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开愿法师法语▪P7

  ..续本文上一页善因、善果更多。更殊胜的是我们学佛,把佛的智慧变成我们自己的智慧,进而把我们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引发出来,让我们每个众生都能像佛菩萨一样,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觉悟。

  

  拓宽我们的心量

  在我们生命当中所追求的、所想象的,佛告诉我们有偏差、有错误,眼光不够远,智慧不够大,才造成我们今生依然智慧不能够开启。佛告诉我们首先心量要大,古人也告诉我们量大福大。学佛的基础,学佛的开始,先拓宽我们的心量。我们从开始包容自己身边的人,包容自己的家人开始。

  

  你觉悟了没有

  佛告诉我们,不但每天在变化,我们每个念头都在变化,念念生活的世界不一样。每一个念头就是一个世界,你起心动念,前一念灭,后一念生,两个世界都产生了,这个速度多么地快。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世界当中,这种境界当中你觉悟了没有,你开智慧了没有。

  众生为什么有苦

  如果你真正一心一意做好事,帮助一切众生,布施供养大众,没有一点执着,没有一点挂念“我做了多少事情”,执着心破掉了,无私去做了,你得到的是整个宇宙,你超越六道轮回了,你成罗汉成菩萨了。虽然在六道轮回当中受身,但是已经不受六道轮回之苦了,苦难已经解除了。所以众生有苦,是坚固执着造成的。

  

  端午节

  端午了,请你们吃粽子,以缘起性空的佛性为米,以受用无比的无漏智为馅,以戒定慧之根本为叶,以无我利他的菩提心为线,以慈悲水烹煮,好吃又滋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佛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一听“佛法”就感觉高不可攀,或者说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真正的佛法其实和我们每一个人是息息相关的,是开解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真实义,把生活环境、宇宙的真实现象搞明白了就叫佛法,不能迷信于名词术语上,我们要把这件事情讲明白。

  

  佛法是科学实际的

  佛法是非常科学、实际的。学了后就有所致用,且能够避免灾难,佛法真正的是教你趋吉避凶,不是你今天找个仙,明天找个神的给你祛祛病,消消灾,这个靠不住。如果能够这样做的话,那佛早就去做了。佛告诉我们,要靠自己把命运给转变过来,只要你的心态提升了,你的福报增长了,你就自然地有所成就了。

  

  境随心转

  外面的世界就好像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一样:如果你想让外面的人对你好,让外面的人对你有恭敬心,你就要先对外面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有一颗爱心,所得到的反应自然是大家都会关爱你,尊敬你。因为外面的世界和自己息息相关,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感应出什么样的环境来让你受用。

  

  学佛,知见、心念要正

  在我们修行当中要明了,虽然万事万物是无常的,但是无常里面有真常。如果无常里面没有真常就没有佛性了,那你怎么能成佛呢?所以无常里面,我们要用一颗真诚心去面对。真诚心就是佛心。不是让我们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找佛心,去找佛去。你逃避到什么地方去啊?你心灵的烦恼、心灵的障碍不除,你到了极乐世界,烦恼相依旧存在。所以十万亿佛国土,是我们十万亿烦恼的隔阂,障碍住我们而已。等你心里面障碍除了以后,真正功夫到了,那佛告诉我们了:这个世界就是净土,净土没有离开过这个世界。

  所以虚空法界就是极乐世界。是我们有了分别、有了执着、有了烦恼,才把一真的极乐净土变成了我们烦恼的世界。不是别人变来给你受的,是你自己变的,自己要去受。这个世界本来是一真的,本来和极乐世界没有两样的,这是佛告诉我们的。因为极乐世界充满虚空法界,无处不在。无处不在那为什么我们又看不到?有的人就说了:我看到佛我就相信,你说极乐世界很渺茫,我没看到我不相信。这样的人永远看不到!为什么呢?根错了,方向错了,他怎么能看到呢?唯有返心内观,不断地觉悟,你才能够真正领悟到佛所讲的真正含义。

  

  正确认识佛教

  在我们学佛的道路上,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对佛、对菩萨有一个明白的了解,才能够减少我们在菩提路上的障碍。现在大家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不仅得到人身、闻到佛法,还能聚在一起学佛。但我们的心念很多,烦恼很多,障碍住我们没有办法精进,没有办法突破我们的烦恼,这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我们对佛法不了解,没法突破家庭对你的障碍、身边的环境对你的障碍。

  佛教是教导我们破迷开悟,开启智慧的。佛教没有迷信。佛承认有六道轮回,我们人只是其中的一道,其它道的众生也需要闻到佛法,提升自己的灵性,得到解脱。我们明了了以后就知道了,六道轮回的一切众生和我们是什么关系呢?是同学关系,我们是共同来向佛菩萨学习的,是同学。

  

  怎样忏悔业障

  不要每天想着自己有多少业障?这个业障怎么样能够消掉?什么时候能够消除掉?不要有这个想法。怎样能消除掉?我们把念头转过来了就消除掉了。就像“忏悔偈”里面说的“心若灭时罪亦亡”,你的罪业从哪里来?心!你这个妄念的心灭了,业力也就灭了,你这个真心就生起来了,就有生机了。

  

  放下我执我见

  佛告诉我们,没有证得阿罗汉的果位,都不可以相信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因为我们有我执我见。阿罗汉是什么?阿罗汉至少断四相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看事情、看宇宙才很客观。

  我们看是带着一种色彩,感性的,我们认为这个好,这个不错,谁来分辨的?谁来分别的?是我们意识当中累积下来的种子。比如看一本书,他们讲了一个标准,我用它去衡量认为不客观,所以众生的思想是摇摆不定的,尤其我们末法众生更是这样的,因为标准太多了。

  那怎么办?只有依佛菩萨的标准,是最正确的。所以,依法不依人。学净土的,阿弥陀佛让我们认真念佛,好,我们认真去学。我们依的是法,而不是依的哪一个人。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是释迦如来给我们作证明、作介绍的,而且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出广长舌相为释迦佛说的作证明,证明佛说的决定是真语,实语,不妄语,不诳语,不绮语。我们弘扬佛法,肯定是以佛经为标准,我们只是一个传递者,把佛经传给大家而已。

  

  什么是敦伦尽分

  每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都有自己的责任,有自己的任务,这叫“敦伦”,人伦、本分如此,要去做。要知道这些事情是过去的因缘和合,产生了这个果报的现象,尽到自己的本分。你是不愿意离开也要离开,愿意离开也是要离开的,百年有几个人能够过得去?都会离开这个世界的。痛苦着也是走,欢乐着也是走。

  

  佛教的智慧

  现在我们谈到佛法,就感觉是宗教,是每天或者是初一、十五让人去烧香、磕头、许愿的地方。其实这是佛教的一个现象,也只是佛教的一小部分而已。真正的精华,真正的智慧是在佛的教导里面。形式只是代表一个仪轨,一个仪式,表示我们中国传统的一种尊师重道的方式。

  

  念阿弥陀佛,学四十八大愿

  我们度众生,做这些事情纯粹是希望佛法能发扬光大,希望净土法门在这个时代当中,像本师释迦牟尼佛预言的一样:这个时代念佛的人多,念佛成就的人多;给我们介绍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慈悲地发了四十八大愿,接引一切有缘的众生回家了。所以我们最高的指导原则,就是念“阿弥陀佛”,学习四十八大愿。

  

  诸法无常

  我们对别人有爱心、对别人有慈悲,自自然然地反应的外面的世界都是美好的,都是纯净纯善的;我们有了嗔恨心、有了烦恼心,你所感应的外面的世界都变成了烦恼。烦恼也是无常的,诸法无常。所以当我们生烦恼了,就要观想“诸法无常”,你就不生烦恼了,烦恼就没有了,因为它是无常的嘛,你何必去生烦恼呢?

  

  一切众生的归宿

  如果父母每天念佛,每天做好事帮助别人,良好的心态,他感应的果报、环境是圆满的,是法喜的。百年以后,至少生天堂。如果能够精进念佛,临命终时,若一念,乃至十念,一心不乱的时候,佛光普照,阿弥陀佛慈悲接引,到佛国土去了,成佛成菩萨去了,就太殊胜了。这是一切众生的归宿!

  

  我们这个时代念佛成就的多

  佛菩萨教导我们,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佛菩萨就会应化什么样的身份来度脱众生。我们这个时代当中,念佛的同修多。应了释迦牟尼佛的法运,末法时期,念佛的多,成就的多。所以弥陀大愿菩萨就为我们这一类因缘成熟的众生,做一个圆满的示现。让大家明了,你们也可以成佛。

  无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方式,一个什么行业、什么职务,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哪怕你是个家庭主妇,真正地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一生慈悲为怀,老实念佛,尽到自己的本分,佛门常讲的敦伦尽分,大家都可以成佛。龙女八岁就成佛了。所以我们要对佛教有正知正见。

  

  人在行善,天在看

  从学佛以后我们内心深处光想善的,光学善的,光做善的,这才是佛门里常讲的“善男子、善女人”,将来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是诸上善人聚会之处。我们在这个世间不仅仅自己要精进修学,老实念佛,更主要的也要帮助别人,多行善事,一切回向给我们作为净土的资粮,这是对的。

  有很多人误会,学佛了不知道怎么修,反而只以为大家都在诵经念佛,每天不干别的,才叫敦伦尽分。你有这个福报,你有这个因缘,念佛,念经给一切众生回向,给他们做福修慧,这是好事情;如果没有这个缘份,你在家庭、工作岗位里面担当着任务,忙碌的同时,抽出时间来诵经念佛,修行自己,这也是正确的。

  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法在我们生命里面注入智慧,注入觉悟,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学了佛以后,人的一生就很少有遗憾,所作所为到老年以后就会想到…

《开愿法师法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什么是回向?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