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门不是道▪P3

  ..续本文上一页的任何力量,尽管在形式和技巧上是那么的完美、完善,但散发出来的全是负面的力量。

  一个修行人,如果在为人处事中处处把我考虑进来,他就不是个修行人。为什么在我们身上体现得那么的庸俗和市侩,都是因为处处把我先考虑进来。本来我们的心灵具足万法、极其富有,由于你没有学会启动心灵这套系统,任何时候所启动的都是头脑这套系统。头脑在任何时候都感觉到贫穷,所以它表现出来的就是十足的贪婪与自私。头脑这股习惯势力已经风行几十年了,你突然想改头换面启动心灵,对常人来讲,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这时有为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我们常说这个人很清醒,其实指的不是他的头脑很清醒,头脑是没有办法很清醒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四分五裂的,它的力量只能处于局部,不能处于全然和整体的状态,所以,它所谓的清醒也是很有限的。真正的清醒是指我们的心灵,心灵从来没有沉睡过,任何时候都是清醒的、灵明的、觉知的,任何时候都是一丝不挂的,你想把外在的事物住在上面也是不可能的,任何东西都沾不上它,因为它是一个全然的、整体的力量,就像阳光,永远是普照的,不会住在任何局部上。

  日常生活中有种人,做任何事情总是考虑局部,不能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因为他使用的是头脑,所以只能看到局部。如果是用心灵,就会把整个事情装在心中,任何时候看到的都是全盘,绝不会顾此失彼。这种人眼中有活,心里明亮,所以他摸得到,拿得到。一个修行人,如果你的六根还处在一种迟钝的状态下,那说明你尚未超越头脑这副系统,还没有放下,或者说你至今用的还是头脑这副系统。如果你能放下头脑这副系统,启动心灵系统,任何时候你的六根都会处于一种工作状态——六根可以互用的状态,即古代祖师说的:无眼能看,无耳能闻。可是我们现在过多地用了外面的眼睛和耳朵,就把内心的眼睛和耳朵遗忘了。所以,当有人告诉你,闭起眼睛去看、关起耳朵去听时,你百思不得其解,眼睛闭着怎么会看,耳朵闭着怎么能够去听呢?实际上,眼睛闭住你看得更清楚,耳朵闭住你听得更远,因为头脑这副系统是孤立的,无论你怎么修炼,它都无法和万物融为一体,只有心灵这副系统是和万物随时随地融为一体的。

  当你和别人无法沟通时,你就不要和他沟通了,转身慢慢地在内心和他说话,用心和他讲条件,你讲上数次后再找他面谈,莫名其妙地就沟通了,你们便达成协议了,因为你用心灵这副系统和他先沟通过了。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真正能沟通的,不是用头脑,而是两个人的心灵在私下已经沟通好了,所以见面时才会不约而同。在彼此心灵能够沟通的情况下,事先不需要商量,不需要语言,甚至见面都不需要。由于我们过多地依赖头脑,所以文字才显得对我们很重要了,殊不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被头脑所转,都是为了满足头脑,从来没有在心灵上启用过。所谓的静心、修道,都是针对头脑,心灵这副系统什么方法都不需要,就是直接启用。

  问:师父,是不是心灵说过的话很容易忘记啊?

  师:不存在忘记,因为全然的力量不需要重复,它永远在往前走,只有头脑才不停地重复,因为用头脑就有记忆,记忆就会重复。全然的力量是没有记忆的,也不需要记忆,它是对境生心,境无心无。唯有头脑对经历过的事情,要么未储存进去,要么储存进去却难以洗掉,只有人死了头脑的记忆才被洗掉。而心灵是不能用“记忆”来表达的,心灵的功能,只要需要,它是应有尽有,因为它是全然的,一步到位的,它不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头脑才存在设置和次第。

  我们读书,就心灵而言,是不需要的,而头脑作为了解知识,扩大知识面,是需要的,因为知识给了头脑,它就有了,你不给它,它就是一片空白,知识不学就没有。而智慧属于心灵这副系统,它本来具足,不需要学习。知识属于头脑这幅系统,不学不知、不知不识,而心灵这副系统你再怎么问它,它都不知道,你必须问头脑这副系统,比如,头脑如果不学习,你就不知道中国的鸦片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必须通过学习才能了解。请问鸦片战争是哪一年?

  众:1841年。。。

  上师:看来大家都学过。对于头脑,知识不学永远不知道,只要学过就知道。所以我一再强调,出家人不学知识,就永远无法获取知识。它不像智慧,不用学,通过静心、冥想即可取得。知识就相当于世间的一个工具,为了适应世间,为了在世间立足,就要不停地翻书、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应付头脑这副系统,为了适应世间规则的。

  问:师父!您刚才讲的是无上心法,像我们这样的凡夫如何一下子进入真心世界呢?

  师:我刚说的有为法,在第一个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应该从始至终一直抓住有为法修下去。我刚才作了个比喻,有人修四加行修了四遍、五遍,一说起来洋洋得意:“我修了五遍,你一遍都没有修完。”他甚至一辈子都在修这个加行,一辈子都在诵地藏经、华严经、嗑大头,他这是在修法,而不是在修道。修有为法是为了统筹我们散乱的头脑,让他尽量集中、有事干,一有事干,它就会靠边站,就不捣乱了。当它不捣乱的时候,心的力量才会冉冉升起,心这副系统是不需要你修任何法门的。

  以后用功,你们学着一上坐什么方法都不用,这种清明的状态最好能保持一、二十分钟,何时你的头脑开始散乱、开始妄想时,你就抓住有为法不放:无论是念经、持咒、观想还是结手印,你要让头脑忙个不停,让它有事做。你主动让它有事做,它就没机会主动出去乱抓,你不主动给它事情做,它就要主动出去乱抓——胡思乱想。因此,当头脑还没有主动出去乱抓时,我们要给它一件事情做——把它忙活住,当头脑慢慢静下来、自性系统开始启动了,你就把这个法拿掉——把拐杖扔掉。本来你一上座已经很舒服了,也没有妄想,干嘛还要持咒、结手印,干嘛还要故意生起好几个念头呢?等过了四十分钟、一个小时,你发现念头越来越多、开始散乱,你就马上给它加砝码:二十斤、三十斤、一百斤……给它施加压力。它忙得不得了——又在诵经,又在结手印,又在观想……圧力大了,它就跑不动了,妄念就升不起来了。

  所以过去的祖师有种截流法:“啪!”一香板打在你的肩膀上,这个“流”马上给截住了——头脑当下顿时空掉了,我们说呆了、空了、不会考虑问题了,就像我骂NM,骂GR一样,吓得他俩啥都不知道了,头脑这副系统让我给截断了。我不在时他们的头脑活跃得很,啥都会,我一在,他们马上警觉了,实际上好多人在我面前都是这样,所以我经常说:“我就是你们的觉照,我不在你的觉照就丢了,我一在你的觉照提起来了。”因为头脑“酷怕”你,念头就生不起来了,所以,在你畏惧的人面前妄念生不起来,在你敬重的人面前妄念也生不起来。我们的德行不够,没有办法让你敬我,只有让你畏我。何时修炼好了,你是敬我了,我往那一站你的妄念也没有了,我也不需要表现狮子吼了。

  我经常跟徒弟们开玩笑,人家大师都想尽一切办法表现自己有修为,在众人面前不失自己面子,而我在你们面前,任何时候都表现的像阿修罗一样,为了徒弟们进步一点点、改变一点点,不惜失去我的形象。只要他能进步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我的形象不算什么!不会看的看我的形象,我也不需要争取你;会看的不会看我的形象,会看我的内心,我也不需要在你面前造作什么。所以说知音不需要你争取,不是知音也不值得你争取。有时候在徒弟面前,你怎么挖苦、讽刺、打击他,他仍然是如如不动,这种状态也非常难得,但你无论用什么手法,他也不改变,这种恶习在他以后的工作中还会不停的出现。

  问:师父,您的大作《降伏其心》上说,日常生活中能够专注就是修道,那打猎的人专注算不算修道呢?

  师:也算修道。

  问:打猎的人专注地打下活物,那不是在杀生么?这个也算修道?

  师:算修道。

  因为专注打猎和专注走钢丝,专注修禅定,其专注的状态是一样的,他们的心灵意境是一样的——都是高度专注,而且在那一刻都是六根互用的。能够专注打猎的人转过来专注禅定,就是禅定;能够专注走钢丝的人来修禅定,当下即是禅定。我指的是他们的意境——内在状态,是一样的。

  问:他如果没有专注就打不下来了,如果专注就变成杀生啦?

  上师:我现在不是谈杀生,我现在是谈内在的那种状态,就像达摩在破相论上讲的:“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同样,我们现在讲的是,打坐禅定那种状态和他打猎那种高度专注的状态是一样的,我并非主张他打猎,仅仅是指心灵的那种状态。

  就像一个人,在恐惧时头脑停止和在入定时头脑停止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那种状态,我们现在抛开现象不论,只论他的本质,那一刻是一样的。若论现象,打猎杀生当然是不允许的。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论功夫他比我们任何人

  都要深,他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走完钢丝,首先是高度专注,不散乱,他的身心是和谐统一的,呼吸是匀称的,他内在的能量散发、弥漫出去,和宇宙、大自然全然的力量融为一体,所以他才能保持平衡。我们的身体出问题,也是由于身心不平衡所导致,才会生病。吃药是为了使身体平衡,静心也是为了让身心平衡,当你的身心保持平衡时,你内在全然的力量才会升起,你的免疫系统才会强大,那么拿到我们修道上,你的智慧才会开,否则你永远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力量是非常限的,既然是个体,你怎么能和全然的大力量碰撞呢?

  释万行2013.04.23

  

《法门不是道》全文阅读结束。

✿ 继续阅读 ▪ 善恶皆有心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