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石家庄张孝谦居士
孝谦仁者慧席 :
手教及尊作两幅,均拜收。才华横溢,不胜敬仰!知曾阅读拙作《般若花》,可谓文字因缘,至祈指正为盼!
知正修“六字大明咒”,甚好!此法简单易修,而三密相应,功效卓越,祈仁者一门深入,久必有成。余在拙作已详,不复一一。谨复顺叩道绥!
愚学人徐恒志拜启
2000年6月12日
孝谦仁者慧席:
函悉。所示简历,已拜阅。知现修“六字大明咒”,此法可以灌顶,也可不灌顶,只要一心恭敬,功德都不可思议!(凡简单法门,一般都不需灌顶)仁者七八月份来上海,能否相见,且看因缘。因我目前行止无定,随缘住世,来信目前仍寄黄河路。
大作孔雀画幅,谨拜领,雪泥鸿爪,足资纪念,谨致以由衷感谢!顺叩法喜!
愚徐恒志合十
2000年6月26日
孝谦仁者慧席:
7月1日手书收悉。欣知实践佛法,勇猛精进,甚为可佩!一切佛法皆是善巧方便,只要能修至妄想脱落,但灵知不昩,即是当人本具佛性、本来面目,能有此认识,即具无上福德因缘,至此“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矣。
达摩初祖画像拜收,神情栩栩,不可多得,谨表衷心之感谢!即颂法喜充满!
愚恒志拜启
2000年7月18日
孝谦仁者慧鉴:
8月5日手书在8月25日收到,其中由于我的住址不断变迁,耽误了收信时间。所问简复如下:
一、修六字大明咒到功夫得力,必有一番烦恼翻动、排出之过程,此时正是得力进步的时候,决不能认为无效而失望,谚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多生习气、烦恼,岂少时能清,只有坚毅奋发,常与自己逆,处处与自己过不去,才能有力降伏烦恼而得清凉自在。在拙著《般若花》中多处谈到这一问题,请仁者温故知新,自我奋斗!
二、修六字大明咒之余,可以学、背《金刚经》,因都是无相法。但总以修法增加定慧力为主,其余经论暂时慢看,若过于夹杂,影响定慧。(遇事烦燥、着急、发火皆业习深厚,定力不够所致,唯至诚忏悔,认真修法;修法时一句六字大明咒,心起、唇动、耳闻三结合,才会逐步趋向定力与慧力,降伏烦恼魔军!)
三、书奉条幅一张,聊副雅望,不胜惭愧!承寄大作甚谢,当与送友结缘。此颂 定慧圆明!(复信地址,请照信封之面)
愚恒志拜启
2000年8月28日
孝谦仁者明鉴:
来函及画张均已拜领,谢谢!适有道友自广东来,不远千里,甚为难得,即将佳作赠送结缘,皆大欢喜!
“六字大明咒”虽为明心见性要法,但也可除病消灾,故仁者修法以后收到明显效果,希继续努力,一门深入,将会有更好效果。当然要以得定开慧为主,除病只是副产品。散步骑车也可持名念佛,因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种种利益,说不能尽,但也可仍念六字大明咒,使之一门深入,万法归一。仁者可随宜而行,并无定法。至于观心性、练定力,于一切境不取不舍,不理不粘,观照次数由少而多,自能由定发慧。逐步向素食发展,何善如之。学佛之人,发大悲心,按理不能食众生之肉,但为了方便,初步可食三净肉,(即不闻叫声,不亲见其杀,不为我而杀)儒家亦有“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仁者宜逐步培养向素食方向发展,何况上火、苔厚。杀时一股怨毒之气,食者吸收后,种种不利。今寄上《护生文集》一册,供参学。修六字大明咒每天2小时,已可,(可早晨、晚间各一小时),不必再增加时间,当然也无定法,如日间坐2次,睡前也坐一次,有利无害。
知仁者为愚治元形阴文章一颗,古朴苍劲,十分精雅,仁者字画功底甚深,不料尚能治金石,洵是多才多艺矣。谢谢!顺祝禅定。
愚学人徐恒志拜启
2000年9月8日
孝谦仁者: 大札敬悉。
一、决心从此吃斋念佛,不食众生肉,欣喜无量!
二、不必贪坐,循序渐进,如调琴弦,不急不松。念多务胜,皆习惯使然也。
三、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愚何敢为人师,要之谊在师友之间也。可乎?
四、单人照,手边没有,送奉一张双人照,戴镜的即愚,聊作纪念,五蕴和合,一个幻人耳!
五、“ 镇海人”章已阅样章,于此足矣,不需再刻其它词句,以增麻烦耳。
六、印章敬欣赏拜阅,古趣盎然,佳品也,谢谢!顺叩吃素念佛,自强不息!
愚 恒志拜启
2000年9月28日
孝谦仁者慧鉴:
10月4日函悉。大作同时收到,当赠送结缘,并致谢忱!
知修六字大明咒法已200天,能刻苦砥砺,必抵于成!一切法本是善巧方便,六字大明咒与心中心法本无异致,因人而修,有不修心密,而得益于六字大明咒者,根性各有不同。
仁者若考虑定欲修心中心法,如果时间、体力相宜,三个月后(近期可能外出),请来沪受法,(必须灌顶,并须每坐二小时)能奋斗一番,也是好事!后再联系。下复所问:
1、修六字大明咒也是密法中简要而效果显著之法,可以一直修下去,直至得定开慧,妄想脱落,然后明白本性,悟后起修,打扫习气;也可悟后转修净土法门,以期即生解脱,径生西方。心中心法与六字大明咒同为无相法门,但前者要求较高。
2、出家人乃住持佛法之僧宝,故有机会时能受一下皈依仪式,更好。因理事不二也。(受三皈后,即成为名符其实的三宝弟子)皈依时会另有“法名”,若传法之法名,则可命为“智谦”,谦者必智,智者必谦也,高见如何?
3、请有重点的读《般若花》以下的文章,好吗?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学般若化二执》、《心经的理论和实践》、《有关佛性答问》、《净宗讲话》、《人生价值观》、《佛教常识答问》,《书简节录》也可选阅。
上海有一位青年陈锋,学佛已久,颇有见地,今寄奉地址,请与之联系,以便互相交流和促进。地址:“上海…” 老眼昏花,草草奉复,顺颂福慧二严。
愚 恒志合十
2000年10月9日
智谦仁者道席:
函悉。敬复如下:
1、昏沉现象,是修心中心法常有之现象,睁眼出声持咒有时也颇有效,可试行; 若实在不能维持时,暂停打坐下座散步,待昏散去后再坐,总之方便调伏之。
2、念弥勒真言是恐此生不能成就,乃持咒生弥勒净土(此土在欲界第四天)正如发愿生极乐世界,须念往生咒一样。各随愿力而行,有利修持。
3、下午和睡前加观心,甚好,但不结手印,亦属浪费功夫,今请结“法界定印”(两手仰掌,右按左上,二大拇指头相拄,放于跏趺小腿之上,甚舒适,不妨试行。但以观心为主,暂时不念佛,(今后再念,)否则又求生弥勒净土,又求生极乐世界,修法太杂,不易入定,以一门深入,加些助行为妥。也有利于睡眠。
目前请勿求速效,翻动、昏沉种种变化正是好事,功候成熟,自能寂然不动,而观照分明矣。问题并复如下:
1、佛法分显教、密教,显教即显明之教,一般经典、书籍,大都是显教;密教即密宗,今修心中心乃是密教、密法,身口意三密相应之故。
2、罗汉属于小乘,了三界生死,但以大乘究竟之义视之,可划入外道范围,96外道中,包括小乘在内,因小乘教,不了义,不彻底,故视为外道。
3、菩萨修行有五十二位,其中有十地,《华严经》评说其行相。所询五地,可能指十地中之第五地,第五地并无专门意义。(烦恼粗细叫“五住”)。十地境界很高,已破无明,见法身,入菩萨上乘位。
“地”是修行阶位之一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4、“漏”即烦恼,如器有漏,不能盛水,无漏即是无烦恼。烦恼有6种根本烦恼,20种随烦恼,有关法相的书,专门研究这方面。
5、“善恶”是心态之不同性质,“布施”是六度修法之一,“慈悲”为佛法弘法利生的根本。
仁者接触佛法,如入宝藏,美不胜收,今后以学佛为中心任务,将有大快所怀之一日!不尽欲言。顺祝合府吉祥!
愚 恒志手拜
2001年2月13日
智谦仁者慧眼:
1月15日 手书收悉。
一、欣悉修六字大明咒后,妄念渐少,这是效果,但还不能于事无心,于心无事。吾人无始以来习染浓厚,贪瞋习气人人有之,不经一番刻苦打磨,何能解脱,今但埋头虔修,但事耕耘不问收获,自有妄想脱落,庆快平生之一日。但习染翻出有时十分强烈,正像垃圾打扫出门,是进步现象,不必怀疑、怖畏。时时注意戒、定、慧,并与自己习惯、污染作斗争,久久自得自在。
二、《恒河大手印》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上乘境界,由破我、破法乃至破空,入于心空境寂之境。应知学佛乃大丈夫事,岂世智辩聪者所能测知,今寄上《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作者是浙江大学教授、科学工作者,阅之可以增加理解和信心。余详拙作,不复一一矣。
三、《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及承刻印章,费神甚谢!寒便来沪,甚好,请事前函告,为祷!顺祝法喜增上!
愚 恒志 拜启
2000年11月20日
智谦仁者慧眼:
12月3函已悉。仁者涉猎文艺,擅长书画、金石,固可养心怡情,然不如佛法之究竟,今能因缘巧合,研探法藏,岂非善根、福德、因缘之所栽培,实际上人生无常,一切幻妄,不学佛法,宁有出路?!
《中有成就秘笈》乃人生最后救度之法,一般说来,应于生前精勤修持,自救解脱。中阴救度首先要有善知识讲述,时间又长,机遇难逢,力求此生明悟自性,悟后起修,打扫积习,背尘合觉,实系正道,故仁者暂放此书,研习《修证心要》等,很好!
知贵恙有所好转,佛法之法味和心力,以及打坐修持之功效,有以致之也。继续努力,安身立命、消灾延寿,及至了生脱死,解决生命史上主要问题,都可…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石家庄张孝谦居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