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善知识代代相传度众生——传喜法师于温州开示▪P2

  ..续本文上一页觉一样,我这个语言觉得太苍白了,你怎么来赞叹这样呢,怎么去形容呢?更不要说他内在境界,他的内在境界更不是一般性人能推测的。老人家你看他表面上疯疯癫癫的,肚子里面特别清楚。他看你一下能把你祖宗八代都给你看穿了,你这一辈子你是做好人你还是做坏人,他都一眼给你看得透透的。看你现在的话,都把你未来都看到。但是你不要说,哦,这法师这么说了,我找他帮我算命去。你以为他摆地摊那?

  这是证明,一个人是可以修行而转凡成圣的。佛的经典是不虚妄的,祂给我们信佛修行,让我们产生绝对的信心。说末法时代啊,信心得度,以信心而得度。能有这个信心,这个信心将拯救我们自己,我们是靠信心而得度的。佛的威德力是不容怀疑的,但是我们轮回到现在,没有对佛生升起过信心啊。我们学佛学起来,哎呀,这个分别、颠倒,也没有生起一个绝对不退转的信心啊!

  所以有时候啊,这些圣者,会让我们深信不疑对三宝,这个信心将引领着我们,冲过一个一个违缘、障碍,带领我们摆脱这些业障。培福开慧,直至解脱。就好像你看玄奘法师啊,就是依着一个向西天的,去朝佛的这样一个信心,千难万险,克服了物理上的、心理上的,甚至是这个鸿沟天堑,那样子,你看几百里的沙漠,他没有水,没有吃的,竟然还敢往沙漠当中走。这种信心已经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

  所以一个佛教徒,你怎么样转凡成圣?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绝对的信心,你自我都超越不掉啊。自我超越不掉的话,这个“我”的根都打不破,那么我们这个凡夫就做定了。能超越自我,那小乘的果才现前呢。无我,无我才能够现前有余涅槃呢,才能够了生脱死啊。靠什么克服这个“我”?就靠信心!所以《西游记》里面,唐僧就代表信心。分别意识,这个我执。分别意识,就是这个猴子。猴子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一个分别心,哇,十万八千里。谁能做他的师父?信心!然后那个猪八戒代表一个人的惰性,修行的路上有惰性。请问大家有没有惰性啊?有。都有惰性的。碰到一点困苦啊,碰到一点境界,然后就想回高老庄。还有那个沙僧,是代表勤劳。那个马代表谁?代表精进。那马是代表精进。要骑着精进的马,勤劳地挑着担子,对不对?整个里面就一个猴子,一个猪八戒,两个人麻烦事最多,对不对?

  请问我们修行是不是这样?是不是?佛法是引领我们,获取圆满的人生,终极幸福的这样子的方法。但是世间人呢?鼠目寸光啊。今天不想明天的,这一辈子不想下一辈子啊。就是这样。佛纵然有大智慧,但是众生有大愚昧。对不对?你有你的智慧,我才不管你呢。佛说我来救你的,我不要你救。你看,无知者无畏。我说有时候叫无知者无畏。他也不知道自己前途有多坎坷,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有多恐怖。佛要来救他,他说我不要你救。

  所以我看老和尚有时候眉头皱得,哎呀,看到我们众生苦哇。所以我看到他老人家,就像看到我剃度恩师一样。我们师父也是啊,很小就出家了,十几岁出家。然后,这个学教理,通宗通教,戒律精研。然后在佛教界里,大家也都公认早就开悟成道了。我给他做侍者,亲近他十一年,常常也看着他皱着眉头。我说:师父为什么皱眉头啊?他说你看这世间人啊,世间人啊,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众生你看,哎呀,家家都是烦恼窝。烦恼势甚啊!但是这个苦,大家不知道苦,不畏惧苦。你说给他乐,说离苦得乐,他不要,他说我蛮乐的。

  所以这个,佛为什么成道之后,讲的第一个法是苦谛呢?原来我们众生天天在这个轮回当中,我们甚至连了解苦的这种智慧都没有啊,连了解苦的智慧都没有,你更没有摆脱苦的能力。众生苦就苦在这儿!所以佛不忍心,告诉你,你很苦,我这里有甜的,你想不想离苦得乐?我这有乐的。有多少是淳厚的人才会听佛的话,佛经典里最后才说,原来听佛教化的是什么?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啊!迦毗罗卫国八万四千众,全部是金刚藏菩萨,来化身啊。所以我师父说了,迦毗罗卫国连一个乞丐都是金刚藏菩萨化身的,就是为了要配合佛来唱这台戏,唱给我们整个人类来看,要留下这样子的教法。

  有时侯我们跟师父也是的,院子里乘凉的时候,哎呀,说这个世间怎么办?你看,弄来弄去,有时候说每个时代,佛菩萨还是不舍众生,还是会到这个世间来,示现到这个世间来,你看这个世间那些高僧大德,转来转去还就是那些,刚一圆寂,我们就说赶快倒驾慈航,乘愿再来。弄来弄去就是,诸佛菩萨这样不舍众生啊,这样子,去了又来,去了就来。为了众生头目脑髓,为了众生肝脑涂地。竭尽全力地为了救渡众生。

  说为什么出家人你看没有任何自私的,把自己的烦恼全部放下,把利益众生的勇猛精进的心提起来。就是这样的,一代又一代。所以我师父说你看,这一代一代一代,就是这些,就是这些菩萨你看,又来了又来了,不停地化现在人间,不停化现在人间。然后你看,我们不要说老和尚,啊,一百多岁,多尊贵了,你想佛菩萨也是这样的。极乐世界都不在乎,他可以做大梵天王,可以做帝释天王,可以做皇帝,随他做的,他要想做什么皇帝都行,小国皇帝、大国皇帝都没有问题的。佛菩萨甚至要做什么人间荣华富贵,都没有问题的。以祂的智慧福报怎么样,祂甚至把一个土山就变成金山。但是没有丝毫的为自己的享乐,完全把自己生命都投入到救度众生、唤醒众生、替众生背业,为众生造福的这样一个事业当中。所以我们有幸的人,还能够值遇佛陀的正法,还能够遇到这样子啊,有修证功夫的这个修行者,所以大家要特别珍惜。

  

《善知识代代相传度众生——传喜法师于温州开示》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