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讲经说法的方法与技巧(文定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和讲师之间的这种无言的沟通,比如眼神的交流。你讲经,看到下面听众的眼神发光,你就知道这个讲得好,听众喜欢听,有作用。讲着讲着,一看下面不来劲了,马上给你讲个笑话,讲个故事,这个故事还必须和我讲的内容是吻合的,但是比较幽默,调节一下气氛。“若欲入佛智,先以欲钩牵”,就是先投其所好,用一种他比较喜欢的内容和方法,吊他的胃口,然后把你想讲的东西讲出了。等一会儿,等他没有耐心的时候,你再吊一下。给老居士们讲经,她们最喜欢听故事,你可以讲《百喻经》,《百喻经》通篇都是故事。但你也不能老讲《百喻经》啊,所以在讲《金刚经》、《地藏经》、《八大人觉经》、《四十二章经》、《普门品》 的过程中,隔半个小时穿插一个典故或一个大家喜闻乐见又很有启发意义的故事,比如禅门的、宗门下的,来调动一下他们的气氛。

  (一)强调造论者的权威性

  我们讲经,在讲正题前,必须先得强调造论者的权威性,要讲这个经是不是佛说的,要介绍经的来源。比如你讲《法华经》,你要把其来源,包括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佛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所谓五时八教,你要判教。什么时候翻译过来的,历史上有多少译本等交代清楚。第二,要说出你所讲这部经有什么特点。第三,说法者与说法者之间的规矩。这个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我即将说的这部经来源清净,源于佛陀,历代祖师有注解,有依据,使得大家对这部经产生恭敬心和信心。 无论是听经还是讲经,首先要弄清楚它的传承与来源。比如说,学一部论,我们一定弄清楚谁造的论,造论的依据是什么,是不是继承了印度诸宗大师的思想与传承,抑或是他自己杜撰的。比如僧肇大师的《物不迁论》,又比如《大乘起信论》。 外部讲的经是历代祖师、菩萨、祖师造的大论,我讲一部论是自己创造的。如果你是依据佛言、祖师言,在其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有依据,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甄别,那你就是一代祖师。如果不能确定清净和可靠,按照你的这部论去修行,所得到的证悟极有可能是连本师释迦牟尼佛都没有听过的证悟,就有可能卷入歪门邪道的危险。其实,老一辈们讲经都是师父口传心授的,就像我们学唱念,师父手把手教,他唱一句我们唱一句,不对了师父再纠正(唱念分几大派,天宁派、京腔派、华山派,还有南腔北调及荒腔野调)。过去讲经,法师一上台,看他出口的风格,就知道他是哪一派的。现在很多流派的讲经方法都失传了,分不清了。我不管你们用哪一种派,你们能讲得如理如法、契理契***的,就是一派,我这叫做“文派”。 海涛法师就不用说了,像台湾的慧律法师讲得真是好。

  这个传承和加持,对一个讲经法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只靠自己的猜测、想象,以凡夫的心态去理解佛教,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很容易误解、歪曲,甚至会流于歪理邪说,误导自己也误导信众,实为佛门之不幸。若得到名师的指导,就可以避免盲修瞎练的危险。如果是我认为如何,而不是某某师父怎么说,某某佛怎么说的, 这个是“我法”,不一定是佛法。这种“我法”最好不要说,也不要听,否则容易讲错经。你一定要把经搞通了再来讲,你搞不通“不昧因果”和“不落因果”,你有怀疑,疑惑不定,就讲错了,这个讲错了就要受五百年狐身。你应该说经律论里是如何写的,佛陀菩萨是如何教导的,祖师们是如何讲的,我今天讲经的出处在什么地方,依据在哪里。即使用自己的语言讲出的,也一定要有出处。这就是讲经说法的(第)一种规则。

  在《忏法增上意乐经》上说道:讲经说法有二十种殊胜的利益。例如,讲经说法可以成就智慧。讲经本身就是一种智慧的表现,你发心讲经了,你的智慧也就越来越深了。所谓:“深入经藏,则智慧如海。” 佛法贯彻始终的目的就是开发我们的智慧。修学佛法是为了解脱,而解脱必须借助智慧。 另外,你发心讲经,能得到诸佛、护法龙天的护持等等。这些都是讲经的利益,我们讲经说法虽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只要你发心讲经了,确确实实能感召很多的利益。这些利益也有助于我们的修行。说的浅显点,你能够讲经说法,你就拥有很多信众,很多弟子,很多追随者,追随者当中,不乏龙天护法来护持、成就你。以上我说的利益,不限于开大座讲经说法才能够获得。即使只是一种随***的开示,即兴的演讲,甚至于巧适各种各样的因缘,把佛法说给别人听,也是得利益的。《金刚经》:“乃至四句偈,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就是说讲经的功德是非常大的,因为讲经是为人断疑解惑,引导真心的。你们都有朋友,都有信徒,有的时候可能到居士家里去做客(虽然说出家人不可以轻易到居士家里去,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些信徒确实很有诚意的邀请师父到家里去做客),你就可以随缘施一教法。对畜生也可使其闻法,怎么对畜生讲经说法呢?你们有没有放过生?放生不是到市场上买点水类、爬行类的东西,往海里或家里一扔就完事,放生是有一整套仪轨的,这仪轨里不是有说法吗?说给畜生听,你别管它听懂没听懂,这就是一入耳根,永为道种。这就为它种了一个善因,也就说你为它积了一个善缘。这个善因,这个种子,就存入它的八识——阿赖耶识中。将来***缘成熟了,一定会起现行,种子起现行。大家学过唯识宗的,都应该懂得种子起现行,就是它善根成熟、脱离畜类的那一天。乃至诵经的时候,观想人非人,天龙八部,紧那罗,或摩睺罗伽,大鹏之鸟,罗刹,夜叉等,统统可以对他们进行法布施。这个龙畜鬼大家都懂了,我们做的超度佛事,放的焰口,打的水陆,就是说法给诸天鬼神,法施,食施,财法二施。打水陆里面,有一个环节,请过下堂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要说给幽冥界的面然大师们听的(鬼在佛经里被称为面然大师)。这同样也是有利益的,这是讲经的利益。那么对人,是显的利益;对龙畜鬼神是冥的。对人说完了之后,给他解疑释获了,他的层次提高了,就来拥护你、支持你,得到的效果非常明显,看得到。对龙天鬼神说法的利益,我们暂时看不到,但是入了它们的八识田中,那就是种子。因缘***会成熟,一切都会兑现。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我们是在家还是出家,也不论是否是师父辈的人,都可以非正式的讲经说法。

  (二)对佛法和佛陀表示尊重

  刚才我们说到,释迦摩尼佛他老人家在说法的时候,尚且要对自己所说的法表示尊敬,亲自布置法座。那我们在说法讲经的时候,也应当像佛陀一样,对自己所说的法表示尊敬。不论你讲的深度怎么样,讲的正确与否,度众的量有多大,听众是多还是寡,哪怕是对一个人讲经,你也一定要表示出对佛法的尊重以及佛陀的尊重。在讲的时候,还要忆念佛陀的恩德,我今天有佛法可讲源于哪里

  源于佛陀四十九年的说辞,源于历代祖师的注解,源于历代翻译家们的翻译,我们都要对他们有一种感恩心。

  (三)讲经说法的正确心理与方法

  哪怕你是三藏法师,具有于世无碍的辩才,讲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你也不能够有一点点傲慢的心,不可以有自赞毁他的心。我们每个人都会犯一个毛病,以为自己的是最好的,别人的都不行。尤其是会讲经的法师,你们搞唱念的做经忏的,都有一种心理,我唱的是最好的,他们的算什么,荒腔野调,唱的不行,这就叫自赞毁他。自赞毁他,犯菩萨清规戒。像一些搞艺术的人,总是认为自己的创作,自己的艺术是最好的,别人的统统不行。不可以有这种心理,一定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也不可因自私而存有密不示人之心。讲经,我是为了获得名闻利养,不能讲全了,要留一部分,全部讲出去,人家把我那玩意儿全部学会了,那我吃什么饭?不能有这种心理,要全盘托出。无论你讲得深浅,一定要把自己懂得全部讲出去。也不可以因为懒惰而拖延说法,明明会讲、非常的能讲,别人请到你了,你却懒惰,怕烦,不肯发心讲,这叫吝法。佛陀的十大弟子中,有一个叫周利盘陀伽,阿罗汉(《弥陀经》里有),他是一个非常笨的人。周利是他的哥哥,盘陀伽才是他的名字,周利跟佛陀出了家。看着哥哥出家,他有善根,他也要发心出家。对哥哥说:你带我一起出家吧。周利就说, 好,那你跟我出家。所以叫周利盘陀伽。他出家之后,佛陀教他四句偈,叫他观照四句偈。他的四句偈三年都没背下来。四句偈用我们中文来说,就二十八个字。三年没背下来,哥哥周利就说了:兄弟啊,你这么笨。三年不能攀得一偈。你如何出家?我看你还是还俗,娶妻生子去吧。但是盘陀伽非常有诚心,不肯还俗。又一想到自己很笨,心里难过,就找了一颗歪脖子树上吊去了。这个时候,佛陀化为树神,出来呵斥他,说:孽障啊,前世你是一个三藏法师,因为吝啬佛法,一生当中没有讲过一次经,以至于落得今日之愚痴。你现在还想自杀,愚蠢。周利盘陀伽就跪在佛的面前,那我应该怎么办?佛陀教了他两个字:扫帚。扫帚是能够清净、去除污垢的。念扫帚吧,他念了扫忘了帚,念了帚忘了扫。又经过三年才记住,他就“扫帚,扫帚,扫帚”,终于开悟了,证得阿罗汉果。这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一心一意的做下去,一定会有成就的。念佛的居士,有个执着,这个佛号到底应该怎么念,念南无阿(ā)弥陀佛对呢,还是南无阿(ē)弥陀佛对。你说南方人念的口气和北方人不一样,到底哪个对?你说中国人念南无阿弥陀佛,那日本人不这么念,他也能往生啊。英国人是不是也念佛,口气又不同了。印度人、东南亚的也不同了,他们都能够往生的。所以不在于你们什么口气,只要一心念下去。有一老太太念观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她念:唵嘛呢叭咪牛。一心一意专注地念了三年,念的有感应了。有一次,她把红豆,绿豆,黄豆全部放到一个篮子里,然后挑拣开,红的归红的,绿的归绿的,黄的归…

《讲经说法的方法与技巧(文定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