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 当时为什么舍利子度化不了皇宫里的人,后来被文殊菩萨度化了呢?因为文殊菩萨有善巧方便。文殊菩萨刚开始到皇宫的时候并没有给他们讲法,“好,我们吃喝玩吧!”然后文殊菩萨就陪他们吃喝玩啊,慢慢地调啊调啊……最后都调整过来了,都度化了。摄受弟子、帮助他人要有窍诀,要有方便啊!你要摸清楚、看清楚。若是能利益他们,你就不能客气了。目的不一样,你是为了调伏他们,度化他们,而不是为了自己贪吃贪喝贪玩。所以,持戒应该有个方便。我们受戒持戒的时候也要灵活,不能死板,要根据因缘,根据具体情况来受戒持戒。
我以前也跟大家讲过,既然你受持八关斋戒了,就要清净持戒,夫妻要分房、分床等。但是为了度化身边有缘的众生,实在不行,你可以舍戒。你没有预料到,没有注意到就受戒了,然后突然出现情况了,若是他接受不了,他不同意的情况下,你应该舍戒,这个时候不应该和他针锋相对。我不是跟你们讲过么,虽然持戒的功德非常大,但如果这个时候你能舍戒,也是功德。你非常喜欢、愿意受戒持戒,你不愿意舍戒,更不愿意破戒。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为了对方,为了众生,舍戒也是一种功德,因为发心不一样啊!不是找借口,找借口不行,真是这样就行了。但是,大乘修法里,身三种恶业、语四种恶业都有允许、开许的时候,但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是允许的,不是随随便便允许的。
大乘佛法以心为主,所有的行为都要看发心、动机。你的发心、动机是善,所有的行为都是善;发心、动机是恶,所有的行为都是恶。所以大家一定要听明白,不是随便开许、允许的。这是有一定条件,有一定要求的。不是为了自己,完全是为了众生,在对众生利大害小的情况下,才是允许、开许的。
第二条戒,不偷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是他人的东西,在他人没有同意的情况下,你抢、偷、占都是偷盗。若是有这种心,哪怕是偷、抢、占一粒米、一滴水,都是偷盗,都会犯戒。
第三条戒,不淫欲。所有的淫行——不净的行为都要断掉。居士五戒是不邪淫,这里是不淫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夫妻最好分房。若是没有这个条件,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三门。就像刚才说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就要用特殊的方法。连以不好的心态看一眼都不允许,连这个念头都不能有。若是看了,或者生起了一些不好的念头,尽管不犯根本戒,但是也犯支分戒,也有一定的罪过,也要忏悔。
第四条戒,不饮酒。酒有各种各样的,有吃的,有喝的,也有闻的。你吃多了、喝多了、闻多了能醉。让你心乱,心不正常的都是酒,所以不许饮用,不能,包括药酒都不能喝。为了治病,抹一下或者洗一洗可以,但是不许喝。就像刚才说的,特殊的情况下特殊处理。如果你受戒了,实在不行可以舍戒。若是自己发心清净,真有纯净的利他心或者善心,也不算犯戒。
第五条戒,不妄语。打妄语也一样,不能说假话、欺骗人家。妄语有普通妄语、大妄语和上人法妄语,但这里指的是不能说任何的妄语。但方便语不是妄语,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是可以说的。现在人都在找借口,我是在说方便语,其实说的都是妄语。现在人所谓的方便语用的很多,涉及的面很广,你看看自己的发心和动机。与杀生、偷盗、邪淫一样,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开许。就像刚才说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众生,在对众生利大弊小的情况下可以。不是为了自己,这是发心,你发心完全要纯正,然后对别人利大弊小,这样的情况叫特殊情况,这样你可以说方便语,可以有一些方便的行为。学佛难就难在这里,不会运用,没有智慧。缺少智慧就缺少方便,缺少方便就障碍多、违缘多。若是有智慧的话一点都不难。有智慧就有方便,有方便就没有障碍、没有违缘,没有违缘、障碍就会顺利达到目的。
比如今天我们要到一个地方,不管是坐汽车,坐火车还是坐飞机,若是没有任何障碍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我们今天要去拉萨,有的人坐汽车,有的人坐火车,有的人坐飞机,因缘福德不同,条件也不一样。坐飞机快一些,几个小时就到了。坐火车几天也能到。坐汽车的也是七八天就到,时间上差不了多少就能达到目的,能到达地方。同样,我们修法上如果没有障碍就快了。就是缺少智慧,不会运用,不会修行才总有障碍。满脑子矛盾重重,冲突重重,满脑子都是烦恼,都是痛苦。修行难就难在这里,自己缺乏智慧。若是有智慧,有修行,懂得佛理了,就通达无碍了。确实是真的,懂得佛理有智慧的人都是通的。什么都可以,都行,都好,没有一个“不”字。但是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矛盾冲突,这样也不对,那样也不好,这样也不行。你看,众生、凡夫多可怜,这叫没有福报。
什么叫有福报、没福报?身心自在才是有福报。这样的人,是畅通无阻的,是通达无碍的,他没有障碍。虽然你有钱、有权,有能力,但是你矛盾重重、烦恼重重、痛苦重重,这叫没有福报!我不是跟你们讲过么,财富不是真正的福,法福才是真正的福,身心自在才是真正的解脱啊!虽然物质丰富,条件优越,但是你一点点都不自在,一点点都不自由。钱财把你压的那么的疲惫,权力把你束缚的那么痛苦,没有用啊!所以,真的,大家应该追求心灵的解脱,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
虽然现在大家在山上,物质条件非常的贫乏,睡不好,住不好,吃不好,穿不好,但是为什么每天那么开心快乐呢?因为大家在感受精神的快乐,享受精神的喜悦。所以大家应该追求精神上的解脱,应该去享受内心的快乐,这多好啊!
第六条戒,不涂抹装饰。涂抹装饰容易乱性,容易引起这些邪念等恶业。如果是为了庄严、保养自身这个坛城,就没有罪过。你涂抹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拿这些东西来装饰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是为了什么?发心动机是什么?这样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好的想法的。这样容易搅乱自他的心,容易引发、引起不净的行为,引起邪念,所以才不允许。如果你是为了庄严坛城,为了保护坛城,这样可以。主要是看你的发心动机,看具体情况。如果你为了庄严坛城,为了保护坛城,那你为什么在快要出去的时候,或者去见更多人的时候才化妆?这个发心肯定不清净。如果你是为了庄严坛城,在家里也应该化妆啊!如果在家里无所谓,出去见一些人,到一些场合的时候就装一装,还是没有好意,就是想出去迷惑众生,这是不允许的。
我不是讲过么,我们学佛人不能这样。虽然你是在受戒、持戒,但是你应该干净利索,应该庄严。佛当时也非常讲卫生,佛的弟子都非常讲卫生,非常干净。是要干净、要利索,但是不能过度。如果唱歌跳舞,弹奏乐器,是为了供养三宝,为了供养上师,为了积累福德,可以啊!如果不是这样,在散漫、放逸的状态下,跳啊、唱啊、弹啊,容易引起烦恼,容易引起不好的行为,所以不允许。这都是为了保护最根本的那几条戒律。前三条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是最根本的戒条,为了保护这些戒条,后五条才不允许。不许喝酒,喝酒了以后,意乱了,心乱了,不正常了,就会造很多业。刚才这些也是。
第七条戒,不坐卧高贵床褥。如果是为了供养、庄严,我们转念,发心,这样的话你就可以坐卧高贵床褥。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以贪心,坐高一点,住好一点,就会引起傲慢心。如果自己坐在高座上,或者用一些高贵的床,那你肯定觉得,我真了不起啊,这是金子、银子、宝石的。你看容易生起贪心,引起傲慢心。今天本来是要多修法的,但是因为床好啊,一躺下就开始打呼噜睡着了,这样影响修行。
第八条戒,过午不食。以前佛在世的时候也是过午不食。中午以后吃饭,对修行、对禅修的影响更大,为什么呢?以前那些出家人都在山上修行,每天都要下山化缘,距离很远。如果每天早上也讨饭,中午也讨饭,下午也讨饭,这样就没有修行的时间了,就影响修行了,所以干脆就不吃了。佛就规定下午不用吃东西了。现在你还没明白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这些道理,要是你真明白了,哪还有时间早上、中午、晚上做饭、吃饭。整天就忙活这个,就没有修行的时间了。第一,应该有充足的修行时间;第二,如果是下午、晚上吃多了,就会昏沉,然后就睡着了。做不下去,念不下去,影响禅修,影响修行,所以不允许午后吃东西。过午不食,就是根据自己的时间,过中午以后不吃东西。不能喝饮料,只能喝白开水。这样对你的修行有帮助,这样身体也轻松,还不昏沉,愿意修行,对修行有帮助。
这八条戒是最最基本、最最简单的戒,所以都要受持。受持戒律的时候,特殊情况下就不说了,一般情况下要严格守护,不要勉强,要发自内心的受戒持戒。有的寺院每天都受戒,有些人就到处宣扬:“我今天又受八关斋戒了,明天我还要受八关斋戒。”就那么点功德一说就没有了,还自以为了很不起。这样就是没有一个纯正的发心,只是为了装修行人,为了得到一些赞叹,这样持戒没有用。有些人就是爱装,不能这样,发心要清净,发心要纯正,发自内心的受戒持戒,这很重要。
如果你发自内心地受一次八关斋戒,修一次八关斋戒这个法,对你的修行一定会有帮助的。你的心理、行为肯定都会有所改变,有所进步,有所提高的。如果你每天都受戒,却没有任何的转变、进步与变化,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受戒、持戒。
别解脱戒之居士五戒
在别解脱戒中,我们主要讲居士五戒。什么叫别解脱戒?“别”是分别,“解脱”是脱离六道轮回而获得永久的解脱。谁受此戒,谁就能从六道轮回中得到解脱,这就是别解脱戒。比如说有两个人,一个人受持了别解脱戒,一个人没有受持,受戒的人可以解脱,没有受戒的人就无法解脱。
别解脱戒是在有出离…
《关于八关斋戒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