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
——观看《法显西行》开示
2013.07.15
法显大师的《佛国记》,这个片子拍得非常好,我们在座的佛弟子看的话,对我们就是一种传承的力量,一千六百多年过去了,这个佛教还在人间,还有佛弟子,那个法显大师就是我们佛弟子的榜样。片子里面也有一点讲到了玄奘大师,两百多年之后的玄奘大师,玄奘大师也是看了《佛国记》之后,你看,沿着祂的足迹,而且在那个石窟里面,他见到佛陀的显圣,所以后来的玄奘大师也是到了那里,也详细地记述了那一段,拜佛,然后见到佛放光的这一段。而且法显大师那个时候到印度,到斯里兰卡,那个时候都是佛教非常鼎盛的时候,几乎还属于正法时期吧,修行人很多,证道得果的也很多,民风也淳朴。
所以他的这个记述,我想我们有机会以后要好好读读,拜读这个《佛国记》,包括《大唐西域记》,都应该好好读读。还有这个我们祖师所讲的“莫将经书容易看”,我们捧到的每一本经,过去都是这样翻译的。现在交通虽然发达了,但是我们现在没有一本经是现在翻译的,基本上都是几百年前,一千多年前,非常艰难的这个环境下才传到中国来。所以我们现在看这些经的时候,以后我们再看经的时候,我想我们的态度会更加地肃穆一些。
今天呢也是我出家十九年的一个纪念日,六月初八,今天好像也是慈诚罗珠堪布的生日,六月初四索达吉堪布的生日,初六海涛法师的生日,初八呢也是慈诚罗珠堪布的生日,正好呢这一天也是我的剃度出家日。
我想大家住在慧日寺,住在慧日寺,有的人或许有一点困惑,好像在这里,虽然也没具体教我们什么。现在这个社会上,连微信里面都有人在发,人有一种格局,他讲你是什么格局,你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也有人说你这个瓶子里啊,如果装了石头之后,你还可以装沙,装了沙之后还可以装水,装水甚至还可以融进东西。反过来说,如果你这个瓶子里先是装了沙的话,那就不可能再装石头了。如果再装了水的话,其他东西都装不进了。这句话的启发就是什么呢?现在说,一个人如果你长养一种志向,一种气魄,你为人的一种胆识、志向的话,那以后在你的人生的几十年当中,你可以学很多很多的东西。
所以我也在想,慧日寺这个地方啊,在当今的佛教界,应该说一年一年的影响力在扩大,这两天我也是看了一些网站,几乎佛教的每一个网站都会有我们的视频啊、文字,而且都占到很大的比例,点击率也是蛮高的。也就是我们住在慧日寺,你不要看这没有什么,但是你们会发现,这里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默默地奉献。
我在前进的过程当中,大家只要能够跟得上,在这个慧日寺,每天都是有一个无形的功德力。而且慧日寺在这样的时代,肩负着这样一种重任,实际上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像我们师父祂老人家,经过文革把佛法传到我们手里。就像我从师父这边一样,我也没有学得多少东西,师父啊等于是什么都会,佛教里面的,做佛事的一套都会,传戒的一方面都会,讲经说法,什么都无所不通,但作为我来说,可以这么说,跟师父比起来真的差太远太远,佛事这一套不会,传戒这一套也不会。
但是,那为什么师父在生前的时候就很喜欢我,当时还是比较保密的,师父喜欢我是隐藏着的,因为我们的师兄弟比较多。他或许就看到,就是我为什么要出家,我出家之后,始终不变的就是一个,要“愿解如来真实义”。出家就是要了生脱死,要好好修行。为了能够多亲近师父,甚至我也跟师父说了,我那些东西都不学,我跟师父也说:“如果这些学了,您肯定就派我,或者别人就请去我做当家啊,去管寺庙去了。”所以跟师父在一起,就是感受祂老人家胸臆之中的那种气魄,在眉宇之间的那种精神,无法言传的。所以我有幸在师父晚年的这十几年,我在师父身边。这种就是无形的东西,不是说哪一本书上、哪一本经怎么描述的,其实都不是。
我就是带着师父的这种力量,它穿越了时光,在种种的艰难当中,特别是文革,近三十多年的这种屈辱啊,祂能够克服这些,可以证明祂在这之前就开悟,就修行有证了。所以这几十年对祂,更是这种修行的加分。祂依着这种修行的功德,克服这种人间的黑暗气。修行的功德克服任何困难,同时这个困难,又愈加让祂修行的功德熠熠生辉。所以也就是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遇见了师父,依止了师父。那个时候如果我也想跟师父学天台,我也跪下来跟师父提出过,我说:“师父您学了那么多年的天台,是著名的天台宗的法师,我能不能跟您学天台呢?”那师父摇摇头:“我现在不说这些,我只讲佛法大义,大义,大义之所在。”我幸好就是没有去学那些具体的东西。
我们所讲的这种格局,在我亲近师父的这个时代,这段时间里,也就是一种志向。常常我会问师父说:“您怎么样子度过了那个人间黑暗的时期?”那个时候我耿耿于怀,一直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又在师父身上,所感受到那个超越言语,超越这些东西之外的一种气魄。这些可以这么说,熏陶着我,也正是这股力量,能够让我在这个十几年里弘法,师父让我弘法从九九年开始。我出关之后,师父就帮我宣传宣传,九九年到零九年,现在是一三年,可以说十年超过了。这么长时间来,我能够所做的,就是师父的这种大的一种气度,这个里面传递着佛法的那种不可言说的一种力量。如果我这个瓶子里,先装水,或者先装沙子的话,有可能装不下这些。
所以这个我也就是要告诉大家的,在慧日寺现在也是,你说,让你具体学什么,如果你脑子只是在书本上学那些的话,你知道每天二十四小时,慧日寺的这个巍巍的功德你就会忽略掉,你会看不见。当然你可以济此度日,找一个事,系心于此,然后可以度日子,一天又一天,可以过日子。
也有人呢认为,觉得没有学到什么,这样惶惶不可终日。觉得在这里,无可事事,但是我这里也有这样的。所以今天要提醒大家,你可以看到我们这里对小乘恭敬,对大乘恭敬,对金刚乘恭敬,对三乘教法,这种气息都是不违背的。你这样子的话,得从佛陀以来两千多年的三乘的加持,慧日寺就是无遮地接受着三乘的这种加持力。每一乘里面,这些传承的大师的力量都会汇聚在慧日寺这里,所以这是非常非常难得的。因为我们没有先入为主,或者是有一种既定地、内心里有一种狭隘地知见,去把这个功德门把它掩上,没有。慧日寺这里的无为,这种无为,有时候恰恰就是这种无为,里面却有真金啊,就是无障碍的这种力量,会汇聚在这。所以我也是提醒大家。当然我并不是推辞,在这里说没给大家很好、很具体的教化,我只是说这也是一种教化。就像我们昨天、前天看了美国的片子。
美国最后纪念宣化上人的那个纪念堂,就叫“无言堂”。宣化上人从小出家,大孝子,白孝子,然后出家之后,精进修持,追随了虚云长老,得到印可。六十年代又被请入到美国,然后在美国,短短的这三十年啊,整个在美国建立起佛法的体系。圆寂之后,你看祂的舍利,和祂的师父的舍利供奉在一起,有佛陀舍利、虚云老和尚舍利、然后宣化上人的舍利。那间房间的面积还没有我们法堂大,大概只有将近两百多个平方米,那些他曾经用过的东西,写过的笔记,然后一些拍的照片。我们所有人到那边都非常安安静静的,方丈细声细语地向我慢慢地介绍,平时那个房间是不开的,那天是特别开放给我们参观。
但是那个是“无言堂”,你说在“无言堂”里面,你讲任何的语言,相对佛,相对祖师,相对宣化上人的巍巍功德来说,那些语言都是苍白的。在那里对祖师升起了敬仰之心,完全的虔诚的心,敞开你的心扉的时候,这个祖师大德、诸佛菩萨的功德力就会加持到你。所以这个,我们在慧日寺,我也提醒大家,也要有这样一种情怀。
慧日寺还承载着这样一种功能,现在它的功能性还是对整个佛教界来说的话,它承载着一个继往开来的,把我们师父的、乃至历代祖师、诸佛菩萨的传承在人间实践,还承载着这样一个功能。所以来到慧日寺之后,我们大家要把心能够静下来,这块地方,就这十多年来,你看,对这个世界也是有很大的贡献的,所以我们今天在这边的话,我们还是很幸运的,就是说在佛法传承中,慧日寺这个佛法是没有断过传承的。
所以我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看了法显的这个西行求法,这种精神,就是有这种大的精神,这样一种志向,才让他完成了西行求法这个不可想象的事情,六十多岁,六十多岁才向西域去,我们现在很多人,六十岁就退休了,就搓麻将等死啊,他六十多岁才开始,真的是不可想象的,有时候就是这样。
所以也有人问到,我要做好事,那我能成功吗?师父问他:“你想做好事,你准备好了多少呢”“我有准备啊。”问“你有钱吗?”“我有钱。”他说:“哦,那能够可以有百分之八十的成功希望;你有房子吗?”他说:“有。”“那你有百分之六十成功的希望。”问你:“有人吗?”“我有人啊。”“那你有百分之四十成功的希望了。”这就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他这样回答,你越是准备的充分的时候,有时候反而是你有依赖,你有依赖的时候,事情往往是不能成功的。
所以往往就是我们前面讲到,一个人要有一种气魄,有了这种气魄,有了这种志向,技术上的事情可以慢慢来。如果一个人先学了技术上的,有可能就忽略这种气魄上的,一个人没有气魄,那是做不了事情的。不管是法显西行,还是玄奘西行,还是我们师父祂们能够跨越这个二、三十年的法难,都是一种大的气魄。没有这种气魄的话,暗无天日,你看不到希望在哪里的。这都不是说技术上的事,聪明啊、技术啊,你自己的才华啊,这些可以面对,可以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讲,强调的就是说,我们在慧日寺,在这地方,要长养出一种气魄,一种志向。在这里要常常地要…
《格局——观看《法显西行》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