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有奉献精神的人才配出家为僧▪P4

  ..续本文上一页你也伤害了三宝。既然你是僧宝,穿上这件福田衣,就必须维护三宝。别人可能会误解你,但是只有在被误解的时候,你才能看出自己的心量有多大,承受力、承载力有多大。

  而你们作为小和尚,没有开悟,更没有成佛,能不能接受众生的供养呢?众生供养你基本的衣食住行,你是应该接受的。为了三宝的事业,你接受了信徒的供养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你把众生的供养用在享受上,你就得拿自己做人的福报来交换。你这一世能投胎做人,你就有人的福报和功德。当你接受了他人的供养,你做人的福报功德——无形一面的能量就到供养你的人身上去了。谁供养你,谁就得到你的能量。我给你钱财,你的能量就给我。尽管你没有开悟,没有证果,但你有人的福报、人的能量,我供养了你,我们两个就对换,在显态上我给你,在隐态上你给我。如果你开悟了,和宇宙能量融为一体了,你就成为功德福报的源头,无论多少供养你都能承受,都可以接受。一个开悟的人就是接受了供养,也不会用在自己身上,而会把它反馈给供养者,反馈给三宝。但是这时候你就要摸摸心窝问问自己:我接受了信徒的供养,我回馈了他什么?我是给他法了,还是给他服务了?

  有的出家人想:哎呀!我没有福报,我没有功德,我不接受信徒的供养。你这样做也是一种自私,因为你不让人家在你身上种福田培福报。你说你没有福报,你可以修福报,把修来的福报回馈给众生啊。你穿着这身袈裟,从某个角度讲,你就应该接受信众的供养。信众供养的不是你,而是三宝。你已经不存在了,你代表的是三宝。你不需要福报,但信众需要福报,你要让信众有供养三宝种福田的机会。你怕你的功德福报损失了,你可以再修,可以向佛要,向三宝要,向宇宙能量要啊!就是因为信众供养了你,才促使你好好地修行。你为什么不采取这样的方式:拿到信徒的钱,我把它丢进功德箱,或买些常住需要的东西呢?钱是一种很有力量的工具,用得好就升天堂,用不好就下地狱。比如一个人供养了我一百块,他有福报了。我把这一百块供养给DH大师,我又有福报了。DH大师再把它供养给WF大师,DH大师也有福报了……就这一张钞票,转来转去,经过你的手、他的手,大家都有功德,都有福报了!你们说是我们在玩钱,还是钱在玩我们?就这一张纸币能让每一个人都得到福报,也能让每一个人都下地狱,你说钱的威力有多大!

  但是,如果这个人把钱供养给我,我不接受,他就没有福报。而我不接受他的供养也有罪孽,因为我是三宝,是众生的福田,必须让众生在我身上培福报,我不接受他的供养,等于把这个人培福报的机会断送了,把他的慧命断送了。但是,如果我接受了他的供养,我也必须问自己:我拿了他的钱是自己受用了,还是替他做功德了?建设东华寺这么宏伟的建筑花了几个亿,这些钱都是信徒供养我的。可是我哪有福报消受这几个亿呢?我还经常跟那些功德主说:“你给我这么多钱,我得替你做功德,你要累死我啊!”我说:“东华寺不是我的寺庙,是你的寺庙,我是给你打工的,我把你的东华寺建好了,你要回来看一看,交你的电费水费。”这次我去北京见了一个居士,他说:“哎哟,两年没见了,这次来有什么事啊?”我说:“你两年没回东华寺交水电费了!”他说:“交什么水电费啊?”我说:“东华寺的XX殿是你建的,那是你的殿堂,我只是给你看管的。”我说完了他就笑,说:“没这个道理啊!”我说:“你觉得我说的没有一点道理吗?”他说:“也有一点道理。”我说:“既然有点道理,你就要回去交水电费了。我一个和尚,随便一个山洞、一间茅棚就住下了,你们供养我这么多钱,盖个这么大的寺庙,把我累得要死要活的!”。

  我们东华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年轻人多,老人少。你们知道年轻人多了会有什么弊端吗?你们几个执事说一说,执事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就不知道年轻和尚多了该怎么管理,老和尚多了又该怎么管理。年轻人多了,就要想办法让他有事做,让他有机会展示他的才华和能力。年轻人精力充沛,总想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必须给他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宣泄的渠道,让他有位置,有作为。你不给他一个位置,一个舞台,他如何展示自己,如何发挥长处,怎么能有所作为呢?年轻人还有一个弊端,就是你给他安排了他不喜欢、不需要、不想做的工作,他的反抗心理很强。没错,你年轻,你不需要的事你是不想做,但是你忽略了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只要团体需要,组织需要,你就应该去做。只有团体需要,组织需要,你去做了,你的存在才有价值。如果你只做你需要、你喜欢、你想做的事,你的存在还有价值,还有意义吗?你做的不是你自己需要,而是这个团体需要,这个国家需要,这个民族需要,才能显出你的价值。

  一个出家人是没有自我的,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就像共产党人说的那句话,“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能做到这样你就解脱了。为什么你做不到呢?为什么别人搬不动你,你自己也搬不动自己呢?你太自我了,我执太重了,太自私自利了。或者你太懒了,你的心力不够,管不了自己的身口意,驾驭不了身口意这个工具。如果你的心力够,你有德性,有奉献精神,别人想怎么搬就怎么搬,只要团体需要,把你安排在哪个部门都可以,当你想做什么的时候,你能想到就能做到。不像我们在座的很多人,想得到做不到。为什么呢?管不住自己的身口意,驾驭不了自己的身口意。

  释万行2013.5.27

  

《有奉献精神的人才配出家为僧》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