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的知見▪P6

  ..續本文上一頁緒的影響呢?他給水增加了不同的意念:同樣的兩杯水,分開放在兩個地方,對其中一杯說“你好”,對另一杯說“你真討厭”,然後把它們放到冰箱裏冷凍起來,讓它結成很薄的冰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它們結晶的花紋:講“你好”的那杯水的結晶花紋非常漂亮,講“你真討厭”那杯的結晶花紋就很難看。他做了十幾年、成千上萬次的試驗,每一次都是如此。他不只是直接對水說話,還用筆寫,寫上“我愛你”或者“我恨你”。寫“我愛你”的水結晶後的花紋非常漂亮,寫“我恨你”的就非常難看。

  其中一次實驗,他把水拿過來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結果發現水結晶後花紋特別漂亮。他做了很多實驗後發現,最漂亮的是念“嗡嘛呢呗咪吽”後産生的結晶花紋,就像一座宮殿一樣,非常漂亮!念其它的都比不上這麼漂亮。通過很多次的試驗,他得出一個結論:水也是有感情的,也會知道你的情緒,也知道你對它好不好。

  實際上,按佛教的話說,並不是水知道你對它好不好,而是說話的人的情緒影響了它。像中國古人講種花,特別是蘭花,種蘭花的人要是沒有性情,這花非被他種死不可。有些人經常給它澆水,很著急、很勤勞,就把根澆爛了。所以種花不僅要有經驗,還要有好情緒。

  3.將情緒轉化爲産品

  日本人研究了水的結晶以後,就把這項研究成果研製成了産品。有一家製酒廠的老板,他發現他的酒的配料、配方都非常好,可別人就是喝不下去,沒人喝。他看了這本書以後找到答案了,他的製酒廠旁邊有一個屠宰場,天天有豬要被屠宰,它們被宰殺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喊叫的聲音非常淒厲,這種聲音影響到了他的酒,所以沒法喝。後來他搬到一家音樂廳旁邊,天天聽人家播放音樂,兩叁年以後,酒的味道非常醇厚,成了名酒。由此可見,情緒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捕捉的,可以將它轉化爲具體的物質。

  現在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到底如何抓住情緒,讓情緒表現出來,從而使我們知道,如果情緒不好了,我們怎麼去改變這種情緒,進而把世界改變得美好起來。

  現在有個高科技的産品叫做測謊儀,通過測量出你回答問題時的心理變化,從而知道你是否講假話。如果你對著儀器講假話,你的心理波動就很大;如果沒有講假話,你的心理反應就沒那麼明顯。通過它破了很多案。犯罪嫌疑犯被抓過來以後,審問他,他一講假話,測謊儀就能測出來,知道他是講假話。但是測謊儀是不是能達到非常精確的地步呢?還沒有。如果它到了非常精確的地步,就應該像我們的鍾表一樣,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多不少。

  如果這樣研究出來,我們大家以後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多了一樣,知道自己不僅生活在時間和空間裏,還生活在情緒之中。

  我們從小到大,無論在學校裏還是在家裏,老師和父母都告訴我們:“你要珍惜時間,要趁年輕好好努力,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這都是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人們按照空間規律性的變化,把時間研究出來了,然後又劃分了年、月、日,我們才有機會說“你要珍惜時間”;如果沒有被研究出來,勸你去珍惜時間,就好似跟一個瘋子或者一頭豬講“你要珍惜時間”,他(它)可能是沒感覺的。

  一般的人,如果告訴他:“你要修心養性啊,你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啊!”他是不會在意的,他會說:“管不了那麼多了,你們都是唯心的。”其實,如果情緒可以成爲科學産品,那麼我們以後無論教育人也好,在日常生活也好,就知道:你要注意你的情緒。這其實是佛陀早就發現的最根本的問題之一。佛在菩提樹下悟道,他說:“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執著就是我們在情緒上對這個世界産生的一種極端錯誤的情結。我們現在還沒有打開這個情結,如果通過學佛能夠把這個情結打開,我們所有的情緒都會好轉。

  叁、世間是無常的

  1.時空是不真實的

  一般來講,情緒是由于我們的對于時間和空間的執著而産生的,《金剛經》告訴我們“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我相、人相、衆生相就是空間相,你我他也是空間相,壽者相是時間相。佛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是不存在的,時空中的人、我、衆生相也是不存在的。

  爲什麼說是不存在的呢?因爲時間無常變化。我們認定有一個時間,可是任何人都抓不住時間。客觀的時間好像對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公平的,不管窮人、富人,一年叁百六十五天,沒有對哪個人多一天,但是因爲每個人的情緒不同,所以對時間的感覺可能會長會短。原因在哪裏呢?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業,都認爲時間是真實的,空間是真實的。我們就執著于時空的真實,無法改變,把空間的這些物質都看成是實有的,我們的錯誤就在這裏。

  佛陀告訴我們,正確看待世界的第一個著手處,就是要看到諸行無常,一切萬物不是固定的,而是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在變化,沒有一個東西不會變化。包括人也是從小到大都在變化,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物質有生住異滅,都是從産生、持續、改變到最後消滅,每個事物都遵守這個規律,這個規律是我們大家都要看到的。

  2.你怕死嗎?

  很多人因爲沒有聽到佛法,所以很怕死。大部分人都是怕死的,我也怕死,因爲現在還沒有辦法把握死亡。死亡以後到哪裏去,我們不知道,當然會害怕;如果我們知道死亡以後會到哪裏去,就不會害怕了。有些念佛求生西方的人,他們心裏面非常堅定不移,確信自己此生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此身是最後一次輪回了,以後再也不要輪回了!往生到西方以後,自己還可以再來娑婆世界度衆生,那時候已經超越了生死,已經勘破了對時空的執著。所以對于信心堅固的人來說,他不會害怕死亡。死亡就像換一件衣服,過年時換掉一件舊衣服,會有新衣服穿,我們當然不會害怕了。

  對死亡後的去處沒有把握的人,沒有一個是不害怕的,除非是傻瓜、腦袋有問題的人,他不想這麼多事情,就不會覺得害怕。就像掩耳盜鈴的人,自己把自己的耳朵蒙起來,去偷人家的鈴铛,然後鈴铛響起來了,他說“我沒聽到”,他以爲別人也聽不到。很多人說:“我不怕死亡,反正有生就有死,這很正常,怕什麼!”其實他比誰都怕。死亡一定會到來,我們對于死亡存在著恐懼心,這是因爲我們沒有認識到“人的生命是無常的”這個道理。如果看到了生命是無常的,我們就會看到有一個不是無常的東西,它從小到大、到老、到死都不會改變。大家能不能看一看呢?這是一個很深的話題。

  3.用什麼來成佛

  很多人經常到寺院裏去請教師父,師父問他:“你爲什麼要學習佛法?”如果我問你們:“你爲什麼要學佛呢?”可能每個人都有一個答案,而最准確、最標准的答案是:“我要成佛!”從叁皈依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要“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在皈依的時候要發四宏誓願,這個誓願是至死不渝的。

  但接下來我還要問你:“你用什麼去成佛呢?”用你無常的軀體去成佛嗎?用你那顆妄想的、顛倒的心去成佛嗎?用你整天“東山蘿蔔、西山菜頭”的那顆心去成佛嗎?不是!你會問:“除了妄想顛倒,除了這個身體,還有什麼?”有人說是清淨心,你自己看看,你有清淨心嗎?你看到清淨心了嗎?你沒看到,所以怎麼能說是用自己的清淨心去成佛呢?這個問題很嚴重啊!

  其實對于所有學佛的人,我們都必須了解這個事實:肉體之軀是變化無常的,我們的妄想也是變化無常的。所以很多人跟我講:“師父,我妄想這麼多,我要把妄想停下來,我要天天念阿彌陀佛來控製妄想。”這就好像要把妄想雕塑成佛一樣,天天把妄想捆在阿彌陀佛這句佛號上面,總希望捆久了,妄想突然有一天就變成佛了。事實上妄想不能成佛,變化無常的身體也不能成佛,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可以用來成佛?恐怕很多人不知道了。

  真用功的人一定要看到自己打妄想之前,心是什麼樣子的。超越肉體的束縛,超越自己妄想和思想的束縛。所有的思想都是可以通過妄想來體現的,比如說,“我要念佛,我要持咒,我要修行,我要觀照,我要念戒定慧,我要舍貪嗔癡……”,所有的一切思想都是通過妄想來展現的。除去了這些妄想,我們的心才是真正清淨的,可是我們沒有看到。

  如果你看到了清淨心,你會發現,其實清淨心沒有名字。如果你說是用清淨心成佛,那你講的這個還不是清淨心。《心經》裏面講得很清楚,“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沒有垢也沒有淨,這才是清淨心。如果你還有個淨的感覺,比如說現在你不打妄想了,心裏感覺很安靜、很清淨、很光明、很明了,這實際上還不是真正的清淨心,因爲還有個清淨的樣子。不過,我們想用功修行,就可以在這個地方下手,這是可以看到自己內心世界的地方。

  4.讓“無常觀”成爲你的定解

  如果不用功修行、不學法,幾乎所有人的眼光都只停留在無常的身體、外在的物質或者妄想上。我們看不到,無常變化的事物並沒有一個實質。很多人都知道,佛法講世間是無常的,一切相皆會變化,我們真正需要的是要對此産生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說聽來的一句話就覺得是自己的。因爲聽來的只是聞的智慧,還不是思的智慧。你需要通過自己的思考,確認這個世界就是無常的,在心中給予肯定。就像我們操作完了電腦程序,要點“確認”一樣。在佛法裏叫做“定解”,就是說你的理解一旦確定成爲你的人生觀,你就確實看到了這個世界的一切相都是無常變化的。只有看到了這一點,我們就了解佛教對世界第一步的看法是什麼樣的了。

  5.無常到底好不好

  我們常常一想到人生無常,就會傷心落淚。人生幾十年,無論你年輕時多麼漂亮,都會變老,變醜;無論你有多少財富,有一天都會離開你;無論多麼恩愛的親人,也…

《佛法的知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