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黄的。她就一边念,一边挑。唵嘛呢叭咪牛,挑一个黄豆出来,唵嘛呢叭咪牛,挑一个绿豆出来。然后豆子自动地在那里分了,红的往红处跳,绿的往绿处跳,黄的往黄处跳。这时,来了一个禅师,听老太太念念有词的在那里挑豆子。就问,老人家你念的什么呀?她说,我念观音菩萨六字大明神咒啊。禅师说:不对吧,那个字不念牛,念吽,以后要改啊。好,师父你说念吽就吽吧,你是师父,我听你的。这个师父把老太太给误会了,害的不浅,因为从此以后老太太念唵嘛呢叭咪吽,没感应了,不灵了。所以说,关键就是一个专字。你不要执著字的读音,你念经,外国人也念经。他们这个念法,跟我们不同。我们中国人创造的什么六句赞、八句赞,人家日本人没那东西,一些东南亚的国家也没这个东西啊,包括西藏的。他们就不解脱,不往生,不成就了?他一样成就。各地的方法不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所以我们说,会说法的尽自己所能把佛法讲给别人听,那种为了名声及吸引徒众而说法的心态是最最要不得的。我们讲经说法不是为了换取名闻利养,不是为了吸引徒众。你要把佛法当作良***,把听法的人当作病人,治病救人。把自己看作一个医生,这样子,才能把佛法真正的灌输下去。
在说法的程式上,我们首先要沐浴更衣。在走向法座的时候,应该发起清净的说法动***:为的是听闻佛法的众生,统统能够解脱生死,即身成佛。然后观想当前将说之法的历代祖师。比如要讲《弥陀经》,你要观想历代祖师、先贤大德们,观想他们来加持你,给你力量,给你智慧,让你把这个经讲的更好。这个真的管用,我有好多次讲经是匆忙上台的,没有备课,脑子里一片空白。就观想诸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会加持我的。困难的时候就是前两分钟,两到三分钟之后,就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了。我觉得这一定是加持的力量。在上座之前,一定要上香,礼佛,然后再上座。在讲经的时候,还要观想你所面对的听众,比如我今天是在讲讲经的方法和程序,如果说是讲佛经,讲《金刚经》、《地藏经》啊,我常常观想我面对的不仅是我看得见的听众,一定还有很多我看不见的听众。貌似今天只有四五十个法师听众,其实可能还有无名无盖的众生在讲堂里边听我说法。因为有些天神、龙天护法(像我们斋天的时候,斋的二十座天),都是我们佛教的护法。我们都说魔王波旬是毁坏佛法的,其实他是拥护佛法的,包括提婆达多都是拥护佛法的,只是他们做了一个反面教材而已。释迦摩尼佛在菩提树下成佛之后,他发现他所悟出来的甚深微妙法,众生不可能理解,难思难忆。他说这个法没人相信,我还是趁早入涅槃吧。一悟道之后,他就准备直接入涅槃了。魔王波旬前面是考验你,魔障嘛。等到真正降服魔怨,要入涅槃时,魔王波旬又从大自在天来到人间,跪在他的面前,说,世尊,你可不能入灭啊, 你慈悲,你得把这个法说出去,众生需要你。这佛法是在魔王的祈请之下才说的,否则的话,他早早就入灭了。这些个大自在天、摩醯首罗天、帝释天、大梵天,统统是佛教的护法,包括天龙八部,夜叉鬼神。所以当有一个法师发心讲经时,他们也会来到这个讲台来听闻佛法,这些天神很爱干净,不能忍受与人一起坐在地上,所以,我们肉眼凡胎尽管看不到这些异类,但他们会来听闻佛法,所以我们心中要准许他们在虚空之中、楼阁之下听闻佛法。通过这些观想,你一定会得到护法龙天、诸佛菩萨的加持,就能够把经讲得很好。在说法的过程中,要依据佛说的经典,以诸论所说,再加上你的师父传授给你的和自己的心得体会。绝对不可以凭个人的臆测和主观而胡说八道,也不可以夹杂无条理及与经论无关的东西去讲。在常州的一次讲经比赛中,一个和尚拿打麻将当例子。你举这个例子暴露出你就是麻将高手,而不是讲经高手。还有人讲经,遇到比较难的就跳过去,容易的才讲。讲经时,我们要尽量保持举止优雅,和颜悦色,令听者对正法心生欢喜,而不能面无表情,怒目圆睁。最好跟你的听众能互动,有眼神的沟通,甚至语言的沟通,活跃一下气氛。
(四)应付讲经说法的准则
无特殊情况,佛法是不可以无问自说的。因为佛法很珍贵,不轻易自己送。在没人祈请前,我们不应该主动登座说法。这个培训班,如果没有省佛协的安排,我自己跑来上面一坐,讲个不停,哪有这回事?一定是祈请了我才讲,包括到其他寺院,都是别人请了我才讲。而且要正规地请,要请我讲经光打个电话不行,得登门来请,不是我拿架子,因为佛法太尊贵。立者不应为坐者说法。你要讲经就坐下来,规规矩矩,听的人可以站着;坐的人,不可以为躺着的人说法,这是对佛法不尊重;而且你坐得低,让听的人坐得高,也不可以讲法。今天是讲课,如果今天是讲经,我必须要求把我椅子放高点,不能像这样跟你们平坐,不是对我不尊重,而是对法不尊重,要高一点的。此外,如果有军人来听讲经,他带个武器,你还对带武器的人讲经啊,那不行。现在没有,古时候骑着马、带着帽子的,法师可以拒绝讲。过去有一将军佩剑进了一个佛堂,里面有个老比丘在诵经,诵的是《普门品》。将军听到“假使黑风吹堕飘落至罗刹鬼国”,不明白了,就问,和尚继续念经不说话,连问三次都不说。结果将军勃然大怒,派了一帮人把他抓到府衙审讯:你为什么轻慢我?和尚说:你不是问我什么是“假使黑风吹堕飘落至罗刹鬼国”吗,现在我就是被黑风吹堕飘落至罗刹鬼国来了。黑风就是无名火,罗刹鬼就是你把我关在这里准备用刑,你现在就是罗刹鬼国。这个将军是有善根的,一听这个解释,马上跪下来求忏悔。这就是善于说法的一种技巧。当然,这些做法都是因尊重佛法的缘故而产生出来的一种规矩,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略为开示,比如说,修净土的有些居士菩萨要往生,你应该到他家里去做临终开示,临终关怀,以帮助他提起正念,心不颠倒,意不贪恋。这个时候,你是坐着的,他是躺着的,你说不行,佛法当中规定我坐着你躺着不能开示,你必须给我坐起来。他都要死了,你叫他坐起来,怎么坐?这个时候就开许了,你坐着为躺着的人说佛法是允许的。等你把话说完了,他一口气咽下去,往生了,功德无量。在某些地区的民族文化中,他们终生不可以脱帽的,要尊重人家的民族习惯,为戴帽的人说法也是可以的。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不能因循守旧,不能教条主义,一定要有权变,关于这些,听法者也应注意,比如说,今天天气热,我来给你们讲课,你们在下面戴个帽子,这对我不尊重,不应戴帽以及佩戴一些跟佛法不相应的东西。现在你来听经,你就要把手***关掉或者设在静音状态,否则可能会扰乱清净的讲堂,是对佛法的不恭敬,同时也是对法师的一种轻慢,法师可以拒绝给你讲经。以上这些就是讲经的仪式。
三、讲经的方法
讲经的方法因人而异,每个人在研究佛学的时候,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总的来说,生则畏,熟能巧。你对经典烂熟于心,讲经的时候,就有窍门了。如果你本身对经典没有什么研究,这个时候我说拿一部《法华经》给你讲,你却说《法华经》我还没见过,没听过,从哪里讲?所以,讲经必须要做到胸有成竹,要对这部经很有研究,而且很熟,熟则能巧。在对经典生疏的情况下,你冒然上场,而一旦上了台之后,大家几百双眼睛盯住你,等你讲呢,你肯定很困难,讲不出口。就像有一个老和尚,到人家居士家里去化斋,这个老居士一看来个师父,就想啊!我这个荒村僻野的,几十年没见过一个师父,今天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师父,就想抓住***会请师父给讲点佛法,就对那个化斋的师父讲:“师父啊!你给我讲点佛法好不好,讲完佛法我一定供养你。”然后,恭恭敬敬地把师父请到上座,她跪在那里,听法师开示。可是这个师父不会讲经,年纪大了,体衰了,力绝了,才华没了,才出个家,仗着佛门好偷生,没想到出来化个斋,还被人家逼到法座上要讲经开示,真是苦不堪言。就说了一个字:苦。释迦牟尼佛说法,开口说的第一个字是什么字?苦。老居士想,这个师父真会讲经,而且说到我心里面去了,我从小在家,父母重男轻女,从来不把我当人养;等出嫁了,丈夫不把我当女人看,动辄打骂,而且丈夫早死了,我就守寡了。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叫三从四德,自己完全做不得半点主。一生过下来真是苦不堪言,越想越伤心,就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这师父一看,我自己已是苦不堪言呢!她还在下边嚎啕大哭,看来今天这顿斋饭还不好吃,就乘着这个女人哭的当口,“脚底下抹油”——溜了。妇人哭了一会儿,抬头一看,师父没有了,呀!这个法师太会讲经了,把空也讲出来了——苦、空、无常、无我,统统讲出来了,真是讲得太好了。这当然是个笑话了,如果说,你遇到这个情况,你可能没这个师父这么权巧,这么好的运气了。另有一个师父也跑去化斋了,到了居士家要化点点心吃,居士却说:“师父!我问你个问题,你能回答出来,我就供养你点心,回答不出来,我就不供养你。《金刚经》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你点了哪颗心?”师父回答不出来,很惭愧,不化斋了,走了。
我们初次讲经,大家这么多眼神盯在你身上,一旦一句有错,大家会哄堂大笑的。有个法师讲经讲得很有辩才,他有一次讲戒律,讲到不邪淫戒,下面也有很多人,可以说四众弟子都有。他把这个淫戒讲得很入微、很具体,下面一个比丘,属于用现在的话,是跑马路的那种,假僧性质,听法师讲他就烦。站起来说:“师父你是讲得很好,但是你不讲还好,这一讲我还就有了这个邪淫心。你说我现在怎么灭这个心?”众目睽睽啊,这个问题问得很尴尬。法师不慌不忙,腿一盘,眼睛往下一垂,打坐,什么话也不说了。那个师父还站在那里,等师父开示回答。僵持有五分钟,他一看,大家都望他呢,尴尬难为情啊。一屁股就坐下去了。这时法师却有话说了。他把桌子一拍说:“你不睬他不理他,他自然就下去了嘛!”这个法师有智慧啊!所以我们讲经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尴尬窘迫的状态都是出于对经文的不熟练。我们成就学问的途径虽然很多,有很多还是天才。但是我认为天才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还是要勤加练习。光有天才,经典也不研读,历代祖师的注解也不看、不钻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你一个讲经法师是不可能讲好经的。讲经的方法就是深入经藏,下苦功,去练习,去研读。
作为讲经的方法、程序,一般来说,我们都是采用天台宗的五重玄义,或者也有采取华严十玄门的。常用的是天台宗的。第一,释名。讲经题释名,经题包含了一部经的大致内容。第二,辨体。辨体是一经的旨归。第三,明宗。这部经的宗旨是什么。第四,论用。这部经有什么功能和作用,对我们的修行有什么指导意义。第五,判教。就是一部经它归于佛陀五时八教的渐顿偏圆,是属于哪一类的,这叫名体宗用教。讲经从序分开始,序分里就是讲六种成就:信、闻、时、主、处、众,然后进入正宗分,把命题一层一层分析出来,这基本上就是讲经的方法了。
《讲经说法的方法与技巧(文定法师)》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