看到清净心了吗?你没看到,所以怎么能说是用自己的清净心去成佛呢?这个问题很严重啊!

  其实对于所有学佛的人,我们都必须了解这个事实:肉体之躯是变化无常的,我们的妄想也是变化无常的。所以很多人跟我讲:“师父,我妄想这么多,我要把妄想停下来,我要天天念阿弥陀佛来控制妄想。”这就好像要把妄想雕塑成佛一样,天天把妄想捆在阿弥陀佛这句佛号上面,总希望捆久了,妄想突然有一天就变成佛了。事实上妄想不能成佛,变化无常的身体也不能成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成佛?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了。

  真用功的人一定要看到自己打妄想之前,心是什么样子的。超越肉体的束缚,超越自己妄想和思想的束缚。所有的思想都是可以通过妄想来体现的,比如说,“我要念佛,我要持咒,我要修行,我要观照,我要念戒定慧,我要舍贪嗔痴……”,所有的一切思想都是通过妄想来展现的。除去了这些妄想,我们的心才是真正清净的,可是我们没有看到。

  如果你看到了清净心,你会发现,其实清净心没有名字。如果你说是用清净心成佛,那你讲的这个还不是清净心。《心经》里面讲得很清楚,“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没有垢也没有净,这才是清净心。如果你还有个净的感觉,比如说现在你不打妄想了,心里感觉很安静、很清净、很光明、很明了,这实际上还不是真正的清净心,因为还有个清净的样子。不过,我们想用功修行,就可以在这个地方下手,这是可以看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地方。

  4.让“无常观”成为你的定解

  如果不用功修行、不学法,几乎所有人的眼光都只停留在无常的身体、外在的物质或者妄想上。我们看不到,无常变化的事物并没有一个实质。很多人都知道,佛法讲世间是无常的,一切相皆会变化,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要对此产生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说听来的一句话就觉得是自己的。因为听来的只是闻的智慧,还不是思的智慧。你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确认这个世界就是无常的,在心中给予肯定。就像我们操作完了电脑程序,要点“确认”一样。在佛法里叫做“定解”,就是说你的理解一旦确定成为你的人生观,你就确实看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相都是无常变化的。只有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了解佛教对世界第一步的看法是什么样的了。

  5.无常到底好不好

  我们常常一想到人生无常,就会伤心落泪。人生几十年,无论你年轻时多么漂亮,都会变老,变丑;无论你有多少财富,有一天都会离开你;无论多么恩爱的亲人,也…

《佛法的知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