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希望他们皆能得到丰足资具,于是以不正当的方法,积聚种种的珍宝财物,但又悭吝居心不能布施,于是乘此恶业生此鬼中,住在本舍的大小便的处所,捡食大便小便,以解饥渴之苦!
复又“忏悔饿鬼”道中的饿鬼,“动身之时”,全身“一切肢节”,犹如大“火然”烧的“罪报”。经说:“肢节一时火起,动转五百车声”。或有口中火起,肢节烟生。甚至遍身火然。此诸鬼类,或因为贼,破城抄掠,杀害百姓,火烧房屋,遭受此报,或因悭嫉覆心,常爱到寺庙中,受用僧伽饮食。以此业因,先堕地狱受苦,从地狱出而为饿鬼,常受火炉烧身,所以须忏清净。
复又“忏悔饿鬼”道中的饿鬼,“腹大咽小罪报”。如说:“腹大如稽颡之鼓,咽喉似针锋之细”,不说没有饮食受用,就是有很多美味佳肴罗列于前,一滴水也不能容纳进去。原因在过去世,曾经以财雇人,令行杀戮他命,所以现受此报,对于此类果报,应当如法忏悔。
“如是”除上所说,“饿鬼道中”,是有“无量”无边“苦报”。对此,唯有从“今日”起,“稽颡求哀皆悉忏悔”,不再受此罪报。鬼道罪报,说来很多,现引庄严论说,作一结束。论云:“佛陀作此说言,过去我曾听说有个大商主的儿子名叫亿耳,结诸同伴入海采宝,及至得到很多财宝,回航不意与伴失去联络,心里慞惶不安之极,而时又为饥渴所逼,远远看到一城,以为其中有水,于是走到城边,不断求索水饮,哪知这个城市,原来是饿鬼城,进入该大城中,于四衢道走走,只见有很多人集合,但不见有滴水,为饥渴所逼,实难以忍受,于是就喊哪里有水,给我一点水喝。城中的饿鬼,听到说水声,皆云集一处,问什么人慈悲,欲与水我们喝?“此诸饿鬼,身如焦柱,以发自缠,皆来合掌,作如是言,愿乞我水”。亿耳听到这话,很苦恼的说,我为渴所逼,特来此求水。饿鬼听到亿耳这样说,是因自己为渴所逼,来此向我们求水,一切希望皆幻灭,各皆长叹的说,你难道不知这是饿鬼城吗?为什么到这里来求水?于是说偈以显饿鬼苦恼:
我等处此城,百千万岁中,尚不闻水名,
况复得饮者?譬如多罗林,炽然被火焚,
我等亦如是,肢节皆火然!头发悉蓬乱,
形体皆毁灭,昼夜念饮食,慞惶走十方!
饥渴所逼切,张口驰求索,有人执杖随,
寻逐加楚挞,捶打不得近。我等受此苦,
云何能得水,以用惠施人?我等先身时,
悭贪极嫉妒,不曾施一人,浆水及饮食。
自物不与他,抑彼令不施,以是重业故,
今受是苦恼!”
鬼的苦报及其罪因,皆此颂中完全透露,读此颂文能不恐怖?是以对于饿鬼苦报,应当深信不疑!
中国相传南阳地方,有宋定伯其人,年少时夜行逢到鬼,问道:来者是谁?鬼没有直接答复,就问你又是什么人?定伯骗他说,我亦是鬼,于是结伴同赴宛市。走约数里,鬼说:这样步行,未免太慢,不如共递相担。定伯回答说,这样非常好。鬼先担定伯,走没有数里,鬼对定伯说,你身体太重,恐怕不是鬼。定伯又骗他说:我是刚死不久的新鬼,所以身体略为重点。接着定伯担鬼,好像没有重量。如是再三的荷担,定伯又对鬼说,我是新死的鬼,对鬼有些什么畏忌,完全不知,你可告诉我点儿吗?鬼回答说,没有什么,唯不大喜欢人的唾吐。于是非常合作的向前走,走到有水的地方,定伯要鬼先渡过去,一点声浪没有。接着定伯亦渡水过,但是水声咚咚,鬼又问道,你渡水为什么会有水声,定伯答以新死不习渡水,所以发出水声,望勿以此怪我!从这可知鬼是确实有的。
己五 忏神鬼罪报
次复忏悔一切鬼神、修罗道中谀、謟、憍、诈罪报;忏悔鬼神道中担沙、负石、填河、塞海罪报;忏悔鬼神、罗刹、鸠槃荼诸恶鬼神,生噉血肉,受此丑陋罪报。如是鬼神道中,无量无边一切罪报,今日稽颡向十方佛、大地菩萨,求哀忏悔,悉令消灭。
佛经中说到鬼神的很多,如阿傍、罗刹、山精、魑魅等,总以鬼神之名称之,唯鬼是恼害人的怪物。说为鬼神,显示有变化自在之力的一种称谓,或护持佛教,或守护国界,或恼害人畜者。佛典主要是指夜叉,亦称罗刹及八部等。诸经论中所说亦不一准:就中,有守护佛法,守护国土的善神,有毁灭正法,娆乱人民,破坏国土的恶神、邪神。至于鬼神的形相,或有仪容端严,或有人面兽身,兽面人身,令人感到惊怖的。不管哪类鬼神,皆有变化自在之力,出没变现无极。
“次复忏悔一切鬼神、修罗道中”的众生,所有“谀、謟、憍、诈”的“罪报”。修罗,具云阿修罗,是六道中的一道,有时归于三善道之一,有时归于三恶道之一,有时亦说为天龙八部之一。译来中国,叫做非天,显示这类众生,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得名。在胜为人时,好胜心很强,不论做什么,总要胜过人。以钱财布施说,是也相当发心,只要属功德事,亦相当的赞助,但要比人多些,就是多一元钱,亦觉面上光彩,所以不特好胜,亦非常的骄傲,认我不落人后。智度论说:“修罗结使腹心,心多邪曲,得道甚难,诸天虽随结使,直心信道,修罗虽则与天相似,以其近道难故,故在人下,天之怨敌,名阿修罗,王于欲界中,化身大小,随意能作”。又译无端正,印度向来传说,阿修罗中的女性,是极端严美丽的,而男性却是极为丑陋的。其性好斗,经常与帝释天战斗,但每战必败,而好斗如故,从不改变要与帝释战斗的意志。所以经说阿修罗“恶心好斗”。
虽说战斗的意志非常昂扬,但对布施却是大为好乐,从不悭惜一文,正因如此,所以经说阿修罗:衣食自然而有,冠缨衣服之类,纯以七宝所成,鲜洁如同天人,至于受用饮食,不特随念而至,且皆百味具足,亦与天人同等。虽则如此,但智论说,修罗衣食,虽复有胜于人,但是到了吃时,仍有不如人处,因他每次吃到最后一口,不论是怎样百味饮食,总要变作一团青泥,那是很难咽入口的,好像龙王亦食百味饮食,但是吃到最后一口,其百味饮食自然变作虾蟆,吃入口是很困难而又相当苦的。如是虽有百味饮食,终不如人所吃的青菜豆腐。
阿修罗既感到这样美好果报,为什么独立一道名阿修罗?因他除了布施,亦能持戒清净,所以堕入此道,原因在阿修罗,不但每怀瞋毒,亦多谀謟憍诈。立世阿毗昙论释说:“阿修罗者,以不能忍善,不能下意谛听,种种教化,其心不动,以骄慢故,非善健儿”。谀是对人说出过分恭维的话,其人本不值得怎样恭维,但偏对他说出謟媚的言词。谄是对人说些使他爱听的话,以博得他对自己生起好感,就是俗说以语言向人献媚。憍是小人得志的一种神态,亦即恣放以为自己了不起,对别人似不放在眼里。诈是诈伪欺骗的意思,如向他人藉端讹财,或用诈术夺他财产,以及诡谲怪异变化多端的欺骗于人。如是,都是要损人利己,不是做人的正当之道。
复又“忏悔鬼神道中”的鬼神,或“担沙”,或“负石”,或“填河”,或“塞海”所有的“罪报”。鬼神为什么要担沙?为了以沙填河而成陆地,如新加坡的移山填海,多出一些陆地,扩大国家面积。鬼神为什么要负石?为了以石塞海而成滩头。担沙负石,不用说,是很辛苦,所以应当忏悔,免受此种罪报。经说拘尸那,有力士三十万,佛令目连去调伏他们,但是经过五年的教化,没有一个力士,接受目连化度。后来,诸大力士听说佛要入灭,特地聚集平道之上,以求一瞻如来慈容,佛知此诸力士,得度因缘成熟,乃化为沙门像,到力士的面前,以足的三指,掘出块大石,诸力士见了,只知不如佛,复又问道:你能不能将此石移出来吗?佛说,我以手举石,抛掷到色究竟天,待石从天降下,我可接石放在右掌,然后以口吹它,使之碎如微尘,诸力士听说,更对佛崇敬,佛藉此因缘,对力士说法,皆发菩提心。像这样的举石接石,是为度人,不是业所驱使,自然没有什么不可!
复再“忏悔鬼神、罗刹、鸠槃荼、诸恶鬼神,生噉血肉,受此丑陋”不堪的“罪报”。罗刹,或名罗刹娑,或阿洛刹娑,是恶鬼的通称,专食人血肉,或空飞,或陆行,动作迅速,令人可畏。男性极丑,女性极美。印度相传别有罗刹女国,居于海岛之中。佛本行集经第四十九五百比丘因缘品说:往昔阎浮提有五百商人,为求珍宝入海,忽被恶风吹到罗刹国,多有罗刹女来迎,将彼等置一铁城,变本形现端正相,以五欲之具使大娱乐。时商主伺诸女睡卧,偷偷出外去看,从此城不远,复有一铁城,遥闻大叫唤声,特地上树而望彼城,内多有死者,或, 已半身支解未死,或有饥渴逼恼而坐。于是生大恐怖,遂令马王鸡尸,与他商人共脱出其城,归还阎浮提。其如法华经普门品所说漂堕罗刹鬼国,恐亦基于这个同一传说。大智度论第十六说:“恶罗刹狱卒,作牛马等种种形,咬啮吞噉罪人”。俱舍论第十一说:“琰魔王使诸罗刹娑,掷诸有情置于地狱”。又如前说罗刹在地狱,呵责罪人等。
鸠槃荼,又作俱槃荼、吉槃荼、弓槃荼、或作槃查。中国译为瓮形鬼、瓶腹、瓮行、阴囊、形卵,形面似冬苽鬼,或译厌眉鬼、厌魅鬼。是噉人精气的鬼,吾人心中,有七滴甜水,以和养精神,假如为噉精气鬼的鸠槃荼,吸取一滴,人就会感到头痛,若吸取三滴,人就会闷绝如死,若七滴为之吸尽,生命即告段落,是令人可畏的鬼。如是“诸恶鬼神”,由于“生噉血肉”,所以“受此丑恶罪报”。这样,应当早日忏悔,免受此丑陋报。
“如是”在“鬼神道中”,不只如上所说的罪报,而是有“无量无边”的“一切罪报”,不是短时期间,所能说得穷尽。不论罪报怎样多,只要从“今日”起,诚恳“稽颡,向十方佛”及“大地菩萨,求哀忏悔悉令消灭”。
己六 愿成就功德
愿承是忏悔畜生等报,所生功德,生生世世,灭愚痴垢,自识业缘,智慧明照,断恶道身。愿以忏悔饿鬼等报,所生功德,生生世世,永离悭贪饥渴之苦…
《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