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或者说就一个欲望:要成佛!升官发财我不感兴趣,也不闻不问,至于说爱情,我更没兴趣听,就一个念头、一桩事,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哪有不成就的?就是不成就,只要能保持一股全然的力量,他的能量场就会很大,因为他的心单纯、单一,或者说很单调,就一根筋,所以他的身体壮的像头牛。而一个四分五裂的人哪来的力气呢?——被成佛的心分一股力量走了,被升官的心分一股力量走了,被发财的心分一股力量走了,他哪里还有力气做事?一件事也成不了!
我时常“孤芳自赏“:十六岁出家一次,三个月就被父母亲找回去。十七岁再次出家,一个月又被父母找回去。十八岁出家,终于一举成功,从湖北跑到南方福建,父母亲不再找了,他们知道即使把我找回去,我还会跑,所以干脆不找了。出家后还是一根筋,傻呼呼的就知道读书,佛学院期间经常被同学骂,说我是个傻子、白痴。当时我心里想,你才是个白痴!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文化,没有知识,于是我就一门心思读书,别的事一概不感兴趣。对别的事,我不仅耳朵迟钝,头脑迟钝,眼睛也迟钝,我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除了读书,就是思考书里的问题。上完四年佛学院,我就把自己关进山洞,一关就是七年,也是一根筋,就知道闭关,书基本上不读了,只是偶尔遇到一些境界、身体上有些反应不知何因需要找答案时,才翻一翻书,查一下资料,以解心中之疑惑,闭关期间几乎是不看书的。七年闭关结束后,再也不想闭关了,不去考虑它了。
2000年,在当地政府和信徒的大力说服和挽留下,我开始着手恢复东华寺,那年我30岁。十六、七岁出家,之后读书、闭关,我从来没做过事,30岁出来要做事,真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仅就前期准备工作,我足足用了六年时间,从两千年开始着手办前期手续——规划、设计、勘探、筹集资金,一直到零六年九月,东华寺的复建才正式破土动工,零八年主体工程告一段落,举行了落成庆典。从06年至今,东华寺的工程几乎没有停止过,但都是一些配套工程,只是落成庆典后,由于我累得快趴下了,就停工休息了一年半,接着才又开始陆续兴建养正堂、兜率天、执事楼,最近三年一直都在搞建设,建寺期间我仍然是一根筋,就是一门心思地建寺庙。现在寺庙的建设全面完工了,我又开始一根筋的转到阅读大藏经上,我计划用十年时间在兜率天阅藏。无论做什么,我都是一根筋,因为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个笨人,我不敢啥都想,啥都做,我没有能力前后左右上下都兼顾,我只能兼顾一面,所以只能一件事一件事地做,至于十年以后干什么,也许弘扬佛法,也许包个农庄做庄主,都有可能,连我都不知道十年后干什么(众笑)。你们别笑,我说的是真的,我的确没有计划十年后干什么,但是这个十年,我会一根筋地活在当下——阅藏,研究大藏经。一个人如果活在未来的世界里,必然会错过当下,总是回忆过去就意味着你活在过去,落在过去,就会错过当下。你计划未来,渴望未来,你就活在未来。如果你认为自己很有本事,你把力量一分为三,让它均匀地分布、幅射——同时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有没有这种人呢?我想,这种人很多,但是他什么都做不好。
只有当你的观念转变了,你才能超越,才能提升,才能转变,才能脱胎换骨。就像我那个侍者,他说“我爷爷很好”,我问:“你爷爷好在哪里?他是对你的家庭好了?还是对单位好了?还是对老百姓好了?还是对国家好了?他说:“他啥也没做,他也没对我们家庭做贡献,也没对单位做贡献,也没对国家做贡献。”我说:“他啥都没做,你怎么说你爷爷很好呢?”他说:“反正我爷爷在我们心目当中、在我们世俗的观念当中,一个人不做坏事就是好人。”我说:“废话,人本来就不应该做坏事,不做坏事是我们的天职,是我们本性,是我们应该做的”。难道一个人不做坏事就是好人吗?好人是因为做了很多好事才是好人,坏人也是因为做了很多坏事才是坏人,是不是这样啊?你从来没做过坏事,我凭什么说你是个坏人;你从来没做过好事,我又怎么能说你是个好人呢。他说他爷爷是好人,我说你爷爷做了哪些好事,是不是给生产队干活不要工分了、不要粮食,不要钱财了?他说没有。我说是不是你爷爷不吃饭,都给你们吃了?他说也没有。我说是不是你爷爷为了挽救国家的损失奋不顾身,流血流汗了?他说也没有。我说你爷爷从来一件好事都没做过,怎么能说他是个好人呢?他说那我爷爷是个什么人?我说,只能说你爷爷是个人,不能说他是好人,也不能说他是坏人,是个普普通通的人
他说:“怎么我过去所有的观念到你这里就都被推翻了,都被否认了?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说这就是你的观念和理念出了问题。你说万行坏,万行坏在哪里?他从来没做过一件坏事,你怎么能说万行坏呢?你说万行好,万行一件好事也没做过,你又怎么能说他好呢?所以,如果你们想做好人,就先做好事,如果没有好事这个载体衬托你,想当好人是不可能的。你说你能干,也得把事情做好了摆在这里才算数。如果东华寺你建了三、五十年还没建好,你说你能干,傻瓜才会相信。因此,给一个人定性全看他的行为。
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叫器世间,器表示工具,也是物质的意思。既然此娑婆世界是由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组成,那么评论一个人,给一个人定性,也要通过他做出的事情——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来定性。什么时候你修行好了,通过禅定到达色界、无色界的时空里(四维、五维、六维空间),那个地方评论一个人,评价一件事,就是根据起心动念来下结论,来给人定性。他不需要看你的行为结果,只看你的起心动念,因为在五维、六维空间里,即无色界的空间里,你只要动个念头,就会转变成一种力量,就我们的肉眼而论,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你能通过禅定上升到五维、六维、七维空间里,用灵眼就看得到,这个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可以转移,可以给予,可以拿来,也可以送出去。你再继续修行,就会和整体融为一体——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万事万物、我们大家都是一体的。真的就如佛所说:“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在圣位上没有增加,在凡位上也没有减少,不来,也不去。只要回到我们的源头,就是不增不减。你要是越往下走,分别心就越重,越往下走,就意味着往外走,往外走就是四分五裂。只有往内走,才会越来越单一,单一到最后就只是一个整体,一个全然的力量。大家都回到这个整体的力量上后,我们就像这个大堂里的几百个灯泡,都连接到一根主线上,不管有多少条分线,用的都是同一个电源。所以我们回到源头,就意味着融为一体了,只有往外分裂时才会千差万别,才会产生无数个个体,往内走就只有一个整体。
修行就是要暂停我们的头脑,改变头脑以往的观念,把它们都删除掉,把佛的理念输入进来,用佛的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和我们的心。佛法今生能够让我们闻到,退一万步来讲,你就是不成佛,成个菩萨应该可以吧!菩萨成不了,成个罗汉应该没问题吧!有没有这个信心呢?
众:有。
师:哎呀!好得很!(众笑)。反正我是要成佛的!因为不仅我自己想了脱生死,等我成佛了,我还想度众生,所以我必须成佛。至于说来世成佛,我没有兴趣,来世是否还能闻到佛法、得到人身,是没有保障的。我从来不把希望寄托在来生,就这一世!如果你还把希望寄托在来生,我敢肯定,来生你也不会成就,因为你是一个凡事寄托在明天的人,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明天、明天……一旦你学佛,也会把成佛的愿望推到来世、来来世。由于你是这种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明天的人,所以到了明天你也不会有成就,也不会有收获的,来世到了,你还会把愿望推到来世。一个在世间法上功成名就的人,绝不会把他的理想推到明天,今天的必须在今天实现,到了明天,还有明天的事要完成。只有持这种理念学佛,你今生、乃至今天才会成就。
下面我把大家写的问题解答一下。有人问,具备什么条件,上师带领我们修行三年才能开悟成佛?
刚才说过,成佛不能用时间来衡量,你的心念转变了,你过去的记忆唤醒了,就是佛经说的“十地顿超,不历僧祇”。何谓不历僧劫?佛教里讲,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你的思想观念转变了,你过去的记忆唤醒了,就如同电接通了,灯一开,黑暗了千年、万年的屋子霎那间就亮了,黑暗即刻便消失了,开悟就是这样的。你没有找到开关,你就是找三大阿僧祗劫,屋子里还是黑的,如果你找到开关一按,叭哒一声灯亮了,三大阿僧祗劫的黑暗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哪里还要经过一步功开悟、二步功开悟,三步、四步最后才究竟开悟啊。开悟不是这样的,开悟是一开彻底开,一悟究竟悟,没有次第,没有阶梯。如果有人说开悟是今天开一点,明天开一点,那都是外行,就像开灯,难道还要今天开一点、明天开一点的吗?
问:不是说开三千小悟才有一次大悟吗?大悟还要三回吗?
师:那是理论,是思想观点,是心态转变的过程,今天我的心态转变一点,明天转变一点,那是指概念上的开悟。概念上的开悟是有时间、分步骤的。而功夫上的开悟——明心见性的开悟,就如同开灯,一开永开,一悟永悟。而思想上、理论上的悟,即是明白的开悟、文字的开悟,也称之为知见开悟,它是有区别、有台阶、有步骤的。而功夫上的开悟就如同灯泡,打开就打开了,打不开,那就慢慢地熬吧——在黑暗的屋子里找开关,永远找,直到找到开关。所以我说你们老菩萨和我一模一样,我们现在是一个等级,你们不要认为自己老了,时间不够了,这些都不存在!我找了三十年,也才找到了开头(屋子),你找三天,也许比我还先找到开关,你先找到开关,我也沾个光。我们心灵这个按钮…
《行愿才能满愿》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