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关于八关斋戒的开示▪P3

  ..续本文上一页心的基础上受持的戒,最起码也是为了自己的解脱。比如说我们受持不杀生的戒了,这不一定是别解脱戒。如果在你的相续中没有出离心,不是为了脱离轮回而受持戒律,而是为了人天福报之类的种种目的,你受持居士五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这就是一般的戒律,而不是别解脱戒。

  杀盗淫妄酒这五条戒律,是佛陀对弟子们最起码的要求,这五条都是根本戒。与八关斋戒不同,受持居士五戒所能得到的戒体是一生一世的。

  一、不杀生

  居士五戒的第一条是不杀生,主要指的是不杀害人的生命。杀害其他众生也犯戒,也有严重的罪过,但是不犯根本戒。人与其他众生不一样,得到了人身才有解脱的机会,你断灭了他解脱的机会,这个罪过特别严重。不仅在佛法中杀人是犯根本戒的,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讲,杀人也是很重的罪。

  犯根本戒要具备四个条件:对境、思想、行为和结果。

  1、对境:犯杀生根本戒的对境是人。所有的人,老人、少儿、婴儿、胎儿都包括在内了。

  2、思想:分为观念和动机。如果想杀害张三,结果误杀了李四,这是观念上的错乱,虽然也犯戒,但是不犯根本戒。然后是动机,要有故意杀害他人生命的动机,才算犯根本戒。无意当中把人吓死了,或者不小心把人打死了,这就不具备杀人的动机,所以不犯根本戒。

  3、行为:不管是自己动手杀、让别人杀,还是通过念咒、神通等一切杀人的手段,都是行为。

  4、结果:有了行为以后,他确实死亡了,才算犯根本戒。如果他没有死亡,则不犯根本戒。

  这四个条件是一个界限,超越了这个界限才犯根本戒。所以,根本戒不是很容易犯的。犯了根本戒,相续中的戒体就消失了,要重新受戒。如果犯了其他的支分戒或相似戒,也有罪过,但相续中的戒体还存在,所以不需要重新受戒。

  当然,杀害任何众生的生命都是不应该的。我们行善断恶,断十种恶业,首先就是断杀生。我们受八关斋戒的时候,杀害任何一个生命都犯根本戒。居士五戒中,犯根本戒的对境主要强调的是人的生命,杀害蚊子、苍蝇等其他生命也有罪过,也要感受恶报,但是不犯根本戒。

  在别解脱戒中,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杀害人的生命。但是,大乘佛法是饶益众生的,在没有自私自利的前提下,如果不杀他,他就会对众生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杀了他对众生有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杀人。小乘佛法主要强调形式和表面,而大乘佛法完全看发心和动机。发心动机是善,一切行为都是善行;发心动机是恶,一切行为都是恶行,任何时候都一样。

  二、不偷盗

  居士五戒的第二条是不偷盗。犯偷盗的根本戒,也要具足对境、动机、行为和结果这四个条件。

  1、对境:所有权完全属于别人,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自己与他人之间没有任何纠纷的财物(饮食、日常用品等物品也包括在内),并且一次所偷的东西价值超过两元。偷两元以下的东西也有罪过,但是不犯根本戒。国家的、单位的财产也是一样,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拿走国家、单位的财物,或者乱花乱用公家的财物,都是偷盗。

  2、思想:分为观念和动机。观念不能有错乱,想偷的东西和实际偷到的东西要一致。想偷钱,结果拿到的是衣服,这是观念上的错乱,不犯根本戒。还要有动机,如果没有偷盗的动机也犯戒,但不犯根本戒。

  3、行为:采取何种方法都一样,无论是自己偷还是指使他人偷,无论是明着抢还是暗地偷,无论是通过念咒还是用神通得到,都是偷盗的行为。

  4、结果:最终得到这个东西了,心里也知道偷到了,在相续中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就犯根本戒了。

  在现今社会,占用、浪费、挥霍公家和单位财物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实这个罪过特别严重,因为这都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有的人觉得这是别人的、老板的、国家的,就不珍惜了,殊不知你有这样的机会,是你自己积来的福报。但是众生愚痴迷惑,没有智慧,不懂这些道理,以为占了便宜,实际上是损害了自己。

  珍惜财物,节约资源,就算是一个普通的好人也能做到,更不用说我们这些学佛的人了。在任何地方都不应该乱花乱用,比如在坛城,这些水电等等,你认为是别人的,实际上这都是十方众生供养上师三宝的财物。浪费坛城的财物,福报消耗得特别快。

  三、不邪淫

  居士五戒的第三条是不邪淫。大概地说,邪淫就是与夫妻以外的人发生不净行为,但是详细地讲起来有很多。

  1、非人。与家族七代之内的亲属有不净行为是邪淫;与父母兄弟姐妹、僧尼有不净的行为属于邪淫;与别人已经付了钱财的人,或未成年的少男少女有不净的行为也是邪淫。这是在对境上的要求。

  2、非处。在密处以外的地方,比如在口腔、肛门有不净的行为(包括用手)也是邪淫。

  3、非境。在父母、老师、上师、僧众附近(能听见、能看见的地方),在佛像、佛塔、佛经等三宝物所在的地方有不净的行为都是邪淫;身上戴着佛像(包括在佩戴系解脱、加持品)做不净的行为也是邪淫;在人群当中(众人聚集处),或在有光线的地方有不净的行为也是邪淫。这都是在环境上的要求。

  4、非时。在白天、受持斋戒日(包括佛菩萨的圣诞、成道、涅槃日)、哺乳期、妊娠期、月经期、患病期间、产妇尚未完全康复期间和伤心忧愁之时有不净的行为也是邪淫。

  5、非法。通过殴打、强暴等手段发生不净的行为也属于邪淫。

  6、非量。一夜之内做超过五次以上的不净行为也是邪淫。

  以前我们可能不是很清楚,现在知道了,以后要多注意,不要随便地犯这些戒。如果实在不方便的情况下,也可以忏悔。

  犯邪淫的根本戒,要具足四个条件:对境、思想、行为、结果上都有要求,没有结果不会犯根本戒。邪淫戒跟其他戒也有不同之处,其他戒强调思想、观念上不能有错乱,还要有动机,但是这条戒就没有这些要求了,观念错没错都一样,动机有没有都一样,只要有结果就犯戒了。

  在汉地,如果要求你们完全按照这些要求做,肯定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夫妻之间一方信佛,一方不信佛的情况特别多,有些人不仅不信还反对、诽谤。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随他的意,这并不是你自己想造这些恶业,所以不会有罪过,不会犯戒。我们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大乘里只讲心,不讲行为和形式,没有表面上的善恶,如果你的发心动机是善的,一切都是善的。

  我为什么在这里讲戒律?就是为了让大家懂得这些详细的内容,懂了以后再看自己能不能做到,能做到就尽量做,做错了最起码也会忏悔。如果不懂这些道理,你连忏悔的方法都没有,这样造业就更严重了。只要你会调整心,就不会犯戒。如果你没有做到,犯戒了,忏悔就行了,忏悔没有什么可难的。佛说过,两种人可以成就,一种是不犯戒的人,一种是犯戒以后会忏悔的人。如果犯戒了还不忏悔,那你是相信因果的人吗?是相信轮回的人吗?是想解脱的人吗?

  四、不妄语

  居士五戒的第四条是不妄语。妄语可分为普通妄语、大妄语、圣人法妄语(上人法妄语)。圣人法妄语不属于一般凡夫人的境界,比如说“我看见天堂了”,“我去地狱了”,“我看见佛了”,“我看见魔了”这些,超越了凡夫的思想境界,打这样的妄语才算犯根本戒。打一般的妄语也有罪过,但是不犯根本戒。

  妄语的根本戒在对境、思想、行为、结果上也有一定的要求。

  1、对境:妄语的对境是人,其他非人或动物不算。如果跟精神有问题的人说谎,不算犯根本戒;如果跟精神正常的人说谎话,因为他能听懂你的意思,就算犯根本戒。

  2、思想:动机是为了欺骗他人而说的,没有神通说有神通,没有看见佛说看见佛了,没有看见魔说看见魔了,就犯戒了。自己真正有神通了,无意当中说了这些不犯戒。然后是观念,你想说的是“我看见佛了”,但说出来的是“我看见魔了”,这是观念上的错乱也犯戒,但是不犯根本戒。

  3、行为:行为是采取某种方法让他人知道。是亲自说、通过别人说,还是打电话、发信息说,都一样犯戒。

  4、结果:结果是对方听到了、听懂了。对方相信不相信都没有关系,只要对方听见了而且听懂了你的意思,就犯根本戒了。如果对方没有听见或没有听懂,也犯戒,但不犯根本戒。

  其实打任何的妄语都有罪过,都会犯戒,但是犯根本戒必须具足这四个条件。

  五、不饮酒

  居士五戒的第五条是不饮酒。在对境上,任何酒都一样,只要是能让人喝醉的东西,喝了就犯戒;在思想上,动机、观念都要有;在行为和结果上,喝了并且咽下去了,就犯根本戒,如果只是漱漱口、消消毒,不犯根本戒。

  人喝酒以后很容易丧失意志,很容易放逸,还会犯其他的戒,所以佛对酒的要求特别严。作为佛弟子,任何时候都不允许饮酒。但我们是修大乘佛法的人,要看发心,只要是为了众生、为了三宝,怎么做都行。

  我们这里有很多做生意的人,出于业务上的需要,经常会有应酬,这就要观察自己的发心与动机。你是为了什么做生意赚钱的?如果发心动机是善,是为了弘扬佛法、救度众生,是为了对社会做贡献而做生意赚钱,这就是大乘修行者、大菩萨的行为,你饮酒不会有罪过,不会犯戒。如果完全是自私自利,不可能有允许饮酒的时候。

  大家都要好好地学一学,学明白了,考虑好了再来受戒。受戒的时候,受一条戒也行,因为你是居士啊,不受居士戒怎么当居士?当居士就应该受持居士戒。酒戒是所有戒的基础,如果不受酒戒,受其他的戒也不能成为完整的戒。酒戒是必须要受的,受这一条戒叫一戒居士,在此基础上,再受一条戒叫二戒居士,受三条戒叫多戒居士,受四条戒也是多戒居士,能受五条戒是最好的,是圆满居士。你们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修行程度…

《关于八关斋戒的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