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变成了灰烬。
雅拉香波山神看见这么可怕的情景后,又变成一条山一样大的白耗牛,企图逃离雪山。这时莲花生大狮用铁钩手印扣住它的鼻子,再用金刚镣拷将其紧紧捆住,使它难以动荡。山神知道自己确实不是这位外乡人的对手;就从神牛的背上跳下来,将他的水晶剑和短矛插在地上,然后向大师行礼。山神说道:“我是神灵鬼怪中的大恶者,没有奉行佛法的愿望,但是,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破坏佛法了,不过请别让僧人到我跟前来。”
然后,雅拉香波山神对着太阳立下誓言。
从此雅拉香波山神又成为莲花生大师最忠诚的护法卫士, 他经常骑一头白色的耗牛,为大师护卫佛教。
有关雅拉香波山神的神话,已经多少牵涉到古代藏族人对雪域耗牛的崇拜问题,在一些学术著作中,有人把藏族人的这 种祟拜看作为图腾祟拜。
耗牛最初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一种野牛。经过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的驯化,成为今天的耗牛。但是在古代,这种野牛是西藏高原上最为凶猛的动物,经常威胁人们的生命。在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中就记载有许多人与野耗牛斗争的神话故事。藏文文史书中也有古代西藏曾经被牛魔王统治的记载。就是到了吐蕃时期也有许多人死在耗牛蹄下。
藏族人对待耗牛的态度表现为现实性和神话性两方面。
所谓现实性主要表现在与耗牛的斗争以及对它的驯化上。
而神话性则有相当的文化意义。这种神话性表现在:一味地将野耗牛神化,并且把它视为神灵或者是神灵的随从和坐骑 等等。而古代的神话中甚至还把野耗牛尊称为“星辰”,说它以前住在天界。另外西藏古代的一些著名的土族神灵像雅拉香波山神、冈底斯山神等,它们都可以化身为白色的耗牛。
在藏区的许多山岭、房屋门槛、河岸、桥头都摆有耗牛角。一些寺院、经堂的门口也有悬挂耗牛干尸用来除魔。甚至将敌人的物品装入牦牛角内,作为降伏妖魔的巫术用品。
当然,即使是在今天,一些喜欢藏族文化的人只要与西藏有缘,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千里迢迢从藏地带一个写有六字真言的耗牛头回家,然后十分虔诚地供奉在家里。他们相信,既然藏族人把它看作吉祥避灾的法物,自己也自然会得到神灵的照顾。
下面我们顺便介绍几则藏族古代的牦牛神话,也许这些神括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藏族古老的文化。
生活在甘、青、川三省交界的果洛藏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
从前,在果洛大雪山年保渔载扎日神山的附近,有一位叫切安木朋的青年碰巧救了山神的小儿子。山神有三个女儿,他许诺青年可以从中挑选一位。三个女儿都想嫁给这位善良的青年,她们争先恐后地在青年面前现出原形。
大女儿是一头雪山狮子。
二女儿是一条龙。
三女儿是一头雪白的托牛。
青年最后选中了以白色耗牛为幻化身形的三女儿。于是山神把自己的三女儿许配给了他。据说他们的后代就是后来的上中下果洛三部落。
青年和三女儿一开始相处得很好。可是有一天妻子发现自己的丈夫切安木朋不仅杀死过耗牛,还经常毒打山里喂养的:耗牛。
于是她决定离开自己的丈夫,因为她不能忍受切安木朋对自己同类的虐待和屠杀。作为对青年最严厉的惩罚,她离开了人间,重新回到了天界。
果洛藏族的耗牛图腾族源神话从地理上看在藏区的东北部,在其他地区有没有类似的神话呢?
根据一些材料记载,西藏的民间文学工作者在藏北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和聂荣县也收集到了这样的神话: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牧女在草原上放牧。
一天晚上,她梦见一个身穿白衣的人从念青唐古拉山下来和她睡觉。不久牧女生下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力大无比,他在父亲念青唐古拉山神的指引下,娶了山神许给他的姑娘。然后他又遵照妻子的嘱咐,来到纳木湖边领自己的孩子。
当他来到湖边时,他看见一头母耗牛正在用舌头添小耗牛身上的绒毛。
念青唐古拉山神的儿子一箭射去,小耗牛中箭。
这时那条母耗牛变成了他的妻子。她流着眼泪对丈夫说,那头中箭死了的小耗牛就是他的儿子……
藏北的聂荣县,也有一个类似的神话传说,不过故事的主人公是与白耗牛相关的白色神灵。在藏族神话传说中,白耗牛变化为白人(神灵)或者白人(神灵)变化为白耗牛实际上是一种类型的神话变体。因为雪山山神化身为白耗牛或者白人是藏族神话中特有的情节。
藏族古老的耗牛图腾型族源神话不光在西藏的牧区可以听到,还可以从同样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并且与藏族宗教信仰基本 相似的民族中找出来。比如像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夏尔巴人中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
夏尔巴人的颇拉家族的祖先在朵康地方饮酒时,突然从空中掉下一头神耗牛。各个家族闻讯赶来,加巴家族的人首先抓 住了耗牛的右角,从此被称为颇拉恰穷噶保;木雅巴家族的人抓住了耗牛的面部,就被称为颇拉东噶;色尔巴家族的人抓住耗牛的舌头,所以被称为颇拉沃夏;达米人抓住了牦牛的胸脯,人们就称他们是颇拉沃单噶保;冲巴家族的人抓住了耗牛的躯干,就被称为颇拉硕保;
翁巴家族的人什么也没有抓到,心中难过。大家昂首凝视天空,终于有一个发着白光的东西被他们抓住了,所以这个家族被称为颇拉朗拉噶保。
这就是夏尔巴人各个部落的来历。
白哈尔神的故事
白哈尔神是雅隆河谷最负盛名的桑耶寺的护法神。因此我们的故事还必须从桑耶寺的兴建谈起。
根据藏文史料的记载,莲花生大师降伏了吐蕃的大部分神隘鬼怪后,他遵照赞普赤松德赞的旨意,和寂护大师一道开始陷划兴建一座剃度藏族青年出家的寺院。
这座寺院就是藏传佛教历史上有相当影响的桑耶寺。
桑耶寺的建筑蓝图是寂护大师设计的。根据他的解释这种设计除了有许多讲究外,还与;个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关系。
据寂护大师讲,从前有一个外道持密修士,非常热衷于修炼所谓的“起尸法”,当他快要获得成就的时候,身边却缺少一位助手。他四处打听,终于在中原地区找到了一位符合他要求的修密沙弥。这位外道持密修士给他献了一个金子曼伦罗后,中原沙弥答应协助他炼成“起尸法”。
修士把他领进自己的静修密室;首先教给他如何割断死尸的舌头的方法,然后对他说:“割下的那块死尸的舌头会变成一把金剑,不管是谁,只要手握此剑,就可以随意飞行。这把剑你一定要交给我。另外,剩下的尸体会马上变成黄金,它就是我给你的报酬。”
两人这样商定以后,外道持密修士就开始人静。果然死尸的舌头开始朝外面吐。中原沙弥刚想伸手去抓,舌头转眼就缩 了回去。沙弥呆着不动,舌头立刻又伸了出来。他来回抓了好几次都没有抓住。
外道持密修土睁开眼睛着急地说:
“死尸只能最后一次吐舌头了,如果你再抓不住,那个舌头就会立刻变成一把利剑杀死你我,然后他还会杀遍三界中的 无数生灵。你仔细盯住死尸的嘴。”
外道持密修士又继续人静作法。
死尸的舌头又吐了出来。中原沙弥一时想不出什么办法, 就用牙齿飞快地咬住了那根吐出的舌头。因为沙弥又急又伯,用劲太大,舌头一下断了下来。果真变成一把金剑。这时沙弥早把外道持密修士的话忘到了九霄云外,他随手把剑抛向了天 空,好像金剑有一股强大的吸引力,他也不由自主地随剑腾空而起,飞到了须弥山。
中原沙弥在空中仔细观察了须弥山、四大部洲和各小洲的布局后,返回地面把剑还给了外道持密修士。
据说后来这位中原沙弥用尸体变成的金子,模仿须弥山、 四大部洲和各小洲的布局,修建了著名的阿顿达布日寺。
寂护大师说,他所设计的桑耶寺就是仿照阿顿达布日寺完成的。
莲花生大师最后把桑耶寺的地点选在今天山南扎囊雅鲁藏布江的北岸。
公元762年,桑耶寺破土动工。6万民工参加了这项声势浩大的工程。
可是寺院才建了一半,吐蕃就拿不出一点钱了。赞普赤松德赞一筹莫展。莲花生大师说他自有办法。他领着藏王来到墨竹大湖边,然后让他躲在湖边的山沟里,自己在湖边支起帐篷,做起法来。第三天早晨,一位美女从湖心飘然而至。她询问大师有何事。莲花生大师告诉她说:“美丽的龙女,人间的藏王赤松德赞愿意和龙王交朋友,藏王的寺院还没有建好,请龙王给一点财宝。”
龙女带走了莲花生大师的口信。
第二天早晨,果然有一条巨龙跃出水面,往湖岸推来一大堆金沙。
5年后西藏的第一座寺院终于在雅鲁藏布江北岸落成了。
莲花生大师和寂护大师商量后,决定给桑耶寺召请两位震慑诸神的护法神。两位大师和藏王在讨论护法神的人选时,寂护大师认为,魔王护法会残暴杀人,曜星之神又太粗暴,而龙王、山妖都凶狠可恶,所以这些神灵都不适合作桑耶寺的护法神。
莲花生大师又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道:“藏王陛下,在 您以后的若干年代,魔鬼化身又将出现,他们名叫云丹和吾松,两人会惹起事端。再过110代,霍尔国王会一气吞并整个吐蕃,如果召请来白哈尔神这个非人的木鸟鬼和载乌玛保神 魔,就可以让它们忠心守护桑耶寺,守护佛教了。”
赞普和寂护大师都同意莲花生大师的提议。于是莲花生大 师在白哈尔神殿设置了拜神之物,即一只白色动物和一根竹 竿。并且在竹竿上缠上牛尾和彩缎。经过很多次的巫术仪轨活动,莲花生大师顺利地制伏了白哈尔神。接着大师又用相同的 方法降伏了载乌玛保神魔。两位神灵都答应做桑耶寺的护法神。
白哈尔神最初是一位外来的地方神灵,藏族的神话把他描绘成带着怒和笑的傲慢神灵,他全身雪白,身穿铠甲,头戴用珠宝做成的头盔,脚蹬长筒靴,手持长矛和占卜箭。
关于白哈尔神从外地来到西藏最古老的桑耶寺担任护法神一事,西藏的神话传说和藏文文献是不相同的。其中一份文献说,桑耶寺建成以后,莲花生大…
《生长神灵的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